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成
摘 要:本文研究的是旋轉條件下接收機接收到的GPS衛(wèi)星信號,并對接收機天線的方向圖做了初步的研究。選取非全向單天線,研究其旋轉時接收到的GPS衛(wèi)星L1頻段射頻信號。
關鍵詞:旋轉條件;衛(wèi)星導航
非全向天線是相對于全向天線而言的,其特點是天線的輻射增益在特定方向上達到最大,不難想象,在非全向天線旋轉過程中,接收到的GPS衛(wèi)星導航信號幅值必然會隨著天線增益方向圖的變化而相應變化,這種變化主要反映在天線方向圖法向與衛(wèi)星到天線的入射信號的夾角在不斷的變化,即彈體在飛行過程中,其俯仰角和模滾角相對衛(wèi)星信號入射方向的變化。同時,由彈體自旋在產生的在入射方向上相對衛(wèi)星的速度變化,勢必也會引起接收到的信號中額外的增加了旋轉產生的多普勒頻率,進而對信號相位也產生影響。所以,綜合看來,在彈體旋轉過程中,由單個非全向天線接收到的GPS信號在幅值、多普勒、載波相位、碼相位等幾個方面都將產生變化。
1 旋轉對多普勒及相位的影響
要研究彈體旋轉產生的多普勒,要從多普勒的基本表達式入手,式(1)為多普勒的表達式
式中υr 為彈載接收機天線旋轉線速度在衛(wèi)星與天線連線上的速度分量。f是信號原頻率。c為光速。推廣到一般情況,彈體的旋轉速度為ω(τ),那么旋轉角度為,則一般情形的多普勒為:
式中fL1為L1載波頻率,fC/A為C/A碼頻率。r為天線偏離旋轉軸的距
離,忽略天線厚度,即彈體半徑。
由上兩式已求得多普勒,積分可得旋轉引起的載波相位和碼相位變化,
φs(t)為旋轉引起的瞬時載波相位,φs為旋轉引起的瞬時碼相位。由以上四式可知,旋轉產生的多普勒及相位與天線偏離旋轉軸的距離,衛(wèi)星信號入射的角度,載波頻率、碼頻率有關。轉速、旋轉載體的半徑、載波頻率、碼頻率越高,多普勒越大。
2 旋轉對接收信號載波幅度的影響
GPS信號為右旋圓極化波[1],根據(jù)電磁波傳播理論,可以將GPS信號的電場強度分解為與其入射方向垂直的兩個正交分量。GPS信號在天線表面產生感應電動勢,形成天線內部傳輸?shù)碾娏骰螂妷?,此電流或電壓的大小就反應了所接收的電磁波的幅值,所以在入射信號與天線法線的夾角在不斷變化時,入射電磁波在天線表面的投影也在不斷的變化,二者呈余弦變化關系,那么所接收到的信號的幅值也就產生了類似余弦的變化規(guī)律。
天線增益與天線方向圖有密切的關系[2],方向圖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增益與天線方向圖函數(shù)的關系可表達為式:
式中θ,φ的定義如圖所示。Ae是天線有效接收面積,在工程上表示接收天線對信號的接收能力,即實際反應到信號上的增益幅度。G為接收天線的增益,f(θ,φ)為方向圖歸一化函數(shù)。由此式可直觀的了解,當入射的GPS信號垂直于天線表面上,接收到的信號能量為最大值。隨著天線的旋轉,接收到的信號能量變小。共形天線的方向圖要比平面天線的天線方向圖要好一些,也適用于彈體流線形設計,所以要模擬共形微帶天線的方向圖函數(shù)。通過對天線方向圖原理和微帶天線方向圖的研究,我們可大致用余弦函數(shù)來模擬信號幅值隨入射角的變化,用指數(shù)衰減函數(shù)來模擬天線被遮擋時電磁波繞射產生的信號衰減。
由于天線與彈體固聯(lián),所以ox軸與彈體縱軸,即自旋旋轉軸平行。Ψ為入射信號與天線坐標系oy軸的夾角,Ω為入射信號在天線表面的投影與彈體旋轉軸的夾角。由彈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知,的取值范圍為0~,的取值范圍為0~2。
由此,天線的增益即可表示為和的函數(shù):
由于彈體旋轉在短時間內的變化不大,為定值,由衛(wèi)星與天線坐標系的幾何關系可推得
設GPS直達信號的幅度為A0,則天線接收到的信號幅度為
由于在旋轉過程中保持不變,為定值,那么就可寫作;真實的天線方向圖很難用解析式表達出來,這里為了體現(xiàn)出信號幅度隨時間的變化,假設
3 結束語
本文選取的是非全向單天線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旋轉時接收到的GPS衛(wèi)星L1頻段射頻信號。而精確的天線方向圖很難以解析的形式給出,且在非全向天線旋轉過程中,彈體對天線存在遮擋,這就需要對電磁波的傳播特點深入的研究,以期用曲線擬合的方式構造出天線方向圖函數(shù)。
參考文獻
[1]魯郁.北斗/GPS雙模軟件接收機原理與實現(xiàn)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6.39-47.
[2]Kraus,J.D著,章文勛譯.天線[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