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認為女大學生自信缺失會造成女大學生自身痛苦與困擾、影響親子關系及親密關系的構建、學習動力不足、帶來人際交往阻礙等問題,論述EAP對女大學生自信教育的啟示,并從前期評測、目標制定、措施制定與實施、效果評估等方面論述基于EAP的女大學生自信教育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女大學生 ?自信教育模式 ?EAP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4C-0037-03
高校應重視大學生自信教育,尤其對于來自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女大學生而言,高校是否開展有針對性、實效性的自信教育,對其成長成才具有重要影響。自信是反映一個人能否成功完成某項活動的信心程度和心理特征,是一種積極有效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心理意識和心理狀態(tài)。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多位學者在大學生自信心調(diào)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女大學生會過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成績,尤其是在大一時,女生的自信水平全面低于男生。筆者在工作中也發(fā)現(xiàn),來自經(jīng)濟貧困、發(fā)展落后地區(qū)的大部分女大學生,常缺乏自信或自我價值感低。針對女大學生的特點開展自信教育能幫助她們重新樹立自信,完善人格,提升人際交往能力,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更快地適應社會。女大學生自信教育是學校對女大學生施加心理影響,使其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從而增強信心的教育活動。筆者主要從微觀層面,結合輔導員的工作實際論述如何運用基于EAP的女大學生自信教育模式對女大學生施加心理影響,從而促進其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增強自信心。
一、女大學生自信缺失的負面影響
(一)造成女大學生自身的痛苦與困擾
女大學生自信的缺乏體現(xiàn)在其認知片面、刻板、絕對化,自身認知歸因方式走向誤區(qū)。對自我評價過于片面、刻板、絕對化,表現(xiàn)在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她們經(jīng)常性地歸因于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勝任,并且常常因為一件事情的失敗而全面地否定自己,比如一門學科作業(yè)無法完成或考試無法通過后,就認為自己也無法通過其他學科的考試,無法完成學業(yè),出現(xiàn)厭學、退學念頭。而且,她們會認為就算自己再努力練習也無法進步,總是用一成不變的消極評價看待自己的不足或弱點,從而在焦慮或抑郁等痛苦中愈陷愈深。
(二)影響親子關系及親密關系的構建
對女大學生來說,她們的自信人格受童年所處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影響,同時也制約其親子關系及親密關系的形成發(fā)展。在筆者研究的樣本中,一個班級中有占比30.6%的學生父母常年外出務工,其中又有10.2%的學生父母(有部分為父親外出,少部分是父母一同外出)從她們幼年時期就外出務工。直至現(xiàn)在,父母僅在清明節(jié)、春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返鄉(xiāng),平時家長與孩子的聯(lián)系也比較少。在做新生談話時,筆者就遇到三名女生在談到親子關系或來自家庭成員的關愛等相關問題時,悲傷痛哭。她們或是認為父母對自己的關心關愛不足,或是認為父親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尤其是青春期,對自己的保護不夠。大多數(shù)女生都反饋其家人(主要是父母或祖輩)會向其灌輸女生是要嫁人的、嫁人之后就離開家、女生上學是沒用的、給女生花錢是浪費等諸如此類的觀點。來自家庭的支持、認可以及關愛的嚴重缺失,導致她們對親子關系的改善和親密關系的建立缺乏信心,她們更害怕被拒絕,即便是對最親密的家人也無法坦誠地打開心扉,傾吐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三)學習動力不足,影響學業(yè)成績
缺乏自信的女大學生往往會給自己過低的自我評價,她們不愿意在課堂上主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甚至在遇到學業(yè)上的困難時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這樣常會導致學習動力的缺乏,因為不主動表達或不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會影響部分學科尤其是技能型學科的學習效果。而如果總是以自己的不足去與他人的長處比較,不但不利于自身的進步,還會逐漸失去前進的動力。
(四)給人際交往帶來阻礙,還可能引發(fā)其周圍人的困擾
缺乏自信的女大學生在面對他人時,可能產(chǎn)生自卑或自負心理,她們要么被相貌出眾、成績優(yōu)異等表現(xiàn)突出的女生吸引,在與她人的比較中降低自我評價;要么極力回避與其交往,深感自卑壓抑。因為自身安全感的不足,造成其不愿與人交往,生活方式受限,或者因為害怕被批評、否定或拒絕而回避涉及人際接觸較多的場合或社交活動。
二、EAP對女大學生自信教育的啟示
EAP(員工幫助計劃)起源于美國,是由組織為其員工及家人設置的一項系統(tǒng)的、長期的服務項目;該項目主要通過專業(yè)人員對組織提出診斷和建議,同時對員工及其親人提供專業(yè)咨詢、指導和培訓,旨在幫助改善組織的環(huán)境及氣氛,解決員工及其家庭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從而提高員工在組織中的工作績效,并改善組織管理。EAP最早是作為企業(yè)對員工在工作場所酗酒行為的干涉手段,發(fā)展至今,EAP的內(nèi)容已擴展到關注員工及其親人身心健康問題的各個方面。EAP對女大學生自信教育有如下啟示。
(一)教育過程系統(tǒng)化、流程化
EAP以“前期評測—目標制定—措施制定—措施實施—效果評估”為步驟形成完整閉環(huán),系統(tǒng)化、流程化是該模式對女大學生自信教育的重要啟示。雖然教育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隱性的過程,但是也更需要系統(tǒng)化、流程化的思路,完整地實施教育的整個過程,通過前期評測、效果評估等設計個性化的教育,系統(tǒng)性地施加教育影響,逐步改善教育效果。
(二)以目標為導向
EAP項目是周期式的,以目標為導向,更有利于效果評估、指導措施制定。對于個體化的學生,也需要個性化的目標,做到“一人一策”。當一個個目標完成,便能產(chǎn)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希望感。
(三)長期干預
EAP是旨在幫助員工解決心理、思想和行為問題的長期項目,女大學生自信教育也應作為長期項目貫穿大學生學習生涯始終。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對象和范圍顯然無法滿足自信教育的總體要求,無法覆蓋自信教育的受教育對象。而從自信教育的性質和功能上來看,是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干預、引導、教育完成的。EAP項目實施給予我們很好的視角,就是要通過自信教育的長期干預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思想和行為問題。
(四)注重專業(yè)指導、培訓和咨詢
EAP強調(diào)專業(yè)指導、培訓和咨詢對改善員工績效、組織氛圍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女大學生自信教育中一方面要意識到加強專業(yè)的指導、培訓和咨詢對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發(fā)揮自信教育在改善人才培養(yǎng)、校園文化氛圍的重要作用。
三、基于EAP的女大學生自信教育模式構建
(一)前期評測
新生入學時,輔導老師便指導女大學生認真進行SCL-90、UPI量表測量,排查重點關注對象。此階段注意對得分偏高的女大學生要逐一進行談話,排除亂填、錯填學生,再通過談話、復測等方式進行綜合評估,確定項目的實施對象。
(二)目標制定
對于女大學生來說,自信教育的目標應以提高其成功體驗為導向,這包括提高其學業(yè)成就的動機、增強其人際交往的技能、構建其內(nèi)在的安全感、學會自我欣賞等有針對性的目標,同時要兼顧校園文化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的改善。
(三)措施制定與實施
1.通過和授課教師的聯(lián)動,發(fā)揮女大學生優(yōu)勢,增強其成功體驗。輔導員需要主動聯(lián)系項目對象的授課教師,細致了解學生的優(yōu)勢和不足,幫助學生找到感興趣和擅長的學科,同時給予其更多的表揚和發(fā)展特長的平臺,使其更多體驗到學習、生活的快樂,增強積極情緒的主觀體驗。對于學生不擅長的科目,輔導員要有針對性地教導學生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耐心引導,及時鼓勵。當學生成功達成課程學習目標時,及時運用操行分加分或課程平時分加分等形式,對學生學業(yè)生涯進行管理激勵,讓學生充分激發(fā)個人潛力,通過不斷實踐獲得目標達成帶來的成就體驗,提高個人認同。
2.發(fā)揮社會成員作用,營造良好育人氛圍。來自社會成員(老師、同學)的接納、支持,可以讓女大學生產(chǎn)生愉悅的心理體驗,逐漸打開心扉,樂于接受外界關懷與影響。輔導員應加強與女大學生各學科授課教師的聯(lián)系與協(xié)作,共同營造充滿人文關懷、兼容并包的課堂文化、宿舍文化、班級文化,讓她們充分投入校園學習、生活中。教師要扎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用愛去喚醒女大學生自尊自信的意識,當她們在學習生活中存在困難時,多去關心和幫助她們,用教師的行動支持幫助她們。輔導員也可以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共同幫助女大學生坦然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避免以家長的權威過度壓制學生,為女大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
3.引導女大學生客觀認識自我與評價自我,培養(yǎng)積極心理品質。過分依賴他人評價或只關注自身的不足之處很容易出現(xiàn)挫折感、心理失衡、自卑甚至自棄。對此,一方面,輔導員應引導女大學生掌握科學的自我評價方法,引導其準確定位自我發(fā)展的方向和目標,激發(fā)其潛在的對自身成長的期望;另一方面,幫助女大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發(fā)掘個體存在的價值;同時引導女大學生全面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學會揚長避短。
4.矯正女大學生刻板認知,引導其合理歸因。輔導員可以通過貝克認知療法引導女大學生進行合理歸因練習,通過“查找非理性認知—找到支撐的事例證據(jù)—否定的事例證據(jù)—改變過去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自動思維”等步驟糾正錯誤認知和先前觀念的刻板性、片面性。這對女大學生自信人格的發(fā)展和行為的改善具有積極影響。
5.引導女大學生學習人際交往技巧和處世方法。一方面,輔導員要積極引導女大學生樹立主動與他人相處的社交態(tài)度,在良好的溝通交流中拉近自己和他人的距離,適當?shù)胤砰_心胸,學習接納,開闊眼界,更客觀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另一方面,要向女大學生傳授正確的交往技巧,如如何尋找交流的話題、怎樣使用語言藝術作適當表達、如何使用非語言方式有效溝通,這些具體的方法可以幫助女大學生增強自信,提高處世能力。
6.幫助女大學生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結合目前女大學生管理教育實際,女大學生自信教育中除了要處理短期的學業(yè)、生活壓力、情緒和心理困擾外,還應兼顧其長期的就業(yè)、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輔導員可以針對女大學生個人特點,靈活采取模擬面試、情境示范等方式幫助其提升求職技能,調(diào)整自信心態(tài),合理規(guī)劃個人職業(yè)生涯,促進自我發(fā)展。
7.引導女大學生參加靈活多樣的第二課堂及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女大學生參加靈活多樣的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讓其更多地體驗到學習、生活的快樂,增加積極情緒的主觀體驗。在活動中,應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女大學生走到臺前,在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我認知,提升綜合素質,鍛煉意志品質。
8.榜樣引領。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闡明,人們對他人行為會進行觀察和模仿,尤其是女大學生群體,她們相比男生更愿意尋找偶像或更容易受他人影響。輔導員要重視這一點,尋找適合的女性成功典范,為其樹立正確的榜樣;也可以引導女大學生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克服困難,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打拼。
(四)效果評估
在EAP項目中,一般以階段性評估與總結性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效果評估。結合女大學生教育和管理的實際,階段性評估可在學期期末開展,總結性評估可在學生畢業(yè)時進行。
總之,基于EAP的女大學生自信教育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對于女大學生自信水平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Maslow A H A.theory of human otivation[M].Psychologucal Review,1943(370-396)
[2]車麗萍.自信心及其培養(yǎng)[M].北京: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3]涂薇.大學生自信的現(xiàn)狀與教育對策[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5(5)
[4]車麗萍,黃希庭.青年大學生自信的理論建構研究[J].心理科學,2006(3)
[5]董丹丹,盧桂兵.大學生自信水平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J].內(nèi)江科技,2001(6)
[6]車麗萍,黃希庭.青年大學生自信的理論建構研究[J].心理科學,2006(3)
[7]畢重增.自信人格理論的構建[D].重慶:西南大學,2006
【基金項目】2016年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社會性別視角下高職師范類院校女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2016SZ045)
【作者簡介】趙一璇(1988— ),女,漢族,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