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摘 要】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起到奠基性的作用。閱讀能力的提高也不僅僅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而是學生今后進行各方面學習的必備能力。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決定了其研究的必要性,通過對小學生閱讀教學的研究,我們應當找出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方法,切實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對策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強化,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挖掘?qū)W生的閱讀潛能,全面開發(fā)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理解水平。本文圍繞著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展開論述。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意義
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意義首先體現(xiàn)在對語文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的提高。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閱讀對于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知識攝取能力、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等諸多技能,是小學生提升個人素質(zhì)的好幫手。此外,加強小學生的閱讀訓練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在閱讀中,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結(jié)晶,作者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學生可以通過文字,來和作者進行精神上的交流,從而使心靈得到充實,提升小學生的精神境界,有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對策
(一)夯實語文基礎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應當注重對學生字詞句等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閱讀是詞,是句,是段落,是長篇大論,這些都是以字詞句為基礎來構(gòu)建的,因此,若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的訓練。比如,在小學語文《山中訪友》這篇文章中,作者思路清奇,文風優(yōu)美,想象力豐富,風格雋永,娓娓道來,是一篇優(yōu)質(zhì)的寫景文。學生閱讀和學習這樣的文章,毫無疑問會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也能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但是,寫景文章中大多數(shù)用詞較難,其中不乏有很多生僻字和學生從未接觸過的句式和詞語。這些字詞句對于文章整體來說,可能含有重要的隱藏價值,需要讀者去發(fā)掘,才能更好的體會文意[1]。因此,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在教學中滲透字詞句的訓練。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略讀全文,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中心思想,找出其中不認識的字詞句,并且讓學生通過自己查字典或者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的方式,將這些生僻的字詞學會并掌握。之后再帶著這些新學到的字詞句對文章進行進一步閱讀,這一遍閱讀教師可以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在學習時具有一定的目標感,帶目標將文章閱讀通順,只有打好了字詞句的基礎,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進行下一步的閱讀學習。
(二)合理的控制閱讀速度
對閱讀篇目的準確理解和把閱讀速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nèi)是并不矛盾的兩個概念。閱讀既要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也要注重提高閱讀效率,提升閱讀速度,換句話說,閱讀就是要在準確理解的前提下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將來的各種大型考試的時間更是有限的,當學生走出小學階段去面對人生中更多的學習任務時,學會合理的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會使他們終生受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采用設置練習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的時間觀念[2]。比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當中,教師可以事先規(guī)定閱讀時間不超過30分鐘,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學生必須完成閱讀后的題目。比如教師可以根據(jù)時間線索,設置以下練習題:作者一共回憶了幾件往事?請分別概括出來;文章中哪些線索體現(xiàn)了父親對作者的關愛?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本文屬于什么類型的文章?本文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哪些技巧?這樣帶著任務去閱讀,又有時間的把控,學生在文章的閱讀中就有了目標感和任務感,在不知不覺中加快閱讀速度,掌握解題的技巧,發(fā)現(xiàn)題目中的共同點,也有利于對文章本身的學習和領悟,對于那些閱讀速度顯著較慢(一般采用低于70%的標準)的學生,教師應當及時提醒,找出限制其閱讀速度的原因,對癥解決問題。從總體上來說,提高閱讀速度的技巧有總覽全文法和跳讀法等幾種,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方中在合適的時間傳授給學生。
(三)跳出課堂,開拓課外閱讀之路
語文閱讀教學,僅僅憑借課內(nèi)的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能力的提升,還需要積極打開課外閱讀的渠道。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課外閱讀篇目,將課內(nèi)知識和課外閱讀相結(jié)合,在拓寬學生閱讀視野的同時也能夠復習課本所學的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在選材上,要選擇適合小學生年齡段和認知能力的課外閱讀篇目。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語文知識時,往往文中會涉及到一些學生不熟悉的課外常識和字句,這就需要對學生的課外知識進行補充。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閱讀課文中提及的課外閱讀材料,使學生將課文的學習與課外閱讀結(jié)合起來。教師還可以在班級空地放一些書架,做成“圖書角”,鼓勵學生把好的課外書籍放在這里,以便全班同學分享;不定期舉辦各種閱讀主題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的閱讀知識在活動中積極分享,開展一些知識問答競賽,檢測學生的閱讀成果。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重視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以多種方式加強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繼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宗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策略的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4.
[2]王玉良.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