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祥林
摘 要:本文圍繞新聞采訪工作,探究了提問和傾聽的內(nèi)涵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分析了注重提問和傾聽的意義,并針對如何提升新聞采訪水平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聞采訪;提問;傾聽;互動;措施;分析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1-00-02
隨著媒體行業(yè)改革進程的有序推進,傳統(tǒng)新聞媒體等改革發(fā)展中也面臨嚴峻的市場形勢,在新聞采訪工作中學會提問和傾聽對一個從業(yè)記者而言能力和素質(zhì)至關重要,同時也是提高采訪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加強新聞采訪中提問與傾聽的互動關系探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一、新聞采訪中提問與傾聽的內(nèi)涵分析
新聞采訪是指為了搜集相關的主題、佐證材料等信息進而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的采訪活動。在新聞采訪中提問與傾聽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提問主要是通過圍繞采訪主題進行與采訪對象等進行引導式問答,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并朝著預定的目標獲取更深層次信息的活動。傾聽主要是通過對采訪對象談話的內(nèi)容等進行耐心地傾聽和記錄,從而更好地挖掘資源,提升采訪深度的一種模式。
二、新聞采訪中提問與傾聽的互動關系
在新聞采訪中提問和傾聽是記者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兩者之間密不可分且互相影響,具有良好的互動關系,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傾聽是提問的基礎
只有有效的提問,才能引出合適的話題并引導采訪對象進行回答。提問是記者的基本技能,通過圍繞選定的話題或者事件等對采訪對象進行訪談,然后通過針對性提問的方式來獲得采訪想要了解的信息,進而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全貌。在提問過程中記者的提問時機、所運用的語氣口吻、秉持的態(tài)度以及措辭等都會影響采訪的進程和效果。所以需要記者不斷積累經(jīng)驗,并結合采訪對象的個體差異等因勢利導,逐步推進,才能不斷提高采訪成效。一方面記者在提問的過程中要體現(xiàn)和主題的相關性,不能沒有目的地隨便提問,也不能直接導入話題讓采訪者沒有任何準備,要運用適當?shù)目谖呛驼Z氣來進行引導式提問,要堅持把握基本的采訪原則,不因個人的喜惡開展情緒化提問,要堅持正確的立場。另一方面要給予采訪對象充分的尊重。無論采訪對象是什么職業(yè)或者背景,都應當給予他們一視同仁,學會尊重對方,要善于和他們交流,要保持謙卑的態(tài)度,并構建輕松愉快的溝通氛圍,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采訪對象的表達訴求,獲取更全面深度的信息。此外在采訪提問環(huán)節(jié)要注重由淺入深、由近至遠的提問原則,不能給予采訪對象施加更多的壓力從而增加他們的負擔或者導致溝通失敗。新聞記者要注意開門見山敞開話題進行對話溝通,對采訪提綱等進行提前準備,從通俗易懂的角度來進行設計,甚至還可以引入相關的關鍵詞進行串聯(lián),用明確的信息來引導采訪對象針對性回答,提高采訪進程。
(二)提問的動力是傾聽
想要獲得更全面的信息,更好地了解到采訪對象的想法等,除了要進行有效提問以外,記者還應當學會傾聽。傾聽更是考驗一個記者能力和素質(zhì)的重要方面,提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全面的信息,傾聽則是獲取信息的另一個手段,如果只有提問而沒有傾聽,不僅不會聽到想要的信息,甚至還會增加采訪對象的反感等,從而讓溝通變得無效。所以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學會傾聽非常重要,要善于把握時機,給予采訪對象更多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還可以適當?shù)馗鶕?jù)談話情況等調(diào)整采訪思路和方法,通過連環(huán)提問、追蹤提問等方式在短時間內(nèi)引導采訪對象回答更多的問題,將采訪活動推向另一個高潮后進行認真的記錄、傾聽并適當?shù)胤答?,這樣通過深層次互動等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在具體采訪中記者要注意耐心觀察采訪對象的表情、語言等,如果出現(xiàn)偏離話題等情況要及時進行引導或者提醒,確保談話溝通的有效性。同時記者還要充分運用手腦等,全面觀察、記錄,在記錄的過程中了解采訪對象的具體想法,并通過他們的神態(tài)、舉止以及行為等給予更多的補充和說明,從而既讓采訪更有價值,也有助于增強采訪的魅力。此外還可以通過記錄等進一步發(fā)現(xiàn)新的線索,從而進而深度采訪。此外記者還需要在傾聽過程中保持沉靜,避免帶有個人主觀色彩等進行誘導提問,也不能強迫打破采訪者的思路或者想法,要堅持客觀性的原則,運用辯證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和開展訪談,從而提高傾聽的有效性。
(三)采訪中提問和傾聽互為補充、互相推動
新聞采訪中提問和傾聽互相促進,互相影響,一方面記者可以充分利用提問和傾聽兩大手段來進行采訪溝通,挖掘信息,探聽引路,并確保采訪計劃的有序開展。另一方面提問和傾聽本身密不可分,記者要注意全面觀察采訪對象的個體差異和臨場表現(xiàn),根據(jù)他們的不同情況適當安排采訪提問和傾聽不同的環(huán)節(jié),繼而最大限度獲得想要的信息。不能有效的提問就難以激發(fā)采訪對象的表達欲望,不能良好的傾聽也不利于促進提問的深度拓展,可見只有把握兩者之間緊密的聯(lián)系并通過科學的方式來進行調(diào)節(jié),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應有的功能。
三、新聞采訪中提升記者提問與傾聽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為了進一步提高新聞采訪的有效性,確保提問和傾聽有效有序開展,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加強新聞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
新聞記者要不斷加強學習,深入研究新聞專業(yè)等相關的新知識和方法,結合如何進行提問和傾聽等學習相關的典型經(jīng)驗,挖掘內(nèi)涵并形成自身的采訪風格。在新聞采訪過程中記者要學會變通,不僅要注意語言、形式等方面的把握,還需要結合采訪對象的具體情況等靈活變通,所以需要不斷搜集相關的經(jīng)驗,深度開展專題調(diào)研,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在采訪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結合政策變化等注重提高采訪深度
采訪工作的有序開展需要堅持時代性,所以記者在采訪中要不斷積累經(jīng)驗,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并結合實際選取適宜的采訪主題來進行采訪,在采訪過程中要本著高效精簡的原則,對采訪對象給予更多的尊重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要充分營造輕松的交談環(huán)境,并根據(jù)采訪進程的變化等動態(tài)調(diào)整采訪內(nèi)容或提綱,從而不斷提高采訪的有效性。
(三)加強新聞采訪過程中采訪和其他環(huán)節(jié)的銜接
新聞采訪提問和傾聽僅僅只是采訪進程中一個環(huán)節(jié),還需要記者做好和其他環(huán)節(jié)、部門的溝通,針對如何提升整體節(jié)目制作成效等進行動態(tài)溝通,這樣才能確保采訪的有效性。所以記者還需要不斷加強各方面的理論、技能學習,積極運用現(xiàn)代新媒體技術等加強信息的采集、收集分析和整理,形成更多的溝通交流機制,通過在采訪中運用現(xiàn)代信息設備等將采訪提問活動等和讀者、觀眾等進行有效實時互動,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節(jié)目的現(xiàn)場感,拉近和觀眾的距離,讓采訪變得更加人性化和現(xiàn)場化,提升節(jié)目的制作品質(zhì)。此外還應當加強品牌創(chuàng)新,結合節(jié)目的類型和內(nèi)涵深度加強品牌建設,征求更多的意見建議,從而更好地在采訪提問和傾聽等環(huán)節(jié)積累豐富的素材等,提高采訪的有效性、系統(tǒng)性和持續(xù)性。尤其是在關聯(lián)事件的跟蹤方面要加強特色連續(xù)性報道打造,提升新聞深度。
總之,在新聞采訪中提問和傾聽是重要的兩個方面,也是衡量記者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只有引導記者結合采訪對象的不同進行耐心多元化提問,注重記錄、傾聽,挖掘潛在信息,并給予采訪對象足夠的尊重和理解,這樣才能讓采訪活動變得更加輕松、有效,進而獲取更全面的采訪信息,提高整體采訪效能。
參考文獻:
[1]唐麗.記者采訪工作中的提問與傾聽[J].西部廣播電視,2014(05).
[2]李理.電視現(xiàn)場采訪中記者的提問技巧及應對方法研究[J].記者搖籃,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