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麗
一、在想象中尋覓寫作的快樂
要在常用的作文素材上多一些想象。作文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真的體驗和美的創(chuàng)造過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高揚“抒寫自我風采”的旗幟,并引導學生關照自我心靈,讓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一)讓想象豐富作文的情感
真情是文章主旨的凝聚點,結構的鏈接點,表達的生長點。真情是文章的靈魂,捧給讀者的是一顆真誠火熱的心,就會達到撼人心魄的美學力量。但學生的真實體驗是有限的,完全可以借助豐富的想象敞開心扉,把心靈里至真至純的東西開采出來,從生活的平凡小事中生發(fā)開掘出異乎尋常的底蘊來。
(二)讓想象使思想自由飛翔
“關注現(xiàn)實”“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自我”已成為中考作文題的主旋律。這就要求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平實的學習、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生活,主動參與體驗。成年人有生命的感受和視角,孩子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也有他們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這種認識往往不同于成人的體驗,那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理解和孩子的感受。同是觀察一件事物,成人觀察時,我們是站在成人的高度,再加上自己的閱歷與理解,而孩子們觀察時,則站在孩子獨有的高度來看待來理解這些事物的,自然會看到與成人不一樣的地方。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從自己的視角去觀察真實的世界,讓學生盡情體驗生活之美,心情之美。
二、別具魅力,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想象讓語言靈動
學生作文的語言缺乏靈動,除了學生年齡小,思想不成熟,對事物沒有統(tǒng)一的看法外,還有就是想象的缺失限制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一篇作文的素材再好,想法再新穎獨特,最終也需要用語言來表達。很多學生積累的語言素材也不少,但當需要在作文時運用時,卻將所學拋之腦后,不知所云。這就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自由的作文空間,打開束縛他們思想的枷鎖,讓他們的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行云流水的思維流動中說自己想說的,寫自己想寫的,自然也會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感覺了。這就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有想象才有創(chuàng)造。
(二)想象要在“規(guī)范”中完美
1.想象不是空想。
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要善于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打破陳規(guī),沖破束縛,擴展思維空間,通過思考善于去想別人所未想、求別人所未求、做別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終不斷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科研工作者從事每一項研究時都要力求創(chuàng)新。發(fā)揮想象力并不是憑空臆想,而是必須建立在尊重客觀實際的基礎上。
2.想象需要健康。
學生作文實際上是個性寫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或含蓄或活潑或急躁,反映在作文中,或細膩或粗獷或內(nèi)斂,這是自然性格的流露。同時在生活中有著數(shù)不盡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是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情實感,自有真切、動人之處,寫出學生自有的朝氣和希望。
依據(j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引導學生走進多彩生活空間,積極指導學生上圖書館或上網(wǎng)閱覽,開闊視野,不但開放空間,還注意拓展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設民主化、立體化的思維場景和和諧的思辨氛圍,放開學生手腳,張揚學生個性,拓寬寫作空間,寫出新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