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芳梅
摘要:在中學體育課教學中,如果需要對組織形式進行改革,既需要在課前準備階段進行優(yōu)化,也需要在課中教學階段進行完善。因此,本文主要圍繞這兩個階段探討如何有效地進行改革。
關鍵詞:中學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改革
從體育課的教學內(nèi)容上看,體育教師不僅需要注重課中教學階段,而且需要注重課前準備階段,這樣才能做到首尾相顧,從而提升中學體育課教學效果。
一、課前準備階段
一方面,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通常需要體育教師準備合適的體育器材,如籃球、羽毛球等,然后直接帶到體育課堂即可。但是,從以往的體育教學效果來看,過于簡單的中學體育準備,體育課的內(nèi)容也變得較為淺薄,長此以往就會使得中學生失去跟隨教師學習的興趣,取而代之的是散漫的教學秩序,這就不利于展開有效的體育教學。那么,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從學生主體的角度考慮教學準備工作內(nèi)容,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喜好,預先制定相應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升中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比如,有些學生比較喜愛跑步,有些學生喜愛跳繩,所以為了可以滿足這兩類學生的學習愛好,教師需要預先思考可以將這兩者融合起來的體育教學項目,同時滿足班級內(nèi)所有學生的興趣。其二,為了可以不斷提升中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教師需要考慮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不能僅僅使用“統(tǒng)一式”的評價回復,而應該具體學生具體評價。并且,教師需要考慮到評價是否傷及中學生脆弱的自尊心,這樣才能保證中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另一方面,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中學生往往將體育課區(qū)別于其它文化課,常常因為過度關注體育課,減少對于其他文化課的學習興趣,如數(shù)學、英語、化學等學科,這就容易使中學生產(chǎn)生偏科的問題,從而不利于提中學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那么,基于此類問題,中學生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善。其一,中學生需要自身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應該明確主次觀念。雖然,體育學科對于培養(yǎng)中學生的體質(zhì)和心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國考試制度主要考核中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僅是將體育學科成績作為輔助的考核項目,這就需要引導中學生將文化課擺在學習的首要位置,不能主次顛倒,否則就會產(chǎn)生本末倒置的問題。其二,中學生需要樹立清晰的職業(yè)觀念。從中學生的職業(yè)來看,作為學生的首要職責就是認真學習,而學習成績就是中學生的職業(yè)成果。所以,中學生在參加體育課的時候,不能總想著如何減少運動量、如何有效地進行逃課或曠課,而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以及享受體育運動帶給自身的積極作用。
由此可見,如果要對中學體育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改革,首要步驟就是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進行轉(zhuǎn)變,為后續(xù)的體育教學建立堅實教學基礎。
二、課中教學階段
在課前準備階段結束后,如果體育教師已經(jīng)做好充分的活動準備,接下來就需要考慮如何有效地展開體育教學活動。那么,基于該方面考慮,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其一,課堂活動組織形式。從以往的課堂活動組織形式來看,主要包括單人和團隊兩種形式,其中單人形式主要應用在長跑、短跑等體育項目中,而團隊形式主要應用在接力賽、籃球、排球等體育項目中,所以具有較為明顯的區(qū)分。但是,通過這樣形式展開的課堂活動,雖然具有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教師都是根據(jù)宏觀角度看待學生分配問題,并沒有從個體角度看待,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學生的學習效果。那么,體育教師可以采用男女交互、優(yōu)差交互的方式進行分配組織形式,讓中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體育興趣,又可以使得中學生在合作競技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從而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比如,當教師開展“500米接力賽”活動時,從奔跑的距離上看,每個學生至少需要奔跑500米的距離,所以需要耐力好、速度快的學生完成。但是,在班級中大多數(shù)女生的速度比男生的速度較慢,并且還包括一些體質(zhì)較弱的學生。那么,基于該方面考慮,教師需要先查看班級內(nèi)的文化課總體成績表,按照優(yōu)差組合的方式,將第一名的學生與最后第一名的學生進行組合,將第二名的學生與倒數(shù)第二名的學生的學生進行組合,以此類推。而這樣組合的效果,一方面表現(xiàn)在可以讓彼此成績相差較大的學生互相之間產(chǎn)生友誼,然后通過相互合作的方式逐漸消磨彼此的心理隔閡,增進同學友誼。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可以充分給予成績較差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可以拓展成績較好的學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學會接納比自己差的同學,從而可以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的德才兼?zhèn)涞膬?yōu)質(zhì)素養(yǎng)。然后,體育教師還需要核算班級內(nèi)的男女數(shù)量比,如果在男生較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增加起跑距離,比如,可以將都為男生的小組的起跑距離,從500米延長至600米,這樣可以合理地平衡男女組合的劣勢。如果在女生較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縮短起起跑距離,比如,可以將同為女生的小組的起跑距離,從200米縮短至400米,同樣可以平和男女組合的優(yōu)勢。
其二,體育教師需要在展開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合理地針對每個中學生的運動情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提升中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興趣和自信心。比如,對于體質(zhì)較弱的中學生,體育教師應該在其完成體育運動后說道“真不錯!很厲害!”,對于體育能力較強的中學生,體育教師應說道“很好!不過下次再注意點細節(jié)就更好了!”,那么從這兩種方式來看,體質(zhì)較弱的中學生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所以需要給予多為鼓勵性的評價,而體育能力強的中學生容易驕傲自滿,這就需要教師在評價中帶有部分的建議,使得可以平和學生心態(tài),促使完善自己的體育技能。
由此可見,在課中教學階段展開課堂活動時,體育教師需要注重組織搭配方式,使得可以合理地調(diào)動中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有利于展開有效的體育教學工作。
三、結論
綜上所述,科學合理的組織形式是有效展開中學體育課教學的必要措施,這就需要中學體育教師分階段地分析,既滿足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yǎng)中學是的體育素養(yǎng),從而提升體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