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惠蘭
筆者雖投身教壇十幾載,但在擔任班主任方面卻資歷尚淺。因此,在接管班主任工作后,筆者就如何做好這一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最終得出“班級管理,攻心為上”的結(jié)論,并在后續(xù)的實踐工作中得到了印證。
一、安內(nèi)攘外,“齊心”協(xié)力
教師可在班級管理中借用“安內(nèi)攘外”的策略。即教師要親近、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guān)系,這樣才能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具體來說,教師應在不經(jīng)意中緊抓與學生相處的每一時刻,通過細心觀察、對話交流,或通過側(cè)面了解、家訪溝通等方式,用心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生活環(huán)境等,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維系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此外,教師還可以“投其所好”,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和愛好,從不同的角度與之接觸,不動聲色地展現(xiàn)為師者的風采,使學生從開始的崇拜之情逐漸轉(zhuǎn)變?yōu)槿婺街椋瑥亩由顜熒g的情感聯(lián)結(jié)。
二、慧眼擒“王”,得“心”應手
在一個班集體中,如果說班委會是班級的“正王”,那么“淘氣王”就是“正王”指揮棒外的“歪王”。棒子一揮,可以號令大部分“正規(guī)軍”,但對“歪王”卻不一定能起到相應的作用?!罢酢迸c“歪王”,二“王”看起來似是“敵對”關(guān)系,可也正因如此,使得他們互相牽制、相輔相成,往往能成就班級中的種種大事。而這其中的關(guān)鍵就在于如何“收買”兩“王”之心。
1.擒“正王”,穩(wěn)“軍”心
開學之初,由于師生來自不同的環(huán)境,有著不同的經(jīng)歷,彼此之間更是缺乏了解,因此,如何合理地確定班委成員就成為教師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如果通過教師指定產(chǎn)生,那么可能會有失偏頗,也不易服眾;而如果通過自薦報名產(chǎn)生,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能又不高。綜合考慮之后,筆者決定通過鼓勵學生自由報名演講競聘的方式來確定班委成員,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力,使其展露風采,還可以增加其在其他學生中的信服度,從而增強班委號召力,便于以后的管理。為此,筆者在競選前進行了大力的動員,鼓勵有潛力的學生積極參與競聘;同時在競選前教給參聘者獲勝的“法寶”——利用實力拉票,并對其進行臺詞指導、臺風演練等,使其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參加競聘,為其他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如此,班主任就可以把管理的舞臺讓給“小主人”,自己則轉(zhuǎn)戰(zhàn)幕后充當導演的角色。這一方法不僅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還可以使學生的才能得到施展,心理需求得到滿足,自然“正王”的心也就“歸順”了班主任,“軍心”也不會輕易動搖了。
2.擒“歪王”,防“賊”心
初接新班,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慧眼”,既能識得“正王”,也能認得“歪王”。當然,“歪王”之所以謂“王”,是因為他們的問題并不是短時間內(nèi)形成的,所以教師要做好長期“作戰(zhàn)”的準備。同時,“擒王”的過程中潛伏著很多無法估量與不可控制的變數(shù),所以除了愛心與耐心外,教師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擒心”知識,通過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掌握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行為背后折射出的心理需求以及基本的“談判”技巧等,并在耐心觀察、等待時機之后做到果斷出擊、剛?cè)岵?,便能一舉擒獲“歪王”的心。
當“正王”“歪王”兩“心”在握,班級大小事就逃不過班主任的“法眼”了,處理起班務來自然得心應手。
三、步步為營,以心換心
當教師以一顆真誠的心去播種,以后也必定能得到學生真誠的回報。因此,在“安內(nèi)”“擒王”之后,教師還要針對全體學生踐行“換心”戰(zhàn)術(shù)。
1.留心
古語說:“處處留心皆學問。”筆者卻認為“天天留心能換心”。為“換”生“心”,筆者為學生提供了天天“點擊成功”的舞臺,鼓勵學生用贊賞的眼光看待自己與同學,放大好人好事與個人閃光點;引導學生學會“刷新自我”,記錄不足,促已改之。這樣的留心,使教師天天有新發(fā)現(xiàn),學生日日有新感悟,從而為學生“心之所歸”奠定基礎、作好鋪墊。此謂“換心”戰(zhàn)術(shù)之“留心策”。
2.交心
沒有交流就沒有了解,沒有了解就談不上教育。在班級管理中,重視建立交流平臺,讓師生、生生之間“掏心窩子”時留下痕跡,這些都會成為班級管理的寶貴資源。而“掏心窩子”的形式,除了有日常的對話閑聊,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每周成長足跡(從學習、生活、思想動態(tài)等方面作一周總結(jié))的形式進行交心。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內(nèi)設立名為“我你他(她),悄悄話”的投稿箱,為師生、生生的溝通提供一個有形的平臺,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同時又把想對教師說的事或者對班級管理的意見集中起來。這樣既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使教師能隨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又提高了班級凝聚力,更使班級管理做到有的放矢,顯著提高了管理效率。此謂“換心戰(zhàn)術(shù)”之“掏心策”。
3.同心
一個集體,只有所有成員齊心協(xié)力,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才能成為精練強干的集體。而鍛造這種集體精神與班級凝聚力的最好方式,就是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如充分下放主題班會自主權(quán),讓學生充分體驗“我的舞臺我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主動共商班級發(fā)展大計,形成班級發(fā)展合力,利用群體的影響力對抗“不正之風”的干擾,帶動全體向正向發(fā)展。又如下放“班級公約”起草權(quán),借鑒魏書生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先組織班委根據(jù)學校規(guī)章與班級實際起草公約,一旦經(jīng)全班通過,則言出必行,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體會集體的力量。同時,在執(zhí)行班級公約的過程中,發(fā)動學生自己設計班級特色獎章,定期組織“一周之星”“星光小組”等評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此外,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各種班級活動,如“我的理想我的夢”演講、小小讀書會、說句真心話、“我的名言”等,既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施展自我才華的舞臺,更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同心同德的重要性,從而使幾十個獨立的個體凝聚成為同進退、共榮辱的班集體。此謂“換心戰(zhàn)術(shù)”之“同心策”。
當班級的全體師生形成同舟共濟、同心同德的向心力,一個精練強干的班集體即已成形,后繼管理必將簡易而輕松?!肮バ摹闭行g(shù)至此,亦告成功。
(責任編輯 ? 姚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