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尹 陳少麗
【摘 要】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全員育人理念缺失、教育教學內容未能及時調整更新、教育模式有待創(chuàng)新及完善、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提出樹立全員育人理念、借助黨團組織和社團活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校園網絡和新媒體教學平臺管理以及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師資建設等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4C-0023-02
隨著我國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實施,高職院校在培養(yǎng)人才時不僅應把專業(yè)基礎知識作為教育的重點,更應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我國的現代化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通過傳授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營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圍以及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政治覺悟和政治素養(yǎng),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其目標達成效果不太理想。本文擬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全員育人理念缺失
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招生規(guī)模迅速擴大,但是其教學理念和辦學水平仍相對滯后,不能適應自身發(fā)展需要。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未能樹立全員育人的理念,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任課教師或者輔導員的工作,忽視了學校其他教育管理者的作用,使得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體較為單一,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教育教學內容未能及時調整更新
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往往采用的是現成的教材和教育內容,未能隨著時代發(fā)展和學生素質變化進行內容的更新。許多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時,要么根據往年的教案要么根據自身經驗,不能跟隨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和學生的不同訴求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導致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到課率低。
(三)教育模式有待創(chuàng)新及完善
高職院校思想教育的模式應該是豐富多樣、變化發(fā)展的,但是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未能發(fā)展新的教育模式。有的高職院校雖然積極推進網絡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但是在網絡新媒體的應用中往往失于管理,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學生難以通過網絡新媒體的方式接受真正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校園文化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達成的,需要時間的沉淀和積累,因此通過校園文化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教育的模式因建設周期長而慢慢被擱置。
(四)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沒有配備專職的思想政治教師,一些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數量過少、每名教師所教學生數量過多,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多依靠輔導員的日常教學與管理,但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極為繁雜,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輔導員在學生政治思想的引導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上述問題,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面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受網絡沖擊教育效果被削弱的問題。首先,高職學生脫離管理嚴格、生活緊張的義務教育階段進入相對輕松、自由的高職教育階段后,較容易產生認知偏差,對自我要求降低,導致容易出現曠課、上課不聽講的現象。同時,受年齡和心理素質的限制,他們很難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規(guī)劃,因此在學習中容易失去學習目標和動力,導致思想政治教育事倍功半,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其次,互聯(lián)網的多元發(fā)展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難以避免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負面影響?;ヂ?lián)網內容發(fā)布的門檻較低,各種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負面信息都極大地影響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對策分析
(一)樹立全員育人理念
高職院校應樹立全員育人理念,提高管理層和基層每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水平,充分發(fā)揮學校中所有教育主體的作用。其中,管理者應意識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僅是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的事,而是全體教職工的共同義務;同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真正做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黨團干部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教師之間形成積極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良好氛圍,為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營造提供范本和基礎。教師需要夯實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基礎,提高課堂效率。每堂課給學生留下足夠的自主思考和提問的時間,讓學生通過思考透徹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通過對課堂反面案例的思索,摒棄不良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借助黨團組織和社團活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學生黨團組織是高職院校根據我國高等教育的目標和要求設立的對學生黨員進行統(tǒng)一管理的組織。通過學生黨團組織可以在每個班級中實現黨員、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選拔和管理。而在對黨員、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選拔進行民主投票和選擇時,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思想政治基礎知識的普及,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因此,學生黨團組織可以在學生中形成良好的政治導向作用。近年來,團中央提出全面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啟動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調動了全社會資源服務于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開創(chuàng)了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工作的新局面。
高職院校也可以利用學生社團活動來調動學生群體參與思想道德教育的積極性。社團是學生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自發(fā)組織設立的組織形式,相比于學生黨團組織,學生自發(fā)參加社團組織的積極性更高,因此通過社團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高職院??梢酝ㄟ^適當方式對社團組織進行管理,選派優(yōu)秀的教師對社團活動進行指導,密切關注社團活動中出現的新問題并加以引導,從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強校園網絡和新媒體教學平臺管理以及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
首先,隨著互聯(lián)網科技的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應囿于課堂,應充分發(fā)揮網絡和新媒體教學平臺優(yōu)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而要真正發(fā)揮網絡和新媒體教學平臺的教育作用,必須加強校園網絡和新媒體教學平臺的管理。一是加強校園網絡監(jiān)督和管理,如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篩選和對網絡平臺的管理,嚴格對教育資源發(fā)布者的審核,保證學生接收到的信息是積極的、正面的,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提供干凈有序的網絡環(huán)境;二是加強對新媒體教學平臺的管理,及時更新新媒體教學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使學生接受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能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營造有利的校園氛圍。高職院??刹扇《喾N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園文化中,如融入宣傳標語、思想政治教育征文、主題校園文化節(jié),等等。但是,校園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的,高職院校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為優(yōu)化校園內的思想政治環(huán)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師資建設
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建設,即在增加思政課專任教師和輔導員數量的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思政課專任教師和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方面,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因此在增加思政課專任教師數量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高教師的素質。思政課教師需要具有崇高的職業(yè)道德,為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提供良好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道德文化素養(yǎng);需要具備廣博的專業(yè)知識,以滿足高職院校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要求;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組織和協(xié)調各方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以滿足教育實踐中與企業(yè)對接的需求;還需要具備相應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注重引導輔導員正確認識自己的身份和職責,拋棄以往那種學生“小家長”的身份認知。在進行輔導員選拔時,應注意將思想政治素養(yǎng)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從根本上提高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在輔導員職能的分配方面,轉變全能性輔導員模式,根據輔導員的能力具體細分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師、就業(yè)指導師、心理咨詢師等崗位及職責。此外,要求輔導員承擔一定的科研項目,促使輔導員提高專業(yè)水平。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必須予以重視。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幾點對策,希望可以為高職院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1]賈玉超.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J].辦公室業(yè)務,2019(22)
[2]陳迎.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53)
[3]丁會娟.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47)
[4]陳世彈.立足學生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與訓練,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13)
【作者簡介】張露尹(1985— ),女,漢族,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學、心理學、汽車營銷。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