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正處于不斷發(fā)展的狀態(tài),對教育的重視度也愈來愈高,從而對教育事業(yè)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與轉變,通過改革來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在所有的教育階段中青春期學生的教育是最為重要的,這個時期是學生確立價值觀念的關鍵時期。教育工作者想要幫助學生在青春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就必須要對青春期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問題有所了解,再針對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法,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青春期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春期的學生屬于少年時期,所謂少年強則國強,由此可見對青春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說亦不可小覷。青春期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提升社會的整體素質和國家的綜合實力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反應出國家的發(fā)展狀況。本文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青春期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應的探討,并總結了相關的教育方法。
一、青春期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青春期學生對自己沒有準確的定位
眾所周知青春期的學生是叛逆的,這個時期的學生剛剛開始接觸社會,極易受社會中各種風氣的影響,導致學生對自身的定位出現偏差。青春期的學生大多都是敏感自負的,往往認為自己的觀念和態(tài)度是正確的,當家長或教師對其行為給予否定時,學生是比較容易反感的。而且青春期的學生有著非常強的自尊心,學生的家庭條件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有些學生的家庭條件一般,當有人提及此事時該類學生就會異常敏感甚至產生自卑的心理。當學生出現這種心理時則會影響學生的自我定位,導致學生自卑敏感進而對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學校應加強對青春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
(二)青春期學生在日常交流與交際中存在問題
青春期的學生大多會進入一個“封閉期”,所謂“封閉期”也就是指學生時常將自己的想法或者觀點封閉在自己的內心,而并不愿意分享給家長或者朋友。學生不會向別人袒露自己的心事同樣的也不會去關心別人,長此以往學生的交流能力以及交際能力就會存在問題,影響著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究其根本還是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不足,沒有將青春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重視起來。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流于形式只是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統(tǒng)一的教學,沒有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導致學生對社交產生恐慌。
(三)青春期學生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
學校對于青春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是單純的傳授教材內容,學生對思想政治的意識被禁錮在教材之中。這個階段的學生不愛社交,所接觸的人除了教師、同學就是家長,所參與的社會活動少之又少,導致很多學生缺乏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青春期的學生剛剛開始接觸社會,對這個社會知之甚少,所以學生對法律的了解不夠,加之教師和家長并沒有傳授學生必要的法律知識,導致學生的法律基礎知識薄弱[2]。所以青春期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和相關的法律意識也是青春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一大問題。
二、加強對青春期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幫助青春期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定位
就目前而言,很多學校并沒有將青春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重視起來,這對青春期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學校應針對這一問題做出相應的轉變。對于青春期學生而言,首要的就是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來認清自身的價值,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應加強思政教育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定位,客觀真實的進行自我評價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革命先輩的事跡讓學生去深刻的體會,體會先輩們的勇敢與信仰,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社會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的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
(二)給予青春期學生正確的幫助
青春期的學生會遇到諸多的問題,在這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幫助和引導,讓學生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比如當學生對某些事情產生錯誤的理解時,教師要做到及時的糾正,在糾正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全盤的否定,青春期的學生非常的敏感,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理解進行分析,然后用委婉的方式來告訴學生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怎樣的。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還充分尊重了學生[3]。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明白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相關的人生哲理,在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能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增強青春期學生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
青春期的學生也會經歷一些挫折,這些挫折有可能是學習上的也與可能是生活上的,有可能是某次的考試失利了有可能是與某位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了,這都是學生所要面臨的挫折。有很多同學在經受挫折后就會一蹶不振,為避免此類現象的發(fā)生教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對學生多一些關懷與幫助,樹立學生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學生內心的真正需求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能夠用自信樂觀的心態(tài)去戰(zhàn)勝生活或學習上的挫折。
三、結語
青春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無論對學生自身還是對社會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學校并沒有將青春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起來,導致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受到影響。想要改善這一現狀就必須要做出相應的策略轉變,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必須要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以及毛澤東思想等重要思想來進行,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定位、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彭志飛.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三重維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
[2]陳陽.論馬克思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對初中生素質教育的啟示[D].東南大學,2017.
[3]李楊琳.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