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聰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童年,不同的樂趣,不同的留念。時過境遷,可如今我每每想起小時候的往事來,總有些小激動,令我難以忘懷。
彈麻栗果
麻栗樹的葉子,差不多有一個巴掌那樣闊大,肉嘟嘟的。有些在山上勞作的人,沒有碗盛飯,摘一片來,把飯扒在樹葉上,麻栗葉當碗,就這樣捧著飯吃。樹枝上會結出一些小堅果,大的比大拇指還要大,泛著紅亮的光澤。撿到這樣的果實,我們很高興,把它叫做“老子”,意思是大頭子,在果實中稱王稱霸了。絕大部分麻栗果不是這樣,只有人的無名指頭大,呈淺淺的沙白色,這種果實容易在樹根下拾到。
男孩子擅長玩的游戲就是彈麻栗果,用的就是這種小堅果了。秋天,周末的日子,三五個同學相約,走幾里路去撿拾。西大溝上面的山坡上長著許多麻栗樹,風吹果落,很容易撿到。麻栗果包在一個刺球里面,沒關系,撿拾到了,用根木棍敲打一下,里面光滑的果實便露出來。撿起,裝在衣袋里。不斷地收集,一只衣袋裝滿了,另一只衣袋也裝滿了。然后,一路走,一路玩耍著回家來。
在泥地上撬個小洞,兩個或是幾個孩子便蹲在地上,或者說跪在地上,趴在地上,開始玩起來。游戲規(guī)則是先前就制定了的,我的麻栗果彈出去,碰到你的麻栗果,我就贏了。你的麻栗果就作為我的戰(zhàn)利品歸給我。如果我的麻栗果把你的撞到小洞里,你便要付給我雙倍的戰(zhàn)利品。反過來說,我也一樣遵守規(guī)則,承擔著和你同樣的義務。
放了學,街心里,場院上,三五成群的孩子們在玩這個游戲,精力很集中。有時小弟弟跑來干擾,他們會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堅決反對,罵人說:“你給我滾過去,別來影響?!辈挥押茫瑑窗桶偷?。另一種正好相反:“你別影響哥哥玩,等一會兒哥哥贏了他的麻栗果,把最大那顆給你?!备改覆⒉毁澇珊⒆油孢@樣的游戲:“ 你趴在地上,把褲子弄臟了,回到家,像只在地上打滾的灰貓。還有就是磨破了褲子,媽媽還要縫補?!弊娓改富静桓缮?,到了他們這個年歲,已經(jīng)很明白了。農(nóng)村里,有哪家孩子不是在玩灰玩土中長大的?長大了,他們就會愛干凈,講衛(wèi)生,只要玩得高興就好。
爭山頭
養(yǎng)豬有條經(jīng)驗,欄干食飽。意思是別讓豬睡在潮濕的圈欄里,要讓它吃飽,這樣才能很好地長大長胖。茅草投進豬圈的多,糞肥積累就多。那時還沒有化肥,圈肥是最主要的農(nóng)家肥料了。十天半月,大人便要用豬八戒扛著的那種大釘耙把圈肥抓出來,挑到街心里,找個地方堆起,堆得像山頭一樣。為了讓圈肥發(fā)酵,還要到排水溝里撈起爛泥巴,把個糞堆抹得嚴嚴實實的。風吹日曬,稀泥巴干了,板結了,開出橫直的裂子,這就成了孩子們游戲的工具。
秋天的夜晚,月色很好,能看清楚街心里走過的行人,連貓蹲在屋面上,也能分辨出是花貓還是黑貓。三五個男孩子來了,一人提議,玩爭山頭的游戲,大家齊聲附和:“要得的?!苯ù嚎v身一躍,跳到糞堆上,八字腳立定,腰胯微前傾,轉前轉后瞄著,準備阻擊敢于躍上來的小伙伴。如果建春有本事把大家擋在糞堆下面,他就做山大王了,自然成為這群孩子的頭領。胖墩墩的黑臉老三瞅了個空子,飛身上去,猛推建春后背一把。建春立定不住,跳下糞堆,“王位”只能讓給別人。老爺爺見了,關心地提醒說:“娃娃,小心些,別跌倒了?!睅讉€孩子,哪里聽得進去,只顧一次次地躍上山頭,把丟掉的“山頭”奪回來……
滾鐵環(huán)
那時擔水使用的是木桶,上面用一個鐵絲圈子箍起來,下面用一個鐵絲圈子箍起來,中間再用一個鐵絲圈子箍起來。水浸泡著,木的東西總是熬不過鐵的東西,桶板腐朽了,鐵圈子成了閑置品。變廢為寶,孩子們拿來,找根竹子,用鉗子夾一小截鐵線來彎個鉤,插進竹筒,固定好,鐵環(huán)就做成了。到了放學的時候,大家拿出鐵環(huán)來滾動著比賽,從街心里走過,像一道美麗的風景,像用特殊的樂器在演奏,惹得大人們一個個伸出頭來觀看。這種自制的玩具,不用花錢,可村里的孩子們卻玩得很盡興。
抓炒豆蟲
有種蟲子,叫炒豆蟲。蟲身顏色紅得發(fā)紫,像團火炭。屬不屬于金龜子,我沒有到書上查對過。軟棗青綠的日子,炒豆蟲繁殖旺盛。傍晚你到樹下去,滿樹滿枝滿葉,到處是鬧嚷嚷的聲音,像是許多架轟炸機在繞著樹冠盤旋。這些家伙,白天睡覺,晚上出來“上班”。逮炒豆蟲一點也不難,抱著樹身用力搖,只聽地上發(fā)出滴滴答答的響聲,像雨點砸下來一樣,有的干脆就砸在孩子們身上頭上臉上。打開手電筒照射著,一下就抓到一盒子。拿回家來,擱到天亮,給媽媽要根青線,拴住兩只炒豆蟲的脖子,其余的倒在地上。老母雞看見了,帶著小雞噔噔噔跑過來,這是他們的美食。老公雞看見了,一樣噔噔噔跑過來,啄老母雞兩嘴,占為己有,噠噠噠吃起來。孩子們拿了線拴住的炒豆蟲,在院子里玩犁田,看哪一只蟲子跑在最前面。
捕螞蚱
稻子收了,稻草堆在田塊里,蠶豆長了有兩節(jié)手指高,田野里交織著豆綠色和草枯色。小河閃爍著銀光,云彩距離我們很遠很遠,天是空曠的,稻田是空曠的。陽光明媚,暖熱不減伏天。你注意聽,稻草被曬,發(fā)出輕微的炸裂響聲,就像一根很小的樹枝斷開那樣,這里呲的一聲,那里呲的一聲,滿田都是這樣的聲音。螞蚱耐不住熱了,從躲藏的稻草里跳出來,在豆苗之間活動。這昆蟲是有翅膀的,但長期在地面捕食,已經(jīng)失去了飛行的能力。螞蚱后腿粗壯有力,跳躍成了他們重要的行走方式。螞蚱還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那邊田里有兩個男孩,他們腰間挎著一個黃葫蘆,葫蘆口用一截苞谷芯子塞了。手執(zhí)一根小棍子,眼睛盯梢在豆苗間。發(fā)現(xiàn)一個螞蚱,高提腳,輕邁步,人和螞蚱非常接近了,屏息凝視,手掌猛撲下去。小昆蟲,你逃不掉了。螞蚱猛醒過來,剛才還好好的,一下就被罩住。不甘心,在手掌間掙扎著,企圖突圍出去,可四面都是“柵欄”,四面都是“墻壁”。終于,明亮起來,可那細長的身體被手指牢牢夾住,投進黑暗的葫蘆肚子里去。能聽見螞蚱碰撞在葫蘆壁上的聲音,就像孫悟空進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
抓石子
大樹下,細碎的光斑和著蔭涼投下來,太陽在很遠的地方,這里有一塊平坦的泥地。幾個女生來到校園,距離上課還有些時間。大家都沒有戴表,估摸著老師正在午休,作業(yè)已經(jīng)在家里小飯桌上做完了。長辮子的女生提議說:“我們來玩抓子吧?!绷硗庖粋€附和著,大家聚攏來。
子就是石子,路上撿的,差不多大小,不規(guī)則但不是卵圓形那種。以前的鄉(xiāng)村女生,每個都會有一副,它是游戲的工具。通常是七個,也有五個的,裝在書包里。她們坐下來,一看,嗬,已經(jīng)有一群同學在另一株樹蔭下玩著抓子了。沒事,你們玩你們的,我們玩我們的,互相并不干擾。找一塊瓦碴來,用尖的一端,在地上畫個圓圈,兩個人伸手,用玩石頭剪刀布決出誰做第一抓子人。
決出來了。嘩啦,一把石子撒在圓圈里。這些石子,有的相互之間距離遠一點,有的近一點,有的兩個石子粘在一起。抓子的時候,這是最麻煩的。因為抓起時,不能動了和它粘連的石子。動了,就算輸了。撒在圓圈外面的屬于犯規(guī),可以不去管它。把一顆石子丟起來,乘著這顆石子還沒有落下的時候,你的手必須敏捷地抓起地上的一顆石子。當然,如果能做到抓起兩顆,又接住空中落下那顆,更顯得你有本事,抓子水平高超。要是接不住落下的石子,這場游戲你就輸了。停下,讓對方來玩抓子。
這個游戲主要訓練手的靈巧性,但眼睛腦子全要跟上,差一點就會輸?shù)簟Wプ拥挠螒蚴菨u進的,先玩簡單的,丟起一顆子,抓住一顆子。接著難度加大,丟起一顆子,抓起兩顆子。接下來還要玩過溝,兩顆石子之間的跨度大,像隔著一條溝那樣,子丟起來,落下的手指不允許有絲毫怠慢,在瞬間必須迅速抓起兩顆子,還要接住落下來的。稍一疏忽,全盤皆輸。難度繼續(xù)加大,玩簸米。簸米有小簸米和大簸米,小簸米,手掌上的石子少。用力,把石子拋起,快速翻轉手背,接住石子。大簸米,手掌拋起的石子多,區(qū)別就在這一點,其余和小簸米是一樣的。
月亮出來了,如銀似水的月華灑在張家院落里,小瓊來了,小芬來了,小敏來了,小珍來了,還有她們的妹妹也跟著來了。那時候許多人家沒有建大門,院子都是敞開的,誰愛進來就進來。都是隔壁鄰居,孩子們在一處玩慣了,雖然墻角蹲著小黃狗,都熟悉了,好像自己人一樣。見這么多女孩子走進來,狗仍然乖乖的,并不出聲。孩子們也不怕狗,只管玩抓子游戲。
跳繩
一根三四米長的稻草繩,擦著地面飛起來,在半空中劃個弧形,再一次擦著地面飛起來,再一次劃個弧形,就這樣反復著。第一波是小瓊和小芬搖動繩子,小敏跳繩。她先用腳尖踮一下,然后快速跳進去,搖繩的人是慢搖。跳的人,搖的人,配合得很默契。小敏一邊跳一邊哼著童謠:“就軍糧,開白花,結紅果,長枝椏……”逐漸,搖繩人手臂甩動越來越快,小敏彈跳速度越來越快。只見她額頭上滲出了密密的汗珠,在月亮低下發(fā)出隱隱的光芒。終于,小敏支持不住了,被繩子絆了一下,第一場跳繩結束。
小敏換下去,和小珍搖繩,小瓊、小芬雙人跳。雙人跳繩比單人跳繩,技術含量高出許多。搖繩的人搖著,跳的人要配合得很好,同時起跳,同時落地,一刻也不能落后,一刻也不能搶先。只要有誰精力稍微不集中,或是體力跟不上,就會被繩子絆住,淘汰出局,被換下去搖繩子,另一替補隊員進來,繼續(xù)這跳繩的游戲。忽然,不知是哪個小妹妹踩了小黃狗的尾巴,小黃狗痛得驚叫一聲,竄到跳繩隊伍里來,把繩子從搖繩人手中撞落。這場雙人跳繩受到干擾,歇了下來。
做大魚揪耳朵游戲
這游戲,又叫丟手絹,女生們喜歡玩。有塊三五平方米的場地,孩子們就可以玩起來,玩得不亦樂乎。五個也可圍成一個圓圈,十個八個也可圍成一個圓圈。人多人少不受限制,只要遵守規(guī)則就行了,想玩的就加入進來。這是一大團結的游戲。推選一個人出來或是自愿報名做大魚,手里拿著手絹,繞著圓圈轉。先是慢轉,逐漸加快速度。
坐著的人,誰也不能轉回頭去看,大家的眼睛只能看著圓圈里。大家心里有些緊張,從跡象看得出來,大魚之所以要快速轉動,是要丟下手絹了。手絹丟在誰背后,誰就得充當下一條大魚,誰就要把坐著的位子讓出來,撿起手絹繞著圓圈跑。每一個都是被丟手絹的對象,你我的心都懸著,都希望手絹不要丟在自己背后。手絹丟下去,敏感的人馬上發(fā)現(xiàn),站起來,拾起手絹,繼續(xù)轉圓圈;不敏感的人,就這樣,無事一般地坐著,那就糟糕了,大魚跑到你面前來,揪住你的衣服,把你拉起來。游戲的孩子們一陣哈哈大笑,讓你羞紅了臉。
聽見這里的喊聲,聽見這里的笑聲,聽見這里的歡呼聲,在街心里玩耍的女生被吸引,涌進院子,加入游戲的小伙伴中。大家熱情地接納,一句話也不說,自動擠一擠,挪出空位,讓小朋友坐進來。游戲是開放的,人數(shù)增加,圓圈擴大。玩呀玩,時間已經(jīng)不早了,房主人走出來說:“小朋友,回家了,明早還要上學。玩晚了,明早起不來床,遲到會被老師批評的?!迸猩鷤冋酒饋?,呼啦散開去。一彎新月涼如水,巷子里一陣腳步聲過后,復歸于寂靜。
沒有wifi的時代,我們在游戲中長大。用游戲來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用游戲來減壓,用游戲來獲得自己的抗挫能力,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