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名
摘? ? 要:習總書記對教育問題一直都極為重視,在關于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做出了明確的回答,指出了當代的中國需要建設成為什么樣的國家,培養(yǎng)什么樣的公民,本文將針對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教育問題進行簡要的梳理。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教育
一、教育的意義
1、新時代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
新時代的教育內容在本質上仍然繼承了一直以來的教育思想,但在教育觀念和內容上略微有了一些調整和變化,在關于新時代意思形態(tài)教育的內容上,習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上明確指出“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根據習總書記所做出的指示,結合會議內容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來看,關于新時代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思想和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規(guī)范,是具有辯證、唯物主義的特點的,是在之前的理論基礎上不斷完善發(fā)展的,是符合當代政治思想標準的思想教育觀。想要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需要為全黨和人民進行思想武裝,而正確的武裝方式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而教育則是最好的傳播手段。從而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也能從本質上提防西方文化侵蝕和影響。
二是我國人口眾多,有不同的階層,有眾多的民族,想要讓人們團結一致,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精神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黨樹立的一個核心價值觀,這個核心價值觀可以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團結一致,凝聚一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黨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發(fā)展的理論,其中承載了中國人民的信仰,涵蓋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和人民群眾的需求。因此根據當代的時代需求,教育也需要根據師大的發(fā)展不斷做出調整。
2、達成黨和全國人民在價值觀上的共識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將全國人民凝聚在一起,因此,需要將黨和人民在價值觀上進行統一,需要兩者達成共識。這就需要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從宏觀角度看,我國是共產黨為執(zhí)政黨,人民群眾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整體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不可忽略的是,自加入了WTO之后,又面臨文化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當前世界的文化呈現出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態(tài)勢,于是文化、社會思潮出現了多元化的發(fā)展,社會格局開始發(fā)生變化,多元化的選擇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了影響,甚至多樣化的趨勢讓思想觀、價值觀出現混亂,有一些人甚至開始產生歪曲黨、歪曲社會主義,破壞社會和諧的現象。
所以,為了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必須要樹立人民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才能穩(wěn)定社會安全,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團結。因此,黨和人民的價值觀需要達成共識,必須要統一,這樣才能將黨和人民凝聚在一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有利于凝心聚力。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
1、大德
根據習總書記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解釋,我們可以知道核心價值觀,是德,“德”分很多種,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家,德都是需要我們需要學習、奮斗的標準?!暗隆本褪呛诵膬r值觀的重點,也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
首先大德指的是“報效祖國、服務人民”2,我們需要明確我們的大德是什么,我們需要做的是什么。
明大德要求我們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利益和立場,以國家目標為奮斗理想。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在全國各民族人民的支持和不懈努力下,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國家安定,社會和諧,經濟發(fā)展。改革開放的發(fā)展道路加速了國家的發(fā)展。所以明大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首要內容,大德的教育是為了讓大家明確國家所樹立的目標,堅定社會主義的信仰,明確社會主義的理想,所以明大德一定要貫穿整個教育的過程。
2、公德
大德是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核心基礎,是整個教育的骨架和根基,那么公德則是為了穩(wěn)定整個教育和社會穩(wěn)定團結的運行。公民的所作所為需要維護社會秩序,需要遵紀守法,這樣才能保持社會安定。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追求公正、公平的原則,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等思想,我國的法律法治嚴明,為了創(chuàng)造大同社會而努力。中國共產黨沿襲了創(chuàng)造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十八大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伴隨著社會發(fā)展,我國的法治越來越完善,以此來實現十八大提出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守公德也是我們建設文明社會需要不斷完善和規(guī)范行為,法律的存在是為了規(guī)范人們的所作所為,為了讓公平、公正的社會有一定的外界保障,但想要真正實現大同社會,需要公民提高自身的公德意識,這樣才能從本質上得到改善,使社會真正能到達自由平等。所以守公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3.私德
私德的概念是針對于每一個社會公民,相較于大德和公德,私德是要求“做好小事、管好小節(jié)”“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3。
國家是由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組成,各色各樣的人匯聚在一起,組成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國家的一份子。一個國家想要和諧安定,就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常說“有大家才有小家”,大家是一個國家,它由千千萬萬的小家組成,作為大家,它保護著家里面的每一個成員。相同的,想要維持一個大家的安穩(wěn),就需要這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諧共處,提高自身的素質,不起沖突,不讓大家擔憂操心,才能維護大家的和平。這樣就需要每一個公民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
公民需要嚴于律己的私德來規(guī)范自身的作為,這樣才能安穩(wěn)住自己的小家,保護大家。所以私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最具有行動性的部分,是真正實現國家安定和平的基本前提和基礎。
(三)教育重點群體
在明確了教育的內容和教育的部分,我們需要明確教育的對象,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每一公民都是教育的群體,但是在這個群體中,有著重需要培養(yǎng)的人,習近平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于言.....要面向全社會做好這一項工作,特別要抓好領導干部、公眾人物、青少年、先進模范等重點人群?!?
1、領導干部
領導干部是一個國家分配到各個領域的管理者,他們是關鍵的少數人,領導干部是一個單位、一個小組織的領導者,有著模范帶頭作用。領導干部首先要明確黨的一切決策,要身體力行的貫徹執(zhí)行黨所布置的工作,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思想,明確前進方向,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對各項決策時才能有明確的方向;其次,領導干部是指揮者,“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煉,使專業(yè)素養(yǎng)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節(jié)拍,避免少知而迷、無知而亂,努力成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5。
因此作為領導帶頭作用的少數決策者,領導干部必須要提高大局意識,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的能力,從而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領導。
2.青少年
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他們肩負著一個國家的建設,可以說看到青年的成長和成就就能看到一個國家未來的發(fā)展。“中國共產黨從來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從來都把青年作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yè)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一代代人不間斷的努力,才能不斷完善我們所制定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目標,而黨所制定的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正需要這些青年們去實現。作為一個國家的生力軍,青年必須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具有堅強不息的堅韌毅力,擁有過硬的自身能力素質,這樣才能讓中國逐步強大。
青年是足夠的未來,是希望,在教育上一定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實踐能力,在家庭、學校、黨的教育和號召下茁壯成長。
3、公眾人物
公眾人物也是一個國家少數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勞動模范、藝術家、企業(yè)家、學者等,這些公眾人物對于各行各業(yè)來說有著領頭作用。這些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代表著國家、團體,他們是國家樹立起來的標桿,人們會根據他們的所作所為受到影響。
如演員,作為典型的公眾人物,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大眾眼里,甚至可以說他們很多時候是透明的,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暴露在大眾的眼前,他們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人品道德都會呈現在大眾面前,而這些都會影響大眾的思想和行為。因此公眾人物必須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同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學習,這樣才能在公眾面前起到帶頭作用。
四、教育的指導和規(guī)范意義
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一定要明確教育的指導和規(guī)范意義。也就是說教育者和傳播者一定要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播的過程中需要堅定不移的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傳播的手段也需要結合實踐適當調整。
教育者要貫徹執(zhí)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武器,以此來提高國家的軟實力。尤其是在各高校中更要堅定明確的貫徹執(zhí)行,這是針對我國教育的指導方向。在進行指導時,要立足于我國的實際國情,立足于教育面臨的實際狀況,不能照本宣科。教育者需要明確受教育人員的需求,從他們的精神到物質,需要掌握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趨勢,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樣教育的過程中要結合實踐的具體需求適當進行調整,才能更好的將教育進行下去。
在教育方面,需要滿足兩點,一是在時間上,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一成不變的,他需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時進行調整,所以需要人們時常進行學習,以此去了解他在實踐中的不斷轉變。二是空間上,對公眾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滲透到各個領域和層面上,如平時的文明建設活動,節(jié)假日的慶典,學生課堂的教材和講解,采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媒體技術,加強輿論的宣傳性等。這些都可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和學習,在空間上無所不在。
結語
自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來,我黨和人民在發(fā)展方向上更為明確,也受到了全國各領域的積極響應,所以在進行全民教育的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從當前的發(fā)展來看,人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停留在初步的了解上,而且人們的認可度并沒有預想的高,這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未來的發(fā)展提出了更為艱巨的任務,可以說全民教育的社會主義發(fā)展觀未來的道路任重而道遠。所以在未來發(fā)展中,我們更需要注重傳播的方式和手段,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親民,真正做到生活化、日?;?/p>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0、52、172.
[2]習近平.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不斷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N].人民日報,2014-05-25(01)
[3]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5.
注釋: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154.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168、173.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3 .
4習近平.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不斷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N].人民日報,2014-05-25(01)
5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5.
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0、5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