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中學的語文教學工作。我覺得語文就像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就像色彩繽紛的花園,讓人流連忘返;就像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讓人聽之動容。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我們的知識積累多了,自然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積累意識尤為重要。
一、營造競爭情境,讓自主積累意識深入人心
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以及當代中學生的特質(zhì),我經(jīng)常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shè)競爭的情境,開展游戲競賽,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我們把知識寓于游戲競賽活動中,通過游戲競賽使學生產(chǎn)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對舊知識的進一步鞏固,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fā)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比如一節(jié)叫《大語文》的活動課,就是游戲競賽這種教學形式最好的樣板。在學生已經(jīng)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我是這樣設(shè)置的。
第一關(guān):足智多謀(必答題,總共20道題)
(1)每個小組5道題,由組內(nèi)選出5名代表作答。
(2)每題答對加10分,答錯不扣分。
第二關(guān):真真假假(必答題,總共20道題)
(1)每道題由全體同學參與回答。
(2)每位同學答對加20分,計入小組的總成績,答錯不扣分。
第三關(guān):再接再厲(搶答題,總共15道題)
(1)搶答時,第一個舉手喊到者作答。
(2)舉手喊到要在老師宣布開始之后,否則按犯規(guī)處理。
(3)每題答對給小組加10分,答錯或是犯規(guī)扣10分。
第四關(guān):勇者無敵(必答題,總共12道題)
(1)每組選出一個抽簽代表抽取答題科目,每組3科。
(2)每組選出3名答題代表,按照抽簽的科目與課件所列科目的相應(yīng)順序依次答題。
(3)以課件所示科目的先后順序為答題順序。
(4)根據(jù)分值,答對加分,答錯扣分。
這節(jié)課歷時七十五分鐘,在圓滿而友好的氛圍中結(jié)束了。然而,它留給學生的卻是比、學、趕、超的勁頭和激烈競爭下逐漸形成的自主積累的意識。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們一定受益匪淺!點點滴滴的積累,就如一粒粒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必能聚沙成塔。
二、喚起積累的興趣,讓自主積累成為習慣
欲喚起學生的積累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累熱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中的語言之美!這樣他們才有可能主動去閱讀、去背誦、去記憶。我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的一段導入語,部分學生已經(jīng)過耳成誦了:
中國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jīng)評價過一個人。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作品。猜猜他是誰?
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一個大書法家,一個創(chuàng)新的畫家,一個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請問他是誰?
最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高呼—蘇東坡。
這堂課的效果,總體來看還是不錯的。學生對摘錄句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堂課不摘錄些句子,他們就覺得有點遺憾。這樣一來,不但有效地喚起積累的興趣,并且讓自主積累成為語文學習中的一種好習慣。積累就像耕作,有付出,才能有收獲;積累就像花朵,有果實,才能有開放;積累就像人生,有受挫,才能有成長。
三、先學后教,在學生中形成自主積累氛圍
從事高中語文教學以后,我適當?shù)刈寣W生積累成語。在講成語之前,我提前讓學生準備。下節(jié)課講什么成語,也會告訴學生。以講成語“群策群力”為例,學生事先預(yù)習過,知道這個成語的出處、含義及用法。那這個成語涉及什么典故呢?我讓學生事先查找資料,掌握之后,結(jié)合對成語的理解分組討論,最后用精煉的語言敘述出來。
經(jīng)過討論、總結(jié)之后,學生是這樣說的:“秦朝末年,項羽、劉邦爭奪天下。項羽破釜沉舟,擊敗過章邯,打出了聲望,天下人一提項羽,誰都怵三分。劉邦最初是個弱者,沒有項羽兵多將多,謀士也沒有項羽多??墒请S著形勢的發(fā)展,局勢產(chǎn)生了變化,劉邦越來越強大,項羽倒顯得薄弱了。最后,劉邦起用了大將軍韓信,在垓下設(shè)伏,包圍項羽軍,項羽逃至烏江拔劍自刎,臨死的時候他說:‘此天亡我也,非戰(zhàn)之罪。項羽到死也沒明白自己為什么敗了?!?/p>
這時我設(shè)置了問題:“項羽為什么失???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各抒己見,發(fā)言踴躍。后來,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chǔ)上,我與學生合作,用“四個一”共同總結(jié)出項羽失敗的原因。項羽不聽群臣勸解,執(zhí)意出兵,陷入包圍圈,這叫“一意孤行”;到了垓下被困,無法突圍,這叫“一籌莫展”;最后讓虞姬給他斟酒、舞劍、絕唱,這叫“一曲悲歌”;在烏江邊上,沒有退路了,拔劍自刎,這叫“一敗涂地”。這時候,有個學生接著說:“劉邦對群臣說‘要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要論運糧運草,安撫地方,我不如蕭何;要論統(tǒng)兵帶將,疆場戰(zhàn)斗,我不如韓信?!边@時候,我問:“那劉邦怎么還勝利了呢?”學生回答說:“因為劉邦會使用他們?nèi)齻€人?!蔽艺f:“回答得非常好。是啊,不管做什么事,眾人一心,一起努力,肯定會成功的。”
通過這個成語的積累、講解,既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總結(jié)能力,又明白了深刻的道理,還為學習重點篇目《鴻門宴》奠定了基礎(chǔ),可謂是一舉多得。成語短小精悍,它是漢語言文化寶庫中濃縮的精華。恰當?shù)厥褂贸烧Z,可以使語言簡練、深刻、富于表現(xiàn)力。所以積累成語,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好處的。同時,它對自主積累氛圍的逐漸形成也具有“催化劑”的作用。
語文課堂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想在課堂上“隨心所欲”,必須有大量的積累。積累課程資源非一日之功,須不斷努力,不斷積累,才能更好地服務(wù)于教學,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優(yōu)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