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潘雙嬌,李 勇,黃天來
(1 浙江省青田縣林業(yè)局,浙江 青田 323900;2 浙江省青田縣園林管理處)
榕樹(Ficus microcarpa Linn.f.),又名小葉榕、細葉榕,為桑科榕屬喬木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qū),樹冠雄偉、觀賞價值高,同時,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價值。榕樹作為青田縣常見的綠化樹種,具有樹冠大、根系粗、花朵鮮艷等特點,深受市民喜愛。
青田地處浙南山區(qū),甌江中下游地處東經119°41′~120°26′和北緯27°56′~28°9′,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2016 年1 月16 日以來,青田縣城區(qū)遭遇了多年未見低溫凍害,最低氣溫低于0℃以下的天數達到10d,極端最低氣溫達到-10℃,平均積溫為-10℃。由于青田縣城區(qū)極端最低氣溫降得快,平均日降溫幅度大,且低溫持續(xù)時間長,對植物特別是外來園林植物,如榕樹就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榕樹對土壤要求不高,為其廣泛種植提供了條件,但榕樹生長對溫度有要求,極低氣溫會對榕樹細胞膜、光合作用、滲透調節(jié)、抗氧化系統(tǒng)等造成影響,直接影響了榕樹的空間分布。
為了充分認識低溫對園林綠化樹種,尤其是對主要景觀植物的為害程度,并為今后榕樹的種植和凍后的恢復提供技術依據,于2016 年12 月,開展榕樹抗凍能力調查工作。以期對青田縣城區(qū)今后在園林植物的引種、栽培及植物景觀合理配置等方面提供完整詳實的材料。
榕樹凍害是指在冬季休眠期受到0℃以下的低溫,使得細胞、組織、器官受到傷害,甚至出現(xiàn)死亡的現(xiàn)象。為了準確描述榕樹的受凍程度,依照樹木的凍傷情況將榕樹凍害劃為7 個等級:(1)0 級為榕樹生長正常、生長勢旺盛。(2)I 級凍害為榕樹輕微凍傷,有15%~35%的葉片因低溫而脫落,但樹枝樹干基本正常。(3)Ⅱ級凍害為35%~75%的榕樹葉凍傷或脫落,但樹干和樹枝基本正常。(4)Ⅲ級凍害為70%~90%的榕樹葉凍傷或脫落,很多樹枝被凍傷,樹干仍然正常。(5)IV 級凍害為榕樹葉全部凍傷,樹枝樹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但樹木基本仍然存活。(6)V 級凍害為榕樹地上部分已經死亡,但地下部分仍然能夠重新萌發(fā)。(7)VI 級凍害為榕樹完全凍死,不能恢復。
以IV 級凍害為分界線,即V 級及V 級以上的凍害定義為嚴重凍傷,IV 級及以下為一般凍傷。
外業(yè)調查于2016 年12 月11 日在浙江省青田縣鶴城街道和溫溪鎮(zhèn)進行。
以小葉榕為主要研究對象,包括白皮小葉榕、紅皮小葉榕、無柄小葉榕。
圖1 榕樹胸徑與凍害情況的統(tǒng)計
從圖1 可知,胸徑在10~20mm 之間的,嚴重凍害比例接近80%,當胸徑增加時,抗凍能力明顯加強,嚴重凍傷的比例明顯下降。所以,胸徑是衡量榕樹抗凍能力的重要指標,當胸徑小于25mm 時,在低溫下受到嚴重凍害的可能性極大;胸徑大于30mm,其抗凍能力明顯增強。
移栽年齡和樹木的生長勢有著重要關系,如林霞等在研究無柄小葉榕對低溫脅迫的響應時,提出人工栽培1、2 年生苗木無柄小葉榕,在冬季特殊年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凍害。不同樹齡的榕樹,其質膜相對透性、保護酶(如POD、SOD)的含量與活性、滲透調解物質(如游離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質、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有明顯差異。而細胞膜系統(tǒng)的完整性,對榕樹抗凍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不同樹齡的榕樹,其細胞膜抗逆性指標有著明顯的差異,樹齡越小的榕樹抗凍能力越差。
在有良好庇護下的小環(huán)境可以有效降低寒風侵襲,有助于植物生長。朱艷等在2008 年探究了榕樹種植的小氣候與抗凍能力之間的關系,并提出榕樹不適合種植在抗凍能力要求較高的綠化行道中,但在小氣候適宜的環(huán)境中,榕樹可以適量種植。這些研究只是定性分析小氣候對植物生長影響,本次研究是從統(tǒng)計角度分析探究小氣候對榕樹抗凍能力的影響。
處于風口下的榕樹受到嚴重凍傷的比例會大幅提升,約為72%,而生長在非風口下的榕樹,嚴重凍傷的比例降至39%。這說明,風口下的榕樹更容易凍傷,這與趙克昌、張淑霞等的研究是一致的。在經常發(fā)生凍害的地區(qū),要避免冷空氣聚集,充分利用甌江、山峰等自然條件來抵抗溫度變化,避免將榕樹種植在風口下,可以有效降低榕樹凍害。
適當增加肥水、草繩纏繞等預防與補救措施,可以提高榕樹抗凍能力,在榕樹受到凍害之前給榕樹纏草繩,起到保溫作用。周偉偉、楊占青等研究就表明:用稻草等材料制作的草繩纏于樹木樹干或主枝上,可有效降低寒風侵襲,減少樹干水分流失,從而增強樹木的抗凍能力。在寒冷天氣到來之前,給榕樹纏繞草繩可以有效提高榕樹抗凍能力,調查發(fā)現(xiàn),沒有纏繞草繩的榕樹中有72%受到了嚴重凍傷。如果在榕樹受到凍害之前做好防護,絕大多數榕樹僅為一般凍傷,可以恢復生長,甚至有些榕樹沒有受到凍害,生長勢也較為旺盛。
2016 年年初的罕見低溫,使得青田縣很多地方榕樹受到了嚴重的凍害,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不同胸徑、移栽年限、小氣候環(huán)境的榕樹,抗凍性能是不同的。榕樹胸徑在30mm 以上時,其抵抗低溫的能力大幅度增強,基本上都能從低溫凍害中得到恢復;榕樹的移栽年齡對榕樹抗凍性有著明顯的影響,移栽年齡2 年以上的,其低溫生存能力明顯高于移栽年齡1 年以內的;小氣候也對榕樹的抗凍能力有較強的影響,生長在非風口下的榕樹,其低溫生存能力明顯高于生長在風口下的榕樹;適當采取防護措施,也能明顯提高榕樹低溫生存能力,在凍害來臨前,用草繩纏繞榕樹主干進,可顯著提高榕樹低溫生存能力,將大多數嚴重凍傷降低為普通凍傷。
在青田,榕樹作為一種常見的綠化樹種榕樹,因其樹冠高大覆蓋面廣,有著“垂一方至美蔭,來萬年至清風”的特點,榕樹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景標志。相對其他樹種,榕樹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樹種,只要有著合適的立地條件,就能頑強生長,不避嚴寒酷暑。青田地區(qū)有的榕樹雖已歷經百年,但仍枝繁葉茂、生長勢極為旺盛,由此可見,榕樹作為青田的綠化樹種是合適的。
通過調查2016 年青田榕樹凍害,提出以下意見:(1)凍害來臨前對榕樹進行保護。調查發(fā)現(xiàn),在極低氣溫來臨之前,用草繩纏繞榕樹主干,能夠有效防止水分蒸發(fā),減弱熱量流失,提高御寒能力。(2)建議將榕樹種植在非風口地區(qū),在凍害經常發(fā)生的地區(qū),避免冷空氣聚集,充分利用建筑、山峰等條件抵抗溫度變化。(3)青田地區(qū)適合廣泛種植榕樹。榕樹雖然低溫生存能力較強,但對于移栽年限短的,低溫仍然會產生較大為害。結合青田氣候特征可知,能使榕樹凍死的低溫較為罕見,因而廣泛種植榕樹有可行之處,但在青田背部地區(qū),冬季溫度低,且持續(xù)時間長,不建議大范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