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香
摘 要: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關鍵組成,教師需要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去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引入,能夠在調動小學生對作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基礎上,不斷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是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诖耍恼聦⒅饕槍θ绾伟研〗M合作學習引入到作文教學中的策略展開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身為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重視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善于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展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便是其中具有一定實效的一種。而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組成,通過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引入,能夠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這對小學階段的孩子而言是一種良好的歷練[1]。所以,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當中能夠取得明顯效果,筆者便結合教學經驗對此展開深入探究。
一、合理劃分合作小組
在教學活動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首先需要對合作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劃分,分組的合理與否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關鍵性影響。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如果單純地依靠某一種方式去分組會顯得不太合理,所以教師應當結合具體的寫作內容、學生特點去進行小組劃分。
1.依據寫作內容合理分組
即便需要要求寫作的主題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寫作角度都會各有不同,所以這一點也能夠成為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的依據。比如,在以“雨”為主題的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便可依據學生的寫作角度去分組,如有的學生會從寫景的角度切入,也有的學生會從寫事的角度切入,這便是分組的依據[2]。此外,在寫景的方向中也有春雨、夏雨、秋雨等之分,而寫事的方向中則由許許多多雨天發(fā)生的故事。通過這樣的分組,能讓學生對寫作有不同角度的探析,同時也能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特長,感受到寫作的快樂。
2.依據學生特點合理分組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極大的個性差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當中,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知識基礎、興趣喜好等方面都有不同,所以寫出來的作文無論是內容還是質量都存在很大差別。因此,教師便可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按照“組內異質,組際同質”的原則進行小組劃分,保證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在同個小組內能夠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二、引導學生合作寫作
將學生合作劃分小組之后,則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去完成寫作。具體來講,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作文教學中的效率,需要重視兩個方面:
1.合作積累素材
缺乏素材的寫作就像是無源之水,學生即便是苦思冥想也難有一絲靈感,寫作活動很難繼續(xù)下去。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寫作會用的素材通常是通過生活和閱讀兩個渠道去積累的,但是由于自身生活閱歷淺顯且閱讀理解能力有限,完全依靠自己是很難積累到可參考的價值性寫作素材,而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便能很好地改善這一問題[3]。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各不相同,而生活中蘊含的寫作素材十分豐富,通過小組成員的互動交流,便能聚集大量寫作素材。比如,我們在開展以“雨”為主題的作文教學時,首先要按照上述分組方法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其次,在作文教學活動中將寫作主題列在黑板上,但是因為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還比較陌生且小學生的寫作經驗尚且不足,因此教師可列出小組合作流程與具體內容:①對雨的顏色、形狀、落下姿態(tài)以及雨前、雨中、雨后的環(huán)境變化進行觀察。②對雨中人們發(fā)生的事情進行觀察。③組內討論要如何用文字去描述自己所觀察的事和物;教師這篇作文的教學可安排在雨天,所以學生可直接對教室外的雨進行觀察;最后,應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觀察與小組成員分享,同時教師提供一篇范文去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如此一來,在小組合作與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該主題的寫作便能積累更多素材,不會再無頭緒地苦想。
2.合作完成寫作
當學生對寫作主題已經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后,教師便可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去選擇小組最感興趣的題材。盡管寫作主題已經確定了是“雨”,但是內容方面還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有的小組學生認為寫景更簡單,因此他們通過討論后會選擇寫雨景;也有的小組學生提供了雨中一則小故事的素材,因此他們會從寫事的角度
切入。
內容方向確定好之后,教師則要引導各個小組學生對作文的基本框架進行討論。以“雨中發(fā)生的一件事”為內容方向,教師先要向學生交代清楚記敘文三大要素以及故事要以哪種順序推進,然后讓選擇寫事的小組成員去思考在這則事件中會出現哪些人物?人物特點是什么?具體發(fā)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是什么?事情的發(fā)展經過是什么?如此一來,學生便能結合這些要素通過討論之后給出一個基本框架,然后按照框架去寫作自然更加容易。
當學生按照確定好的框架將作文完整寫出后,還需要通過小組討論對文章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見。此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先對自己所寫的文章進行朗讀,讓小組其他成員在聽的時候將表達錯誤之處進行記錄,朗讀過后則一一提出自己的建議,寫作者則需要針對意見進行討論,看是否需要采納。如此一來,在小組合作修改之下,學生既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學習他人優(yōu)點,在不斷地取長補短之后能夠有效提高寫作水平。
小組合作修改好之后,還需要進行組內點評,不僅僅要進行組內互評,也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情況進行總結,表揚突出亮點,指出普遍存在的不足,通過點評為學生的后續(xù)小組合作學習指明方向。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當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改變過去教師單方面灌輸的教學模式,帶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寫作興趣的驅使下去積累素材、掌握寫作技巧、優(yōu)化修改等等,從而不斷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陳紫燕,陳瑩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101.
[2]曹曉媚.合作互學自主探究——小學語文寫作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心得[J].華夏教師,2018(17):12-13.
[3]李桂國.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