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又是一年畢業(yè)季。駐足季節(jié)的轉(zhuǎn)口,我這個半畝花田的“園丁”,也像田野里的農(nóng)夫一樣,期盼一季的收成,細數(shù)我和孩子們在一起讀書寫作的日子,給時光一個淺淺的回眸。
最是書香能致遠
一縷陽光喧鬧在教室的窗臺。低頭,《人間詞話》書香淡淡溢滿懷;抬頭,一縷笑意在心頭,和孩子們一起讀書寫作的情景猶如一波波漣漪徐徐漾開。
一場花事,一個春天;一樹繁花,一群少年;一個回眸,一季流年。在“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蔥蘢之夏,和2011級的那群孩子們一起進行完我們自己開發(fā)的“梅蘭竹菊”“荷花”“二十四孝”的課程,同時,整理出版了2016—2017學(xué)年度的班級師生家長共寫的隨筆《“新”心相印,春暖花開》。然后,讀完泰戈爾的《新月集》《飛鳥集》,畢業(yè)典禮,我把他們送出了三小校園的大門。那群童稚的孩童,六年的時光,長成了小樹般茁壯的少年。
九月的暖陽里,我又迎來了2013級八班的這群花兒和少年。開始了我又一輪的播種和耕耘。那些日子是舒朗的,藍天白云分外明媚。喜歡聽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那聲音從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傳出來,像一縷縷春風(fēng),染綠了荒原,開滿了五彩繽紛的花兒。喜歡看孩子讀書時忘我的神態(tài),小臉蛋上泛著淡淡的紅暈,眼睛里射出熱切的光芒。我知道那是真善美內(nèi)化的溫柔之光。于是,我沉浸其中,慢慢地讀、細細地品,讀書,品人,日子過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
菊花黃黃,丹桂飄香的十月,孩子們和家長一起成立了“書香少年讀書會”和“家長讀書沙龍”。會員十天一本書,一本一匯報,雷打不動。即使面臨期末大考,我也沒有打亂孩子們讀書的節(jié)奏。
家長一月一匯報,書目皆由我推薦。目前為止,除了學(xué)校要求的必讀書目之外,我班讀書會還讀了《青銅葵花》《小王子》《蘇菲的世界》《手絹上的花田》《九月的冰河》和《王子與貧兒》等十幾本書。
每天晨誦前和午讀二十分鐘,孩子們都快速拿出推薦的好書,一頭扎進文字的海洋。我悄悄抬起頭,從眼鏡的邊緣窺探孩子們的狀態(tài):有的雙手捧書,目光專注;有的托著腮幫,若有所思;有的雙唇蠕動,如有所語;有的打開讀書筆記,筆尖飛舞……那專注的神情、明凈的眸子,如一汪清澈的溪水,動人心魄。時間在那一刻仿佛停止了,我們師生都沉浸在醉人的油墨芳香里。
由于讀書,孩子們的智慧多了一份靈動,多了一份活躍……我們師生原先的浮躁漸為淡定,內(nèi)心如水般澄凈。我知道,那是書籍的力量改變了我們。
日子如潺潺的河水,靜靜地向前流淌,平靜的生活里蕩漾著一種波瀾不驚的美好。我和孩子們沉浸在讀書的世界里,物我兩忘——春夏秋冬,風(fēng)花雪月,清風(fēng)流水,小橋人家。當(dāng)孩子們吟出唐詩里如水的月光,誦出宋詞中輕柔的細雨,我便擁有了萬紫千紅的春天,也擁有了唯美詩意的冬雪。
種桃種李種春風(fēng)
我經(jīng)常和同事們開玩笑,我的半畝花田里只種兩種莊稼:讀書和寫作。因為我感覺閱讀是在別人的故事里行走,是一種間接體驗。而觀察、觸摸、感受是直接體驗,兩者結(jié)合,才是寫作的源頭活水。
在別人眼里,我最大的特點是“多愁善感”,會為一朵春花驚喜,也會因一輪秋月傷悲。
我非常崇尚“感動是一種養(yǎng)分”這句哲言,也總是固執(zhí)的認為,語文老師是多么需要這種養(yǎng)分,因為那是滋養(yǎng)心靈的養(yǎng)分?。∷龝鼓愕男撵`敏感而靈動,她能給你智慧和激情。
我們的學(xué)校是一所花園式校園,四季景色如畫。春來時,我會帶他們?nèi)ビ|摸“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夏日里,去感受薔薇的“不搖香已亂,無風(fēng)花自飛”。秋天,我們一起在葡萄架下觀察,葡萄像結(jié)成串的露珠,晶瑩剔透,那紫瑩瑩的光挑逗著陽光。冬天的操場上,我會和他們堆雪人、打雪仗,用舌尖去感受雪花的溫度和甜香。我也會帶領(lǐng)他們在冬紅果果樹下,去感受生命的律動和倔強。然后,我為他們做下水文,一起書寫歲月的篇章。
一個好的語文老師,只有自己能寫好文章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將這本事傳給學(xué)生,指導(dǎo)學(xué)生寫出好文章。時常,學(xué)生修改好的優(yōu)秀作文,我們會在班上共同交流。講評課上,我和學(xué)生一起欣賞優(yōu)秀作文,我們像品一道味道鮮美醇香濃郁的湯那樣,琢磨一處特殊的標(biāo)點,推敲一個驚艷的詞語,品讀一句經(jīng)典的句子,賞析一段流暢的文字。
在交流中學(xué)生就慢慢明白,真情的走心的表達方式可以是多樣的,小細節(jié)往往更能表現(xiàn)大主題。我自己的文章網(wǎng)絡(luò)上時有發(fā)表,我也把學(xué)生的作文投稿到校報或報社。當(dāng)學(xué)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那種成就感會激勵他們繼續(xù)寫好作文。
在寫作的路上,我們都是探索者,一直摸索著前進,不斷地沉淀。在作文教學(xué)的路上,我們又是播種者,在學(xué)生的心上種桃種李種春風(fēng)。我期待著這些沉淀會變成豐富的財富,成為學(xué)生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我期待著播下的這些寫作的種子,會發(fā)芽、開花、結(jié)出美麗的果實,不僅是在各類考試的試卷上,更是在他們的人生中!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幸福那畔行
自從2014年的春天,與新教育邂逅,三年來和孩子們一起“締造完美教室”“聆聽窗外聲音”“晨誦午讀暮省”“師生共寫隨筆”……搜資料、編教材、寫感悟……忙的不亦樂乎!讀書寫作之幸福,猶如品茗茶、彈素琴、得雅致、亦可抒情懷,我是幸福的。或許是性格使然,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不愛串門,不愛逛街,不愛與人高談闊論。故生活中的朋友并不很多,可以敞開心扉傾訴與傾聽的,更是寥寥無幾。然而,因為新教育,我和孩子們一起讀書寫作、看花賞月,我并沒有感到孤獨,人是孤單的抑或寂寞的,心卻是豐富充實的。伴隨著我的是職業(yè)幸福的花開一路。
一摞摞厚厚的日記本、讀書筆記,還有和孩子們共寫的一本本隨筆……一直塵封素裹著,等老了,翻開看看,無論悲喜甘苦,都是清晰的心路歷程。攜一縷書韻,編制文字的墨香。相信歲月的琴弦,在有新教育相伴的每個季節(jié),每個日子,都會有美好的彈唱,永遠有寫不盡的精彩。
“桃源至今不可得”,只有“自種桃花于門前”。只要給我一個班級,一群孩子,我就會“半畝花田一個夢,種桃種李種春風(fēng)”,在世界之外,在時間之中,任歲月蹁躚,無問西東。
慢慢抬頭,從書中向窗外投去一瞥。窗外,陽光依舊;室內(nèi),書香依濃。給時光一個淺淺的回眸,內(nèi)心柔軟的能揉出溫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