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健
高考作文“有文采”要求之一即用詞貼切。何謂用詞貼切?就是根據(jù)語境條件以使用語言。語境有內(nèi)部語境和外部語境之分,寫文章遣詞造句必須從內(nèi)外部語境考慮,表達才能得體。為此,用詞貼切的關鍵,就是切合語境。
◎滿分作文
逃離“智慧”的周莊
◇江蘇考生
這是一張雙程景點票:“周莊”“千燈”。周莊與千燈相隔不遠。
遠遠便看見大紅的“周莊歡迎你”張牙舞爪地雄踞著一爿天地,死死咬著你的眼,躲不掉的。
心懷忐忑,步入周莊。這是一場肉與肉的摩擦、絕殺,裹挾著汗味、水汽與濃郁的咖啡香,我逃到了一艘游船上。
商業(yè)化的市鎮(zhèn)氣息扼住我的喉,叫人噤了聲。
用雙程票把周莊和千燈聯(lián)系起來,為下面將周莊和千燈作比較作鋪墊。
直接點明“逃”的原因,揭示主題。
周莊“智慧”,周莊人更為“智慧”。在這里,即使是一棵樹也可成為拍照牟利者的招財工具;即使是轉(zhuǎn)角處一塊巴掌大的空地,周莊人也不遺余力,將它開發(fā)成西式咖啡館;宣傳手腕更是……
突出“智慧”,并從“面”上加以渲染。
游船駛過一座橋,我怔了怔——是陳逸飛畫中的雙橋!只是,我看得到:橋上的游人壓得它不堪重負;我聽得到:那茍延殘喘中有低低的嗚咽……
歲月斑駁,侵蝕著石橋。雙橋橫亙著,像一塊開合的“傷疤”——那是,整個周莊的傷疤。
“阿婆,唱支船歌可好?”
一只青筋虬勁的手直逼眼前:“小費?!?/p>
那一刻,我比三毛哭得更像個孩子。只是,她喃喃念叨的是周莊,“我還會來的”。我卻是,“周莊……我不再來了”。
這樣的“智慧”,我,有些反胃。
這是“點”的刻畫,三言兩語,表現(xiàn)了周莊人的“智慧”,點面結(jié)合,突出主題。
千燈與周莊相隔不遠,千燈與周莊相差甚遠。
與“智慧”的周莊一比,千燈就顯得有些弩鈍。商業(yè)的氣息尚未染指這座古鎮(zhèn),明清最長的青石板街沉默不語。
賦予千燈以人文情懷。
古戲臺上,一群昆曲票友啟口輕唱:“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來”字潺潺瀉出,聲歇處,“姹”以去聲的破竹之勢將曲調(diào)引入高潮。“似”,也是去聲,卻隱去了“姹”的振聾發(fā)聵,一路陡然直下,悲戚處,叫人落淚。像悲嘆昆曲,像哀嘆千燈。
誠然,千燈在周莊面前,顯得那樣矮。但,在千燈,你能感受到水紋處千燈肺葉的呼吸、開合。在千燈,時間就像一只搖櫓的小船,咿咿呀呀,你還未曾留意,它已穿過水域,到那邊去了……
直到延福寺鐘聲響起,我才覺知天色已瞑。
碎碎的歷史塵埃含著溫潤的水汽撲面而來?!胺蛭ú粻?,則天下莫能為之爭”,古鎮(zhèn)的智慧,千燈的智慧,于此,悄然散發(fā)。
我,愿逃離,逃離“智慧”的周莊。
最后一段采用短句,字數(shù)逐漸增多,語氣越來越強烈,既點題,又強化了文章的中心。
◎思路導圖
◎技法延伸
高考作文如何才算“用詞貼切”?一般而言,應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用詞準確細致,形象可感;二是詞語豐富,色彩鮮明;三是富于變化,典雅雍容。就考場作文而言,唯有精心打磨用詞,使之精致圓潤,能夠準確地表情達意,傳達出別具一格的韻味,才可獲得認同。
一、疊一疊:讓語言音韻和諧
何為“疊”?就是疊詞。疊詞是漢語中的一種特殊的詞匯現(xiàn)象,其中名詞、數(shù)詞、量詞、形容詞、動詞以及象聲詞的疊用較為普遍。在高考作文中,疊詞的運用,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如:“遠遠便看見大紅的‘周莊歡迎你’張牙舞爪地雄踞著一爿天地,死死咬著你的眼,躲不掉的?!笨忌浴八浪馈币辉~,準確地再現(xiàn)了“我”被張牙舞爪的周莊以霸道的姿態(tài)逼迫就范無可逃遁的內(nèi)心壓抑的真切感受,凸顯了對“盛氣凌人”的周莊的反感。又如:“我聽得到:那茍延殘喘中有低低的嗚咽……”考生以擬人化手法,將“低低”一詞作為“嗚咽”的定語,揭示了雙橋上人滿為患的情狀。再如:“古戲臺上,一群昆曲票友啟口輕唱:‘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來’字潺潺瀉出……”考生以“潺潺”來擬聲唱腔“來”,于是頓時給人一種“水緩緩流動”的狀態(tài),充滿了溫婉的難以言說的無窮韻味??傊?,巧妙地運用疊詞,不但可以形象地再現(xiàn)景物,而且還能夠很好地將抽象的情感通過音韻傳達出來,給人珠落玉盤之感。
二、動一動:讓語言意趣盎然
何為“動”?就是在文句中運用具有動態(tài)性質(zhì)的詞句,或者已被活用為動詞的其他詞句,使文句具有了一字傳神、內(nèi)涵無盡的意趣。如題目“逃離‘智慧’的周莊”中的“逃離”一詞,意在諷刺周莊的不可觀賞,“逃離”一詞,生動形象,立意深遠。又如:“心懷忐忑,步入周莊。這是一場肉與肉的摩擦、絕殺,裹挾著汗味、水汽與濃郁的咖啡香,我逃到了一艘游船上?!逼渲小安饺搿薄澳Σ痢薄敖^殺”“裹挾”“逃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動詞所建構(gòu)的特寫鏡頭,在間接表現(xiàn)周莊人滿為患的同時,還從味覺體驗的角度呈現(xiàn)了商業(yè)味對周莊自然味的浸染,而著一“逃”字,再次點題明旨。再如:“但,在千燈,你能感受到水紋處千燈肺葉的呼吸、開合。在千燈,時間就像一只搖櫓的小船,咿咿呀呀,你還未曾留意,它已穿過水域,到那邊去了……”考生借助于“呼 吸”“開合”“搖”“穿 過”“到”等 動詞,將千燈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感受真切再現(xiàn)出來,反襯出周莊的浮躁功利。由此可見動詞用得好,則字活而自響,句健而自妙。
三、添一添:讓語言情境逼真
何為“添”?就是增加修飾語,也即給陳述的主體對象添加相關信息或材料,從而使陳述對象具有豐富飽滿的細節(jié),以使其更顯具體,來傳達某種特別情味的語言技巧。如果將句子的主體對象視為樹的主干,那么修飾語就是枝葉,唯有枝葉的繁復茂盛,才能顯出樹的生機盎然??忌鷮Ω呖加洈⑽闹械娜恕⑹?、景、物的刻畫,最好使用工筆技法,精雕細琢,使其具體可感。如:“碎碎的歷史塵埃含著溫潤的水汽撲面而來?!边@句話的主干原本就是“歷史塵埃含著水汽”,但是一經(jīng)考生添加了“碎碎的”“溫潤的”“撲面而來”等修飾詞,文字中的情境就顯得真切可見,讓人仿佛能夠觸摸到歷史的“細碎”,水汽的“溫暖濕潤”,以及水汽“撲面而來”的動態(tài)??傊?,語言具體、內(nèi)容詳盡,所描述的情境才可能具有唯一性。而只有情境是唯一的,閱卷者才可能再現(xiàn)并理解考生試圖描述的情境,這種閱卷者再現(xiàn)與考生描述的契合,便是語言具體化的終極目的。
四、移一移:讓語言魅力獨具
何為“移”?就是移用,指某些詞語在語言中有固定的意義和用法,具有一定的詞性,利用這些詞語的這些特點臨時改變它的用法和詞性,從而收到良好效果的一種修辭。在高考作文的語言運用中,移用包含兩個維度。一是臨時改變用法和詞性,如題目“逃離‘智慧’的周莊”中的“智慧”一詞,原本是用于人的名詞,但是一旦移用來修飾周莊,就被活用為了形容詞,意為“聰明的周莊”,具有強烈的反諷效果。二是換一個說法,也即同樣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考生運用超常規(guī)的組合詞語,意思沒有變,但卻可以傳達出一種新的情趣。如:“遠遠便看見大紅的‘周莊歡迎你’張牙舞爪地雄踞著一爿天地。”其中的“張牙舞爪”一詞原本指氣勢兇惡猖狂的丑相,一般用于動物身上,而一旦移用于物,就擬人化了,形象地寫出了周莊的“放肆”與“猖狂”。
總之,就文章而言,立意是靈魂,結(jié)構(gòu)是骨骼,而語言則是服飾??忌胱屪约旱淖魑挠迷~貼切,達到發(fā)展等級分數(shù)的要求,就需要立足語境,錘煉字詞,力爭讓語言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