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曼曼
[摘要]只有學生熟悉的,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欲望的,且服務于教學目標的情境才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分析學情和教材,在“確定位置(一)”這一課的教學中靈活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充分思考和動手的時間和空間,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知識的自然生成,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
[關鍵詞]確定位置;生活情境;預設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20)14-0060-03
【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節(jié)“確定位置(一)”
【課前思考】
不少教師在上這節(jié)課時給出的教學情境較多、較亂,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課堂氛圍較為沉悶……究其原因,是教學設計都沒有跳出課本所給的動物園各館分布的情境。那么,能否設計一個主情境,既是學生熟悉的,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對此,我著重思考了以下兩個問題:
1.如何設計一個貫穿全課的情境,且能夠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活動經(jīng)驗?
我所教授的學生以農(nóng)村留守兒童居多,大多數(shù)學生并未去過動物園。因此,教材選用的動物園情境對他們來說只是“紙上談兵”,他們并不熟悉。能否選擇學生熟悉的內(nèi)容,切實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我首先選擇學校周邊且學生比較熟悉的標志性建筑及公園的分布圖,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以此輕松地解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能根據(jù)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2.如何從現(xiàn)實情境中抽象出核心知識,讓其服務于教學目標?
打開地圖,學校附近有很多標志性建筑物,到底哪些能夠為本節(jié)課服務,需要進行仔細甄選。必須選擇3-4個有特點的、學生熟悉的、好測量的標志性建筑,既要有在學校的同一方向但角度不同的建筑物,又要有在學校的同一方向、同一角度但距離不同的建筑物。只有這樣才能從中抽象出為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服務的核心知識,為教學所用,從而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的知識,學習了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8個方向的知識,并且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這些知識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中的具體位置打下了基礎,本課的教學就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的。
【預期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和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3.用平面圖表示事物,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準備】
1.將學生分組,由學生自己安排發(fā)言人。
2.學生準備:量角器、直尺。
3.教師準備:課件、任務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幻燈片出示蒙城標志性建筑圖片——萬佛塔公園、莊子祠、博物館、夢蝶廣場、玖隆國際大酒店):你知道這是哪里嗎?這些地方在我們學校的什么方向?
師: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我們的家鄉(xiāng),感受——位置的奧妙。
(板書課題:確定位置(一))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夠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知識與感情基礎。】
【學生活動預設:我們學校位于縣城北關,萬佛塔公園因為離我們學校較近,學生比較熟悉,大多數(shù)學生能說出萬佛塔公園在學校的南偏西一點。但博物館在城南新區(qū),學生只能坐公交車前往,可能會不清楚到底在哪個方向,由此自然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p>
二、探究位置
師(出示學校周邊城區(qū)地圖):
(1)找一找,我們學校、萬佛塔公園在哪?從地圖中你還能找到哪些熟悉的地方?
(2)在地圖上,東南西北方向是怎么確定的?
(3)從地圖上,你能看出萬佛塔公園在我們學校的什么方向?(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觀測點)
(4)為了方便大家觀察,我把這兩個地方從地圖中獨立出來,從地圖中抽象出平面圖。(播放幻燈片)怎么判斷萬佛塔公園在我們學校的什么方向呢?
師(播放幻燈片加說明):以我們學校城關二小為觀測點,作正北、正南、正西、正東四個方向的射線。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萬佛塔公園在我們學校南偏西的方向上。
【設計意圖:在生活中,學生經(jīng)常用到有關確定位置的知識,并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jīng)驗。在這里,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jīng)驗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感悟中獲取知識,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p>
【學生活動預設與對策: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簡單的確定位置”,所以能說出學校就是觀測點,教師在這里應該強調(diào)“觀測點”?!?/p>
師:同樣在南偏西方向的還有文廟??磮D思考:怎樣區(qū)分萬佛塔公園和文廟的方向呢?(引導學生說出萬佛塔公園和文廟在南偏西方向的角度不同)
(1)議一議:怎樣區(qū)分萬佛塔公園和文廟的方向呢?請大家在小組里討論。
(2)指一指:在電腦上指一指。
(3)畫一畫、量一量:在作業(yè)紙上動手試一試。
(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說完整,并且對學生不同的說法(只要可行)給予肯定)
師:準確描述一個地方的位置,要確定方向還要確定角度。
(板書:方向+角度)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靈活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留給學生思考和動手的時間和空間,促使學生的各種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知識的自然生成,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
【學生活動預設與對策:學生在平面圖上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兩個地點在學校南偏西方向的角度不同,自然就會想到用量角器測量線段與正南方向或正西方向之間的角度。教師在這里要注意對學生不同的想法給予肯定?!?/p>
師:在我們學校南偏西60°方向上除了文廟還有蒙城汽車站,怎樣區(qū)分這兩個地方呢?想一想:它們同樣在學校的南偏西60°,為什么位置并不相同呢?
(各組派代表回答,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說完整)
師:準確描述一個地方的位置,要確定方向、角度,還要確定距離。
(板書:方向+角度+距離)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經(jīng)歷準確描述位置的過程,認識到只確定方向無法知道一個物體的具體位置,只有加人“距離”才能實現(xiàn)“確定位置”。這樣,學習過程充滿觀察、探索、分析,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p>
師:請完整描述萬佛塔公園、文廟和蒙城汽車站的具體位置。
三、探究行走路線
師:如果我是一只小鳥,我在萬佛塔公園玩后,想去夢蝶廣場轉(zhuǎn)一轉(zhuǎn),我該怎么飛呢?
師:以誰為觀測點呢?在作業(yè)紙上自己設計行程并描述行走路線。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以及在確定位置的基礎上探究行走路線,明確觀測點的變化?!?/p>
【學生活動預設與對策:從萬佛塔公園到夢蝶廣場,學生能夠想到這時候觀測點變成了萬佛塔公園。但在設計行程的過程中,有部分學生不知從何人手。這里需要教師給予引導——以萬佛塔公園為觀測點畫出方向標,這樣學生便不難發(fā)現(xiàn)夢蝶廣場在萬佛塔公園的具體方位?!?/p>
四、在生活中鞏固新知
1.你知道城南新區(qū)這些地方的具體位置嗎?說一說。
2.觀察下圖,并回答問題。
(1)從城關二小出門后,怎么走可以到達富元商務賓館?
(2)騰龍河畔小區(qū)在富元商務賓館的什么方向上?
(3)說一說從鄒悅(某學生姓名)家到城關二小的行走路線。
【設計意圖:繼續(xù)選用學生熟悉的情境作為練習素材,做到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shù)學,在生活中進行應用,進而切身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
及時鞏固是掌握知識的有效方法,練習可以及時反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更好地為后續(xù)學習做鋪墊?!?/p>
五、暢談收獲,感悟所學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在實踐中感悟、在思考中升華“我究竟學會了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jié)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六、課后作業(yè)
北師大版教材P60”練一練”1、2、3、4。
(責編金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