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常 溫尊北 吳祥成 謝地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人民醫(yī)院腫瘤內(nèi)一區(qū) 高州525200)
鼻咽癌為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無明顯特異性癥狀,確診時多數(shù)已處于中晚期[1]。除了部分單個轉移灶可使用手術外,其他大多采用化療。因超過95%的鼻咽癌細胞為未分化腫瘤,對化療反應良好,但治療的耐受性低,化療的毒副反應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因此放化療后有必要進行維持治療。替吉奧為臨床常用的復方制劑,在治療惡性腫瘤方面有較好效果,其包括替加氟、吉美嘧啶及奧替拉西鉀,比替加氟有更長的作用時間和更少的胃腸道毒性[2~4]。本研究旨在探討替吉奧維持治療在晚期鼻咽癌一線治療后患者中的應用?,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84 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 例。觀察組男24 例,女18 例;年齡20~68 歲,平均年齡(40.16±5.23)歲;病程2~4 年,平均病程(2.96±0.45)年。對照組男23例,女19 例;年齡18~68 歲,平均年齡(39.45±6.23)歲;病程2~4 年,平均病程(3.02±0.16)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經(jīng)病理組織確診為鼻咽癌,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在一線化療4~6 個療程后獲得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wěn)定者;預計生存期>3 個月。排除標準:心、肺、肝、腎功能異常及外周血象異常者;有其他嚴重并發(fā)癥和化療禁忌證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 治療方法 晚期鼻咽癌患者一線化療4~6 個療程后獲得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和疾病穩(wěn)定者,對照組給予最佳支持治療,隨病情進展給予相同的二、三線化療方案進行綜合治療。觀察組使用替吉奧膠囊(國藥準字H20080802)維持治療。一般情況下,根據(jù)患者體表面積決定成人首次劑量,體表面積≥1.5 m2,60 mg/ 次,2 次/d;體表面積1.5 m2>X≥1.25 m2,50 mg/次,2 次/d;體表面積<1.25 m2時,40 mg/次,2 次/d。每日早、晚餐后口服,連續(xù)服用20 d,休息10 d,為1 個療程。治療4 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近期客觀療效評價,治療后4 個月行客觀療效評價:根據(jù)實體瘤的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緩解和疾病進展。(2)比較兩組血清中EB 病毒抗原-IgA 抗體(VCA/lgA)比值、腫瘤壞死因子(TNF-α)含量。用免疫酶法檢測,并進行對比。(3)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治療2 個療程后,患者白血病、貧血癥、胃腸道反應、口腔黏膜炎、肝腎功能損傷的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近期客觀療效評價比較 觀察組完全緩解率高于對照組,疾病進展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部分緩解率及穩(wěn)定緩解率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客觀療效評價比較[例(%)]
2.2 兩組VCA/lgA 比值和TNF-α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VCA/lgA 比值和TNF-α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 個月,兩組VCA/lgA 比值和TNF-α 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VCA/lgA 比值和TNF-α 水平比較
表2 兩組VCA/lgA 比值和TNF-α 水平比較
時間 組別 n VCA/lgA(%) TNF-α(ng/l)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42 t P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42 t P 23.34±5.51 23.46±5.04 0.033 0.974 8.79±3.13 3.12±1.02 11.162 0.000 362.04±71.71 363.18±69.40 0.074 0.941 188.96±31.56 98.26±12.46 17.324 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9.52%,低于對照組的38.1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鼻咽癌為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jù)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誘發(fā)鼻咽癌的病因與EB 病毒感染、遺傳、環(huán)境飲食等有關,因此多發(fā)地區(qū)為中國南部。鼻咽癌常見的組織學特征為原位癌、未分化癌、微小浸潤癌等類型,其中超過95%的細胞癌為未分化癌。未分化癌是癌組織中缺乏明確的細胞間角化,雖然癌細胞界限清楚,有明顯的癌巢結構,但癌巢被淋巴樣細胞和纖維組織圍繞,造成細胞間排列類似鱗狀表皮,找不到細胞間角化,也不存在明確的腺腔結構,癌細胞分布彌散,容易與大細胞惡性淋巴瘤相混淆[5~6]。早期鼻咽癌癥狀不明顯,多數(shù)只出現(xiàn)鼻涕帶有血絲、破壞不大,出血量少,難以發(fā)現(xiàn)。中后期則伴隨咳血、大量出血、偏頭痛等癥狀[7]。因其細胞大多為未分化組織,化療雖能緩解患者癥狀,但易產(chǎn)生耐藥性,效果差,因此對于晚期鼻咽癌在放化療后有必要采取維持治療[8~9]。
替吉奧膠囊是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奧替拉西鉀按摩爾比組成的復方制劑,是新一代5-FU 類藥物,口服給藥后在體內(nèi)發(fā)揮抗腫瘤作用,用藥時間越久抗癌效果越好。替加氟是替吉奧的主要成分,也是5-FU 的前體藥物,在體內(nèi)逐漸變?yōu)榉蜞奏ざ鸬脚c之相同的作用,干擾拮抗DNA、蛋白質(zhì)和RNA 的合成,但替加氟代謝后產(chǎn)生的5-FU 在體內(nèi)極不穩(wěn)定,因此容易被二氫嘧啶脫氫酶快速降解從而失去活性。吉美嘧啶是選擇性可逆抑制存在于肝臟的5-FU 分解代謝酶,是二氫嘧啶脫氫酶抑制藥,可提高替加氟的藥物濃度及延長藥物作用時間,從而提高抗腫瘤能力。奧替拉西鉀口服后分布于胃腸道,可抑制乳清酸磷酸核糖轉移酶,可在不影響5-FU 抗腫瘤活性的同時阻斷5-FU 磷酸化引起的胃腸道毒性,減輕替加氟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完全緩解率高于對照組,而近期疾病進展率低于對照組,治療4 個月后觀察組VCA/lgA比值和TNF-α 含量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綜上所述,在晚期鼻咽癌一線治療后用替吉奧維持治療,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降低VCA/lgA 比值和TNF-α 含量,預后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