李霞
摘 要:在高中英語寫作課堂中,教師通過一系列啟發(fā)性問題對學生的寫作任務進行策略性指導,可以促進學生在積極思維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通過課堂思辨性學習活動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情感態(tài)度,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化和轉化。
關鍵詞:高中英語寫作課堂;啟發(fā)性問題;思辨性活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語言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溝通與交流,作為表達方式之一的“寫”一直以來都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高中英語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要寫好書面表達絕非易事,學生需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能夠在讀(審題)和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邏輯性思維、多元化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客觀而辯證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的這些高品質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但卻是可以并且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去引導和培養(yǎng)的??茖W的指導需要有的放矢,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需要教師在寫作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循序漸進的指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促使學生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與語言技能,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實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一、通過啟發(fā)式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其認知策略的養(yǎng)成和提高
對于學生來說,寫作前的首要任務是認真審題。每一篇書面表達都有其寫作內容和寫作要求,這些寫作內容正如航行中的燈塔,為我們指明了寫作的方向。因此,作為領航人的教師,在課堂上我們首先要教會學生科學審題,利用認知策略,引導學生審題時不僅要認真閱讀和觀察所給文字及圖表,更要去認真閱讀“寫作內容”。認知策略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語言學習活動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P41),其中包括通過快速瀏覽理解篇章大意,通過掃讀獲取篇章具體信息,根據篇章標題、圖片、圖表和關鍵詞等信息,預測和理解篇章的主要內容等。
從寫作內容來看,近五年江蘇的書面表達有著很大的共性:第一點要求基本為“用30個單詞”寫概要或概述信息,即“what”,旨在考查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這需要學生客觀地理解語篇主題、快速地提取信息和提煉觀點。第二、第三點基本為結合信息簡要分析導致這個社會現(xiàn)象或社會問題產生的原因,即“why”,旨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先做出思考和正確的判斷,然后合理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或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表個人觀點或態(tài)度并說明理由。這種在短時間內抓住微型語篇或圖表信息中主要觀點和事實的閱讀理解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并用簡短的文字來概述信息并加以合理分析的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分析問題),以及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地發(fā)表個人看法所需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解決問題),需要學生有較高的思辨能力。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課堂上有策略地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一系列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學會“聰明地”審題,即在短時間內去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并預設解決策略。
以2015年書面表達為例: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幾段文字中的關鍵問題,如針對一段文字,教師可提問:1. What does the short passage tell us? 2. Do you think the car driver is to blame? Why? 3. What message does it convey? 同時,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Despite”一詞,幫助學生理解此類轉折詞(however, but等)后往往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觀點,即Heavy road traffic partly leads to car drivers ignorance of traffic rules, which may in turn make the road traffic more heavier. 關于第二段材料,則可提問:1. What phenomenon does it reflect? 2. What are the results?? 3. Can you summarize it with a sentence? (Rude riding contributes to the disorder of traffic and even unavoidable road accidents.)進而,教師可繼續(xù)提問學生:1. Are there any factors you can think of that may give rise to the problem? 2. What does the diagram tell us? 這些層層遞進的啟發(fā)性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文字與圖表中傳達的主要信息,還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的思維由低階向高階穩(wěn)步發(fā)展,幫助他們在潛意識里養(yǎng)成必要的認知策略。
二、通過思辨性活動激發(fā)學生批判思維,催化其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強化
根據新課程標準,“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需要教師精心的指導和幫助。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給予指導,例如,課前布置自學活動,課中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課后布置適量的拓展性作用?!保ㄆ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版 P69)因此,在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后,教師針對寫作內容的“Why”與“How”可組織課堂互動,讓學生暢所欲言。例如2016年、2018年、2019年江蘇高考書面表達的寫作內容第2點分別為:用約120個單詞闡述你對網絡投票的看法,并用2 ~3個理由或論據支撐你的看法(2016);談談你如何看待消費排名,然后用2~3個理由或論據支撐你的看法(2018);在上述場合,你是否傾向于穿中國傳統(tǒng)服裝?請說明理由(不少于兩點)(2019)。但凡涉及個人看法和觀點的,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班級辯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后在組內分享,發(fā)表自己觀點的同時陳述相應的理由或論據;也可以讓學生直接在組內自由討論、合作探究,通過交流形成對問題的正確態(tài)度。這種課堂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活動參與度,還可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學會以一分為二的方法和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通過設計一系列課堂學習活動(小組討論、辯論等)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其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可以促進學生思辨能力和分析、探究問題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辯證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評判性、創(chuàng)造性地去解決問題,學會理性地看待一些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態(tài)度。這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是不謀而合的:“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應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目標,圍繞主題語境,基于口頭和書面等多模態(tài)形式的語篇,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等層層遞進的語言、思維、文化相融合的活動,引導學生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進而嘗試在新的語境中運用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個人觀點、情感和態(tài)度?!?/p>
總之,通過啟發(fā)式提問及思辨性小組學習活動的展開,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維、批判性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有意識地科學審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認知策略、提高思辨能力,還可以幫助其提升語言能力、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