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琴
【摘 要】目的:探討康復護理結合針灸理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共選擇9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資料,均為本院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間收治,隨機分組各47例,對照組行針灸理療,觀察組增加康復護理干預,評價兩組療效及疼痛緩解效果。結果: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8.72%,觀察組為95.75%,比較差異顯著,P<0.05;干預前,兩組疼痛程度較高,且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d、30d兩組程度持續(xù)減輕,觀察組同時間段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腰椎間盤突出癥針灸理療期間加強康復護理干預可快速緩解疼痛,消除不適感,提高生活能力,獲得良好療效,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康復護理;針灸理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在中老年群體發(fā)病率較高,并逐漸趨向年輕化,與人們工作習慣密切相關[1]。臨床認為髓核、纖維環(huán)等退行性改變,若受到外力因素作用導致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并對相鄰脊神經(jīng)根產(chǎn)生刺激或壓迫,易引起疼痛、雙下肢麻木等癥狀[2]。隨著我國醫(yī)療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如今臨床加強中醫(yī)護理技術的應用,其中針灸理療方案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腰椎間盤壓力和促進腰椎功能恢復的作用。為進一步保證療效,需重視康復護理干預實施,依據(jù)治療方案,患者疾病特征展開,確保盡早緩解癥狀,改善腰椎功能。為此,本次研究對康復護理結合針灸理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共選擇9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資料,均為本院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間收治,隨機分組各47例,滿足《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相關診斷標準。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齡22歲至60歲,平均年齡(47.41±2.82)歲,病程1年至8年,平均(3.74±0.74)年;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齡22歲至61歲,平均年齡(47.25±2.98)歲,病程1年至8年,平均(3.78±0.72)年;排除精神不正常及無自主行為能力患者等。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取腰部夾脊穴、膀胱經(jīng)腧穴為主,具體選穴:雙側腎俞、大腸腧、阿是穴、委中等治療,選擇一次性無菌針行夾持進針法垂直進針,實施提插捻轉(zhuǎn)法,待明顯酸麻脹感,得氣后留針20—30分鐘,拔針,每次10穴,每日一次;再配合拔罐療法以加強舒經(jīng)通絡止痛之功,取太陽經(jīng)和少陽經(jīng),每次10罐,隔日一次,每次留罐15分鐘,15天一療程,連續(xù)治療1—2療程。
1.2.2 觀察組 在上述針灸理療基礎上,增加康復護理,如下:①心理干預,腰痛及活動功能受限對患者身心造成嚴重打擊,病人極易悲觀生愁,需重視對患者心理特征評估,了解其對疾病及治療知識掌握情況,針對性開展心理疏導,糾正其錯誤認知,給予鼓勵和安撫,并開展系統(tǒng)性健康教育,確保提高治療依從性。②臥硬板床,早期以床上活動指導為主,先行被動運動,明確患者承受度,先輕后重循序漸進,進行小幅度脊柱旋轉(zhuǎn)、背屈、側屈等運動指導,逐漸增加運動幅度;側臥時指導患者將腿抬高維持直角,雙側交替訓練;平臥位時利用小腿力量拱起身體其他部位。③下床活動指導,患者下床活動進行下蹲、站立等連續(xù)動作指導,鍛煉脊柱周圍肌肉彈性及小關節(jié)靈活性;指導患者進行慢走、快走交替鍛煉,協(xié)調(diào)下肢運動;。
1.3 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療效:顯效為疼痛消失,腰部功能正常,活動無不適;有效為疼痛減輕,腰部功能基本正常,但若活動時間長易引起不適;無效為疼痛、腰部功能無明顯改善。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結合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測定干預前、干預10d、干預30d疼痛程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評價
分析表1可知,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8.72%,觀察組為95.75%,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
分析表2可知,干預前,兩組疼痛程度較高,且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d、30d兩組程度持續(xù)減輕,觀察組同時間段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作為臨床常見疾病,對其的治療備受臨床重視。如今中醫(yī)針灸理療應用普遍,可起到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和氣血、止痛化瘀功效,利于緩解肌肉痙攣,具有較高的治療價值。而且針灸還可經(jīng)細胞信號傳導,神經(jīng)反射條件促進細胞組織修復,緩解疼痛。針灸理療效果較好,而為促使患者腰椎功能盡快恢復,還需重視康復護理方案的實施,指導患者進行床上運動、下床活動等,鍛煉腰部肌肉活動功能,改善腰椎部血液循環(huán)??祻妥o理可增強患者韌帶力量,糾正小關節(jié)紊亂,維持脊柱穩(wěn)定性。在針灸理療基礎上落實康復護理干預可增強腰椎功能恢復效果,而且康復護理加強護患溝通,提高患者依從性,護理價值較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8.72%,觀察組為95.75%,比較差異顯著,P<0.05;干預前,兩組疼痛程度較高,且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d、30d兩組程度持續(xù)減輕,觀察組同時間段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開展針灸理療聯(lián)合康復護理干預對促進疼痛程度緩解,改善腰椎功能有積極作用,促使患者盡早恢復正常生活能力,治療及護理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針灸理療及康復護理服務具有較高價值,是促使患者盡早康復的有效措施,尤其可快速緩解疼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天良,練子榮,陳博來,等.針灸治療經(jīng)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殘余癥狀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9,40(08):1138-1140.
[2] 劉巧蘭,閔少雄,何冰,等.核心肌群訓練聯(lián)合康復護理促進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術后康復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9,18(03):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