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龍,付傳雄,柯宇榮,唐嘉洪,陳攻明
(1.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635;2. 廣東省水利新材料與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635)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工程建設投入的增加,大型結構越來越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中。大跨度T型吊車梁作為一種強承載能力結構,被應用于大型盾構施工的出土運輸結構上。傳統的混凝土T型梁結構研究多集中在特殊荷載作用下混凝土T型梁破壞形式[1]、預應力T 型梁力學性能研究[2]、新材料加固后的T 型梁承載性能研究[3-5]等,而鮮有針對深基坑大垮度T 型梁原型荷載試驗的相關研究。本文擬結合某引水工程盾構始發(fā)井吊車梁,根據現場原形試驗的實測數據,分析不同荷載作用下的變形、裂縫情況及結構承載性能,為工程的正常運行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撐。
某水利工程盾構始發(fā)井吊T 型車梁結構尺寸見圖1。該T 型梁建于深45m 的基坑,梁的長寬高為18000mm(跨長)×1500mm(頂寬)×3200mm(梁高),設計承載力90t,龍門吊輪距9.3m,T 型梁混凝土設計強度30MPa。為掌握該梁的承載能力、加載后變形大小及梁底面裂縫情況,對該T 型梁進行了承載力原型試驗。
圖1 某水利工程盾構始發(fā)井吊T 型車梁結構尺寸 (單位:mm)
參考設計工況的荷載情況,在T 型梁上逐級施加等效荷載后,利用儀器設備測試T 型梁結構控制部位與控制截面的力學效應,分析這類結構的承載性能。本試驗的難點在于單根T 型梁的寬度有限(僅1.5m),在如此小的截面施加90t 的原形荷載存在一定難度。
按照設計要求,吊車梁最大荷載90t,荷載平均分布兩排車輪上,單輪最大荷載45t,試驗最大加載重量45t/點。根據吊車在T 型梁上的行走情況,分別選取左、右側和跨中最不利工況;每個工況兩個堆載點,堆載點間距9.3m(參考吊車輪距)。
根據設計提供的最不利工況進行測點布置、吊車輪距特點及行走路徑,同時結合梁的承載特效,制定如圖2、3、4 所示的試驗工況,每個工況布置兩個加載點,單點荷載最大值45t,變形監(jiān)測點分別布置于跨中和加載點。為保證有效測得各監(jiān)測點的位移,在每個測點安裝兩只百分表。
圖2 左側最不利工況堆載示意
圖3 右側最不利工況堆載示意
圖4 跨中最不利工況堆載示意
圖5 跨中最不利工況現場堆載
試驗荷載應分級施加,并根據總量計算。為順利、安全地施加測試荷載,在測試點搭建一個加載平臺,使用高強工字鋼按井字法搭設,底層鋪設5 根鋼梁,鋼梁間距500mm ;上層鋪設7 跟鋼梁,采用2-3-2 并排鋪設。試驗堆載見圖5。
本次試驗加載級數為3 級。測試前的準備工作完成后,開始第一次讀數作為基準數值(即空載讀數)。基準讀數測完后,將單個工況的兩個堆載點按要求堆載至15t,測定其變形情況及裂縫情況;待本級結構反應達到穩(wěn)定后再加載下一級。加載過程采用遞增15t/點加載至最大荷載;再按每級遞減15t/點,直至全部卸載完。
數據采集中要對每級加載和卸載對應的數據進行記錄,各級加卸載撓度結果見表1。加載至最大荷載時,對吊車梁側面、底面等部位進行裂縫觀測,各工況跨中(表3、表4)最大變形量見表2。
表1 試驗荷載作用下變形結果(單位:mm)
表2 T 型吊車梁靜載試驗檢測結果(單位:mm)
表2 給出了各種工況下的最大變形情況,圖6給出了不同工況下各測點的荷載位移曲線。根據表2、圖6 的數據分析,T 型梁受到荷載作用后出現彈性變形狀況,工況2 加載至試驗最大荷載時,跨中表3、表4 的讀數分別為-2.33mm 和-1.49mm,此時變形量為T 型梁在該試驗荷載下的最大變形量,小于設計值8.77mm,且梁各處均未發(fā)現裂縫。
圖6 不同工況下百分表的變化趨勢
工況1 加載至試驗最大荷載時跨中變形量實 測 值 為-0.73mm 和-0.77mm,所 有 荷 載 卸 載后的變形實測值為0.13mm 和0.73mm ;兩個加載點的試驗最大荷載對應的變形量為-0.96mm和-1.18mm;-1.32mm 和-1.04mm,所有荷載卸載后兩個加載點的變形實測值為0.5mm 和0.2mm ;-0.16mm 和-0.21mm。
經分析,工況1 的加載點為1#加載點靠近T型梁的左側固定端(見圖3),2#加載點靠近T 型梁的跨中位置,在荷載作用下,T 型梁開始產生彈性變形,但由于受到固定端的約束,1#堆載點的最大變形量小于2#堆載點,當試驗荷載卸空后1#堆載點的變形值大于2#堆載點。
工況3 加載點則與工況1 相反。為2#加載點靠近T 型梁的右側固定端(見圖4),1#加載點靠近T 型梁的跨中位置,變形情況也與工況1 相似;但在最大荷載相同情況下,規(guī)律與工況1 相似,但變形較小。
根據大跨度T 型吊車梁的原型試驗結果可知:
(1)大跨度T 型梁梁高較大、截面抗彎能力較強、整體變形較小,因此承載能力較好;
(2)根據荷載位移曲線可看出,加載位置不同,其最大位移值和部位有較大差別;
(3)T 型梁受跨中對稱荷載工作時,其變形量是測試工況中最大的,該工況下當加載至設計荷載時,T 型梁仍處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承載性能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