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教學有效、高效地開展有助于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專業(yè)學習及學術研究能力,直接關系到中外合作辦學的成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基于中外合作辦學實踐與探索,分析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工科類專業(yè)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和改革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 大學英語教學? 語言能力
Exploring the?College?English?Teaching?Reform
for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Engineering?Curriculum?
Chen Yu
Abstract:Th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project running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teaching targets as well as the reform measures were provid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language competence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2017年度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3+1”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工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項目編號:2017-139)
中圖分類號:G648.4
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一種新的辦學形式,是教育改革開放的重大碩果,是促進我國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橋梁。學生英語能力是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方面,是未來從事涉外專業(yè)工作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引擎。英語教學有效、高效地開展有助于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專業(yè)學習及學術研究能力,直接關系到中外合作辦學的成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F(xiàn)階段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正面臨一系列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師資與學生、教學資源等困境與難題【1~3】,亟待解決。
一、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還是為出國深造培養(yǎng)托福或雅思考試達人,還是秉承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實施教學,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不明確。很多項目還停留在工具層面的英語教學,離跨文化溝通、理解和交際的目標差距較大,忽視中國元素、專業(yè)元素與學術元素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文化和專業(yè)領域患上“失語癥”。其次,學生基礎較差,語言學習薄弱。在招生過程中,對英語科目成績和英語水平?jīng)]有特別要求,大多數(shù)學生高考成績比同批次錄取的普通專業(yè)學生成績低,英語基礎差,水平參差不齊,學習方法不當,自學能力不足。第三,課程設置不科學。對專業(yè)課的重視程度遠高于語言類課程,沒有給予英語課程過多的空間,語言類課程設置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系統(tǒng)性與針對性,英語課程教材、設備資源、學時學分設置、考核方式出現(xiàn)國內和國外銜接的斷層情況。第四,教學模式單一,考評方式流于形式。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需顧及學生的英語基礎及學校對學生英語水平的各項考核標準,往往側重對書本知識的掌握,造成英語教學以灌輸式、被動式的單向模式為主,學生在課堂中很難完成主動性學習,而教學評價目標側重于“應試”而忽視了“應用”,無法真實完全反映實際情況。最后,教學平臺與資源沒有高效地整合利用。學生不再滿足于紙質書籍帶來的愉悅感和知識的獲得感,將目光轉向了隨時隨地能把玩的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多維度英語學習模式亟需更豐富的基于互聯(lián)技術教學平臺與資源的建設【4】。
二、工科類專業(yè)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改革
基于我校與美國田納西大學查塔努加分校聯(lián)合舉辦土木工程專業(yè)本科教育項目、與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聯(lián)合舉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教育項目辦學實實踐,本文探索工科類專業(yè)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與途徑。
(一)明確英語能力培養(yǎng)目標
英語教學有兩種不同的目的,一是達到和“說母語的人”相同知識和水平;二是成為一個成功的“第二語言使用者”。國內高校學生已學習英語多年,成為多語言使用者,但失去了成為一個英語母語者的機會。將成為一個“說母語的人”作為英語課堂的教學目標不恰當而幫助學生成為成功的“第二語言使用者”,貼合國內高校英語教學的實情。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目標應有四個層次: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含聽、說、讀、寫等主要方面,強調具有較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二是以英語作為教學和交流語言,順利接受外方引進課程并達到既定教學效果與目的;三是為幫助出國深造學生達到國外相關英語入學水平要求;四是為畢業(yè)生具備以英語作為專業(yè)、學術交流語言和職業(yè)工作語言的能力奠定基礎??梢?,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yǎng)對語言的要求與普通本科生不同,也區(qū)別于英語專業(yè)學生,其根本目的是成為一個在所學專業(yè)相關領域的合格英語使用者。應出臺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指導性意見,加強對其英語教學的規(guī)范,確保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有綱可依。
(二)引入分級式教學
目前我國中外合作辦學中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主要分為四種:全外型,混合型,依托型,過渡型等。鑒于前文分析的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狀況,無論采取上述哪種教學模式,均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應將英語教學根據(jù)學生能力設置為“初級”、“中級”、“高級”三種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入學英語測試成績,根據(jù)英語實際能力將學生分班教學。英語分級教學避免英語基礎不同的學生在同一個班級上課的情況,方便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情況實時調整教學計劃,有針對性的教學方能真正起到效果,滿足不同基礎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要求。同時,分級式教學滿足語言類教學盡量采用小班制的前提,學生可根據(jù)自身的興趣與實力插班學習,彈性更大,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芎涂臻g更大,且可以在大二、大三期間開設托福和雅思沖刺班,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幫助,很好地解決不同學生群體的不同教學要求。
(三)加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師資建設
英語教學者需要熟悉中外文化、政治、傳統(tǒng)、歷史等基本常識,以及中西方思維方式的異同,能夠與外方教師、專業(yè)課教師充分溝通,融合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內容和方式。因此,需要培育一支語言能力突出、專業(yè)知識扎實、國際化視野寬廣,熟悉、認同中外教育理念、教學經(jīng)驗豐富,具有一定的海外教育或交流背景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在中外合作辦學中,合理運用中方及外方教師,可極大提高培養(yǎng)方案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連貫性及完成度。外方教師有著得天獨厚的語言優(yōu)勢和熟練的語言使用技巧,而中方教師本身有著“二語習得者”的語言學習經(jīng)驗,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靈活地調整教學目標。如果中方教師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安排外教進行英美文化、英語視聽說等教程,雙方教師相互穿插進行教學,實現(xiàn)互通有無,相互借鑒,提升教學水平,保持教學目標的統(tǒng)一,增強授課的連貫性,更有利于學生英語能力提升。
(四)通識性英語教學與學術英語教學并軌
外語教學是培養(yǎng)素養(yǎng)的手段,最終應該回歸到對人的教育,而不是流于語言技能的養(yǎng)成上,借助語言開展通識教育方能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工科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應給予通識類課程一席之地,并占有較大的份額,由英語作為知識傳播的載體,對中外合作辦學而言,更具現(xiàn)實意義。對工科類專業(yè)的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應開設學術英語課程,采用學科知識與語言技能相融合的學術英語教學模式,既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思維與學術研究能力,又能保證學生在學習和鞏固專業(yè)知識的同時,熟練掌握專業(yè)語言知識,最終獲得一定的專業(yè)英語交際能力與學術研究能力,實現(xiàn)國內國外學習的無縫接軌。
(五)高度重視英語教學平臺與資源建設
一是選用中西合璧、融合跨文化交際的教材和多媒體輔助資源,才能確保語言輸入的 “質和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二是習得與學得相結合,多種教學法融合。三是加強學生課后學習管理,開展以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為主的第二課堂活動。
參考文獻
[1]銀春,熊聰聰,趙叢. 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教學模式初探[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年第3期
[2]陳琳. 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 教育評論,2018年第12期
[3]葛晟,梁君. 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的思考與啟示[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9年第5期
[4]吳珊珊,李明. 高校中外合作項目中英語橋梁課程的設置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
作者簡介:陳瑜(1975-),女,貴州安順人,長沙理工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教授,博士,從事國際化辦學及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研究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