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第五中學 郭迎新
隨著疫情趨于平穩(wěn),各地學生紛紛返校復學。幾乎每位學生都會覺得學習有壓力,但由于壓力大小和自身承受能力的不同,壓力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同。加上家長們平時容易過度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可能沒有及時注意到孩子的學習壓力。本文從家長對孩子學習壓力的一些誤解出發(fā),為家長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支招。
有的父母為了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從不批評、埋怨,主要以關心、鼓勵為主;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學習,包辦了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還有的父母小心謹慎,從不在家里說與學習有關的敏感話題。這些父母的出發(fā)點很好,都是希望孩子在家中可以少點壓力,但根據(jù)平時和學生談心的經(jīng)驗來看,孩子們其實并不喜歡家長這樣做,家長們善意的舉動反而加劇了他們的壓力。當孩子在學習中有壓力時,他們很希望找個人傾訴一下,可以將自己內(nèi)心的不良情緒宣泄出來,然后聽聽別人的意見,希望他人可以有效地幫自己減減壓。
事實上,適度有一些壓力是好事,可以激勵孩子。學習壓力過重或者沒有壓力,都會給學生的學習或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家長刻意回避孩子學習中存在的壓力,自然就不能及時了解到孩子的壓力,更不能教給孩子積極面對壓力和有效減壓的方法?!白约号秃?;盡力而為就好;不要太把成績放心上;這次沒考好,下次考好就行了……”這些安慰鼓勵的話并不能減輕孩子的壓力,壓力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你的忽視、你的安慰就減少。孩子需要的是如何正確地面對壓力、如何有效地減輕壓力。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在學生中流傳已久的順口溜,如今可能要稍作修改了?,F(xiàn)在是“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家長的命根”。每當考試結(jié)束,孩子們擔心的往往不是自己考了多少分,而是擔心自己的分數(shù)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分數(shù)幾乎成了衡量孩子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分數(shù)也成為了家長判斷學生壓力大小的依據(jù)。成績差的學生肯定壓力山大,成績好的學生肯定壓力小或根本沒有壓力,這是一種誤解。其實每次考試前,壓力最大的是那些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他們不僅要穩(wěn)住自己的名次,還要繼續(xù)前進,他們最大的壓力來自老師而不是家長。
美國哈佛大學一個非常著名的目標調(diào)查研究給老師們很大的啟發(fā),這個研究中每次考試前每位學生都要制定自己的考試成績目標,內(nèi)容主要包括考試班級名次、總分年級名次、某科具體的分數(shù)。有目標自然好,但前提是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設置具體的、可行的目標。大部分同學制定目標的時候會忽略自身能力和進步空間,只想提高分數(shù)。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勢必會給他們造成壓力,而壓力會干擾問題解決、判斷與做決策的能力。學生一心想著實現(xiàn)自己制定的目標,分秒必爭地投入學習,根本沒有時間考慮目標的可行性和實現(xiàn)目標的條件,一旦目標落空,壓力倍增。
曾幾何時,“壓力越大,動力越強”已經(jīng)成為了老師和家長鼓勵孩子的至理名言。但凡孩子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家長們就拿出“壓力即動力”這五字箴言來激勵孩子。是否所有的學習壓力都能轉(zhuǎn)化為孩子的學習動力,推動孩子勇往直前呢?孩子的學習壓力在什么情況下才會轉(zhuǎn)化為動力呢?孩子具體的學習壓力是什么?在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壓力的相關知識。心理壓力,即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關系,當人們認為這種關系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和資源并產(chǎn)生威脅時,就形成了壓力。
根據(jù)定義,我們得知當孩子產(chǎn)生學習壓力時,壓力已經(jīng)對他造成了威脅,實際上孩子已經(jīng)負重了,能否轉(zhuǎn)為動力,就要看孩子自身的能力了。一根稻草壓死一只駱駝的故事我們都看過,其實一根稻草是不可能壓死駱駝的,但草的總重量超過了駱駝的承受能力時,駱駝就被壓死了。任何事物都有承受力,同樣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承受力。有的強一些,面臨壓力能及時調(diào)整狀態(tài),積極樂觀地對待,這時壓力就有可能轉(zhuǎn)化為動力;而有的孩子承受力相對弱一些,面臨壓力時僅靠自身力量難以承受,這時他需要做的是適可而止、量力而行,甚至需要外界的幫助才能擺脫當前的壓力。
學習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學習任務重、課程內(nèi)容難、課后作業(yè)多、成績不理想;二是來自自身的心理負擔,如害怕考試考不好,對不起老師和家長;害怕成績太差,在班里沒面子;最為擔心的是考不上理想的學校,辜負了父母和親朋好友的期望。學習壓力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每個人的影響卻不同,其中的奧秘就在于對待壓力的態(tài)度不同,面對壓力時采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家長平時可以和孩子聊聊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壓力,通過真實事件幫助孩子認識和了解壓力,分析壓力的作用,告訴孩子面對壓力時可以采取的方法。這樣不僅為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也會增加孩子面對壓力的勇氣。
告訴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能主動地分析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解決目前遇到的困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懂得量力而行。面對壓力時,可以試著想辦法去解決壓力事件。如果通過一己之力不能解決,而且壓力又使你精疲力盡、停滯不前,這時就需要及時尋求他人幫助。古人有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泵媾R壓力時,自己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壓力事件上,應對問題的能力受到影響。這時可以找個人傾訴一下,可以說說自己的壓力或困惑,別人可能不能幫你解決困難,但傾訴的過程其實把不良情緒宣泄了出來,壓力也會隨之減少些,有時他人可能也會提供一些建議或幫助。
一般情況,學生都比較重視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而成績又是老師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如果成績不佳,孩子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不良情緒;尤其是經(jīng)過多次努力成績?nèi)圆灰娞岣叩暮⒆?,他們會產(chǎn)生沉重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嚴重的話還會自暴自棄。當孩子考試成績沒有達到預期分數(shù)時,一方面可能是孩子沒能客觀地評價自己的能力,制定的目標太高;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一直在和別人比較,忘了和自己比較。作為家長,首先要告訴孩子,考試的真正意義是幫助自己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然后要及時引導孩子進行合理的歸因,即對自己不滿意的成績或考試中的失分點進行分析,然后針對具體問題采取有效的學習方法。
同樣是考試沒考好,老師要求學生反思,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解釋,如“這次考試題目太難”、“有些知識點沒有復習到”“做題時太粗心”,等等。這些反思的作用甚微,因為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反思后依然向以前那樣繼續(xù)學習。這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反思,第一步找差距,考試分數(shù)和預期分數(shù)差多少(差太多有可能是目標不合理);第二步找失分,試卷中哪些地方丟分了;第三步找原因,什么原因?qū)е铝耸Х郑ɡ斫忮e誤、計算錯誤、知識點不會、時間不夠、題目很難)。和孩子一起找到失分的具體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成績不理想除了要考慮失分原因還要反思學習方法,有的孩子平時學習爭分奪秒很努力,可成績平平甚至越努力成績越差,這時家長就要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
人既有一生總的理想目標,也要有階段性的理想目標。每個學期都有具體的目標,甚至每月每周每天都應該有目標,關鍵是制定什么樣的目標才會促使孩子進步?答案是:富有挑戰(zhàn)性的、現(xiàn)實的、具體的目標,因為只有這樣的目標才能激發(fā)孩子的斗志,才能化壓力為動力。孩子在制定目標前,應先了解自己目前的能力,如高三的學生最近考試三門總分可以拿到340 分,下次的目標是越高越好嗎?當然不是,如果把下次目標定在380 分,很富有挑戰(zhàn)性,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40分難度很大,不現(xiàn)實。所謂的富有挑戰(zhàn)性、現(xiàn)實的目標是在了解孩子的能力后,制定的一個經(jīng)過孩子努力后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如這次340 分,下次350 分,這樣的目標一旦實現(xiàn)會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這樣循序漸進,孩子在進步中更加努力,一點一點靠近自己的終極目標。
最后一個標準是具體,什么樣的目標才具體呢?讓目標具體化,第一種方法是把目標細節(jié)化,即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后,我們就更清楚應該采取什么行動了。如想在班級里進步5 名,那把5 個名次細節(jié)化,如總分需要提高10 分,10 分可以這樣分配:語文比較難可以提高2 分,數(shù)學可以提高5 分,英語提高3 分。第二種方法是把目標條件化,也就是要分析目標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條件分析好,就能針對實際情況去行動。如果想要進步5 個名次就要提高10 分,需要哪些條件呢?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做數(shù)學題目時細心、英語多掌握些單詞、考試時不要緊張等等。
如果孩子能客觀、勇敢地面對學習壓力,能冷靜、理性地對待考試成績,能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就不會承擔太多的壓力。此外,家長們平時要多觀察孩子,壓力有時候會通過言談舉止和喜怒哀樂表現(xiàn)出來,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行為和情緒的變化;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家長可以利用晚上和節(jié)假日及時了解他們的壓力情況;多和老師溝通,老師要比父母更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通過和老師定期的交流可以及時掌握他們在校的壓力狀況。只有及時發(fā)現(xiàn)和了解孩子的學習壓力情況,才能選擇合適的方法有效地幫助孩子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