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要】在初中教學的課程中,地理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不僅關系到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生活能力形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就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說,很多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由于地理的復雜以及抽象,而對其產(chǎn)生恐懼,甚至會對其形成抵觸。因此,作為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需要對這一教學現(xiàn)狀形成關注,并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的情緒進行改觀?;诖耍瑢θ绾卧诔踔械乩斫虒W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地理 興趣教學 案例教學 信息技術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只有學生能夠產(chǎn)生學習興趣,才能夠主動的對知識進行了解接受,并對其進行分析探究,從而強化自身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習能力。因此,在當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對于教師自身來說,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主要的教學任務。初中學習階段,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開始步入青春期,自身的心理以及生理上所形成的變化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較強的叛逆意識,其不僅會對教師的硬性管理形成抵觸,同時也會開始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意識。
一、結合信息技術調(diào)動學生興趣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當前的教學領域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已經(jīng)成為教師們新的一種教學手段。所以,在開展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就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教學任務進行融合。
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與《地球地貌以及河流》相關的知識,倘若只是簡單的為學生介紹書中的圖片,或者將教材中的內(nèi)容通過口述的形式告知學生,那么不僅無法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知識,同時也會引起學生的枯燥性心理。因此,在此過程中,教師們就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應用,通過網(wǎng)絡為學生收集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動態(tài)地為學生展現(xiàn)書中的內(nèi)容,促使學生能夠?qū)ζ湫纬申P注了解,從而有效的強化自己的認識。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珠穆朗瑪峰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了解到地球的原始形貌,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地理素養(yǎng)基礎的形成。
二、結合案例教學調(diào)動學生興趣
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結合案例分析法開展教學,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關鍵性手段。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禁錮,從教學的被動接受者轉化為主動探究者,運用自己所學到的內(nèi)容去對案例進行理解分析,從而調(diào)動自身的主動性以及分析能力,促使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此外,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時候,學生們也能夠?qū)σ粋€個的知識點進行推導,然后對整個的知識體系進行認知。不同于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模式,在案例分析中,學生們能夠有效的加強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分析。
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與《地球人口流失》相關的知識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近幾年的人口動態(tài)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對近幾年的數(shù)據(jù)進行調(diào)查總結,從中找出變化的趨勢特點,促使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敏感性。
三、結合實踐活動調(diào)動學生興趣
在初中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意識到這樣的一種現(xiàn)狀: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傳導式教學模式來說,學生們更喜歡課外的互動性教學活動,所以在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時候,教師們就可以適當?shù)囊龑W生開展一些實踐性的課外活動,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比如,在引導學生對不同的地貌類型進行對比記憶的時候,教師們就可以組織學生前往學校周圍的戶外場景,如公園、河邊以及濕地等等,引導學生對地貌進行實際的考察。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們也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對這些不同的地貌進行點評分析。此外,針對于一些對地理學習產(chǎn)生恐懼心理的學生,也會由于環(huán)境的影響而充滿活力,形成學習主動意識,強化自身的學習效果,從而推動班級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四、結合地圖分析調(diào)動學生興趣
在地理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地圖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是學生開展地理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進行地理信息獲取的主要途徑。在初中地理的教學組成體系中,學生們通常會了解到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比如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地球的經(jīng)緯線、不同地區(qū)的氣候、地貌以及地形等內(nèi)容。倘若單靠教師枯燥的講解,那么學生不僅無法形成學習興趣,同時也無法形成深刻的認知,從而會對自身的學習效果造成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們就應該學會如何將課本中的內(nèi)容與地圖進行結合,通過地圖為學生展示抽象的內(nèi)容,如氣候的成因?qū)Ρ?、地球運動的動畫展示,等等,將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散發(fā)出地理教學的魅力,從而完善學生的學習意識以及學習素養(yǎng)。
五、結合詩詞講解調(diào)動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我國不僅具有遼闊的土地資源,同時也具有豐厚的文化歷史。在我們所學過的古詩詞中,也包括許多與地理相關的知識。比如,在詩句“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中,我們可以分析推導出,該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又比如在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中,我們可以觀看到長江中游的環(huán)境以及景象。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們就可以結合古詩句,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通過詩句分析的形式去了解不同的地理內(nèi)容,使得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去意識到地理的魅力以及美感,加強學生對知識以及國家的熱愛,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文化素養(yǎng)的綜合形成。
六、結合童話故事調(diào)動學生興趣
在我們小的時候,一定都聽過一些神話類的故事,如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造人,等等,這些故事雖然具有較強的神話意味,但同樣也都描述了古代勞動人民們的生活場景,以及當時的自然環(huán)境。在許多神話故事中也都能夠體現(xiàn)出自然與科學之間的關系,如在故事“五仙女制服毒龍”中,我們就能夠了解到與喜馬拉雅山相關的知識。因此,在開展初中地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們都可以將故事與知識進行結合,通過講述故事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對知識的了解興趣,改變傳統(tǒng)的枯燥氛圍,活躍教學情況,從而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七、結合生活情境調(diào)動學生興趣
俗話說,知識來源于生活。地理作為一門與大眾生活具備較強連接性的學科,學生們也能夠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地理。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學習的時候,教師們就可以通過生活化情景的創(chuàng)設,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學習難度,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時,就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生活進行關注,對身邊的自然資源進行調(diào)查。在這一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們也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應該如何進行資源保護,以此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興趣,同時也能夠豐富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推動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地理教學是一門復雜并且比較重要的學科。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地理學習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任務,甚至會有部分學生對此形成較強的抗拒意識。所以,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就不能用傳統(tǒng)守舊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引導,而是需要結合柔性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對地理知識進行了解分析,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蒲永利.初中地理興趣教學初探[J].華夏教師,2017,(23):60.
[2]李燕燕.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讀與寫,2015,(09):150.
[3]王榮輝.淺談初中地理興趣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58.
[4]孫曉俠.淺談初中地理課堂中的興趣教學[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3,(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