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慧
英語是表達與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維與創(chuàng)造的工具。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過分傾向于語言技能及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導致大部分學生一走出課堂,就“啞口無言”,不知道如何用英語去交流、去溝通,更談不上用英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么,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促進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呢?閱讀是知識教學的窗口,是培養(yǎng)學生預(yù)測、分析、推斷、質(zhì)疑、創(chuàng)新等思維能力的重要渠道,而故事則是學生最喜歡的閱讀資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學生感興趣的英語故事,如教材中的語篇故事、充滿趣味的繪本讀物、動畫故事等,在故事中精心挖掘可以激發(fā)學生想象能力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真實飽滿的課堂情境,幫助學生形成英語思維。
一、挖掘疑問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學起于疑。心中有問號,才能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深入故事、解答疑惑、探尋答案,這對于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有重要作用。在故事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深度研讀故事,在教學之前,挖掘故事的疑問點,抓準學生感興趣、容易產(chǎn)生疑問的地方,設(shè)置閱讀的懸念,以懸念、疑問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疑點,并提出問題,以問題拓展學生思維。
如在教學譯林版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中的story time時,筆者就抓住了文中最后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人們的神情:What did the people say?What did the boy say?在這兩個問題的驅(qū)動下,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發(fā)了,他們圍繞這兩個問題,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大膽地分享自己的獨特見解。在這樣的猜測中,學生再反過頭來,探究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一幕,以逆向思維的形式,激發(fā)閱讀興趣。在語篇故事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故事的疑點,以疑點倒推故事,激發(fā)學生心中的好奇,并為學生指明閱讀的方向,讓他們帶著具體的問題去探究故事內(nèi)容。這樣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抓住“讀”的先機,化被動讀為主動探索。
二、挖掘趣味點,引導學生品味語言
故事最吸引學生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趣味性,這樣的趣味性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在故事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故事的趣味點,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恰到好處的語言及肢體動作、體驗式情境扮演等,幫助學生理解故事的趣味點,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朗讀或扮演中品味語言的魅力。
如在教學繪本故事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時,筆者利用繪本故事中各種各樣的動物,與學生進行對話: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Yes,a kangaroo has a mother. Just like you and me.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創(chuàng)設(shè)了At the zoo的語言情境,以“走進動物園”的形式,引導學生跟隨老師的步伐,一起參觀動物園,并對動物進行提問。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把閱讀放在具體的故事語境中,把閱讀變成了趣味的師生對話,讓閱讀變成充滿趣味的生活體驗。當學生置身于動物園語境時,他們的情緒一下子就被帶動起來,在這個簡單、充滿韻律的對話中,他們仿佛跟這些動物進行了一次心靈的對話。這樣充分發(fā)揮了繪本的語言優(yōu)勢,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英語交流的趣味。
三、挖掘生成點,推動學生語言實踐
語言是在實踐中生成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故事語境的作用,以具體、真實、飽滿的故事語境,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故事插圖的作用,以形象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多元思維,以生動、具體、形象的繪本,打開學生想象的大門。同時,教師還要善于抓住學生學習的生成點,抓住討論的時機,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如在教學譯林版五年級上冊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這一單元時,筆者為學生帶來了趣味化的繪本故事Hamster School Bus。在這個繪本故事的閱讀教學中,筆者首先以繪本中神奇的新型校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繪本小動畫吸引學生眼球,并以Do you like this school bus? Why?這個話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當學生思維達到高潮時,筆者引導學生以歌謠創(chuàng)編的形式,改編On the wheels這首歌謠,把閱讀的過程變成輕松的歌謠改編及說唱過程,實現(xiàn)在生成中閱讀,在閱讀中實踐。在閱讀的設(shè)計中,教師要善于抓住生成點,在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候嵌入實踐活動,以任務(wù)驅(qū)動閱讀,讓學生不知不覺就進入情境之中,這樣一來,語言的生成性實踐也就水到渠成了。
總之,語言與思維是交融并進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喜愛的故事,以故事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活力,引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及好奇心,并以故事為契機,開展多元立體的語言活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豐富學生閱讀體驗的同時,開拓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一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