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敏
(中山陳星海醫(yī)院ICU,廣東 中山 528415)
人工氣道,指的是使用導管通過上呼吸道置入氣管,或者直接置入氣管所構建的氣體通道。在臨床中,針對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會采取人工氣道方式,使患者氣道維持有效引流、通暢及機械通氣[1]。而對于人工氣道患者,臨床建議還有必要配合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法。因此,本次重點分析評價精細化護理管理方法在其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本次將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0例人工氣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設為實驗組;其中,男66例、女64例;年齡為18~98歲,平均年齡為68.75歲。另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人工氣道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70例,女60例;年齡為23~95歲,平均年齡為69.8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比較的意義。此外,兩組均符合臨床有關“人工氣道”相關診斷標準,且均知情簽署相關醫(yī)護同意書;此外,排除嚴重精神障礙及抗拒此次實驗者。
本次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管理方法,涉及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翻身叩背、口腔護理、病房環(huán)境干預及安全管理等對癥護理管理,并協助患者常規(guī)促排痰及抗感染干預。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給予精細化護理管理方法,包括:
(1)積極構建精細化護理管理小組,由小組成員對患者的氣道濕化狀態(tài)進行仔細檢查,即檢查痰液黏稠度,分為I~Ⅳ度,根據不同分度采取有針對性的吸痰護理干預,提升患者氣道濕化效果;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痰液分別使用負壓壓力為100~150 mmHg、150~200 mmHg、200~250 mmHg、250~300 mmHg;以此合理控制吸痰負壓,在保證痰液有效清除的基礎上,保護氣道黏膜,避免發(fā)生損傷。
(2)做好病房溫度控制,通常維持在20~22℃,將相對濕度維持在60~70%,給予主動加濕裝置進行濕化處理;對于濕化液溫度,需維持在32~37℃;倘若需增強濕化效果,需適當增加吸入氣體的溫度,保證在40℃及以下。
(3)根據痰液的黏稠度調節(jié)濕化罐檔位:Ⅰ度至Ⅱ度、Ⅲ度、Ⅳ度痰液分別設置1檔、2檔、3檔,檔位越高,濕化罐產生的霧量越大,使呼吸機管路形成均勻的云霧[2],保證氣道濕化效果,而不產生冷凝水為目標,防止冷凝水流入氣道而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4)預防氣道濕化不足導致不良因素的發(fā)生。包括呼吸機管路溫度降低、痰痂形成、氣道堵塞、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等。因此,需加強呼吸機管道保護,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定期更換呼吸機管路,使用恒溫加熱型濕化罐,避免空調出風口直吹呼吸機管路,減少對管路溫度的影響,并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
(1)氣道濕化效果標準:①優(yōu)良:痰液黏稠度為I-Ⅱ度[2];②差:痰液黏稠度為Ⅲ-Ⅳ度;計算比較兩組氣道濕化優(yōu)良率。
(2)比較兩組入住ICU時間、使用呼吸機時間。
(3)比較兩組氣道濕化不足導致不良因素發(fā)生率。
本次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處理數據,計量數據采?。ā纒)表示,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取百分率(%)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130例患者,氣道濕化優(yōu)良126例、差4例,優(yōu)良率為96.92%;對照組130例患者,氣道濕化優(yōu)良105例、差25例,優(yōu)良率為80.77%。結合數據表明,觀察組氣道濕化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x2=11.278,,P<0.05)。
觀察組平均入住ICU時間為11.25天、使用呼吸機時間4.75天;對照組,平均入住ICU時間為14.67天、使用呼吸機時間8.95天。結合數據可知,觀察組入住ICU時間、使用呼吸機時間均明顯度短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具備顯著統計學差異(t=5.283、6.129,P<0.05)
觀察組氣道濕化相關因素指標發(fā)生率為3.08%,與對照組的15.38%比較明顯更低,兩組數據具備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氣道濕化不足導致不良因素發(fā)生率比較[n(%)]
在臨床中,針對人工氣道患者,給予氣道濕化治療的基礎上,需配合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法,從而提升氣道濕化的效果[3-4]。
本次重點提到精細化護理管理方法的應用,即在構建精細化護理管理小組的基礎上,針對人工氣道患者氣道濕化全過程給予精細化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給予精細化護理管理,氣道濕化優(yōu)良率高達為96.92%,明顯高于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的對照組的80.77%;并且,觀察組入住ICU時間、使用呼吸機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氣道濕化不足導致不良因素總發(fā)生率為3.08%,與對照組的15.38%比較明顯更低;各項數據充分表明,精細化護理管理方法的應用價值頗高。
綜上所述:人工氣道患者采取精細化護理管理,可改善氣道濕化效果,縮短入住ICU時間及使用呼吸機時間,并降低氣道濕化不足導致不良因素發(fā)生率,所以值得采納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