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娜娜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個基本點,要想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達成語文教學目標,把閱讀和寫作聯(lián)系起來進行教學是有必要的。
一、將寫作教學有效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去
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將寫作教學有效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去,促進讀寫一體化。教師應當優(yōu)化閱讀教學設計。教師在講解課文時,應當分別從閱讀和寫作兩個角度出發(fā)進行講解,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另外,教師應當為學生講解課文的行篇布局、情感表達和遣詞用句,指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指導學生實現(xiàn)學習正遷移。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和問題情境,有效進行課堂提問,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帶領學生探索課文的寫作背景、思想情感和表達意義,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將閱讀經(jīng)驗轉化為寫作素材,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二、將閱讀教學有效滲透到寫作教學中去
教師要有效實施讀寫一體化教學,就應當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互滲透,促進學生讀寫能力共同發(fā)展和進步。教師應當根據(jù)寫作命題,選擇合適的課文或優(yōu)秀文章,采用先寫后讀法或先讀后寫法,展開寫作教學活動。其中,先寫后讀法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先寫出作文,將寫作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再帶著這些問題閱讀相關文章,從優(yōu)秀范文中學習寫作技巧,探索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先讀后寫法則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先閱讀優(yōu)秀范文,學習范文中的寫作手法和行篇布局。將閱讀經(jīng)驗有效轉化為寫作技巧,再進行寫作。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與作文主題相關的議論文、散文、記敘文等多個種類的范文,引導學生從中學習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比較閱讀法
閱讀應該是探究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充滿了質疑、思考、探究和發(fā)現(xiàn)。要達到這樣的閱讀效果,比較閱讀是一種行之有效,不可或缺的閱讀方法。比較既是人們認識、鑒別事物的一種有效途徑,又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思想內(nèi)容、體味文章表達之妙的好方法比較閱讀,是把內(nèi)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lián)系的作品進行比較,有分析的進行閱讀。學生通過閱讀、分析、研究,辨析其異同,尋找出比較對象在內(nèi)容和形式等方面的相似點和不同點,以及形成這些異同的原因,從而獲得對作品的深入認識。
四、語言感悟法
語言有文采是作文的一個亮點,我們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精選的語言精品。在課文中要教會學生感悟語言,模仿語言,從而在自己的文章中很好地運用語言。
語言的感悟運用到作文中,就需要模仿,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于學習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培養(yǎng)好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
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寫作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和寫作,在實現(xiàn)閱讀經(jīng)驗和寫作經(jīng)驗之間的相互轉化,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寫作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