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莎莎 王仕嵐
摘 要:在中國跨入新時代的背景下,首部文化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正式施行,對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試圖討論在當前法治環(huán)境下如何提升圖書館服務效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關鍵詞:法治環(huán)境 公共圖書館管理 公共圖書館服務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場所,在新的法治環(huán)境下對圖書館管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要求我們應該培養(yǎng)和運用法治思維,提高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能力。
一、法治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概述
1.公共圖書館法治體系的構成
當前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法治體系主要有法律、地方性法規(guī)、地方性政府規(guī)章和地方性規(guī)范文件構成。法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管理法》)。本法于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于2018年10月26日修訂;地方性法規(guī)五部分別為《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內蒙古自治區(qū)公共圖書館管理條例》《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公共圖書館條例(試行)》;地方性政府規(guī)章有六部分別為《東莞市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上海市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2015)》《山東省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烏魯木齊市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浙江省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河南省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另外還有若干地方性規(guī)范文件,不在此一一
列舉。
2.公共圖書館主要職能概述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科研圖書館的性質有著本質不同,其公共屬性決定了其公益性質?!豆矆D書館法》第二條規(guī)定:“公共圖書館是對公眾免費開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獻信息,提供查詢、借閱和相關服務,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設施?!背酥?,在其他條款中,公共圖書館除具備上述具體主要功能外,還應當具備以下功能:(1)促進、引導和服務全民閱讀(第三條第一款);(2)繼承和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第三條第二款)。其中需要明確的是,文獻信息包括圖書、報紙、音像制品、微產(chǎn)品、數(shù)字資源等。
二、法治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管理探析
1.提高工作人員法治理念
首先,應該牢固樹立法治信仰,當前部分圖書館工作人員對法律規(guī)范表現(xiàn)出無知或冷漠,我們應該杜絕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的現(xiàn)象,對以言代法、徇私枉法的現(xiàn)象說不。其次,在為讀者服務的接觸過程中,繃緊法治之弦,事前做好法律風險評估,在糾紛過程中既不能對弱勢群體仗勢欺人,也不能對不法分子忍氣吞聲。
2.嚴格日常工作管理
圖書館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經(jīng)費收支、人員安排、設備配置。以2015年為例,各級財政安排公共圖書館127億元,新增儲備19.7億元,中央免費開放公共圖書館4.04億元。巨大的經(jīng)費投入,要求我們嚴格把控圖書館的經(jīng)費收支,在保障各項業(yè)務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開支;依法對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設計科學的考評機制,可參照美國的亨氏美國公共圖書館評級(HAPLR)系統(tǒng)、美國星級圖書館評價系統(tǒng)(LJ指數(shù))設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考評機制;依法有效地監(jiān)督各部門、人員,落實各項職責;確保圖書館工作有效運行。
三、法治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服務簡論
1.做好人民群眾的文化引領服務
新時代的環(huán)境下,提高人民群眾文化水平是履行圖書館服務職能的基本任務之一。觀念的深化離不開文化的培育,文化的培育離不開載體的有效,公共圖書館要充分利用受眾廣泛性這一優(yōu)勢,豐富文化載體,除了傳統(tǒng)的如書籍借閱、閱覽室開放、公益性講座、閱讀推廣的服務外,還可以通過建設和利用新媒體,例如微信、微博、QQ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媒體形式,更好地把握和引領新時代的文化動向,增強文化創(chuàng)建實效。
2.做好國家機關的文獻信息咨詢服務
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信息咨詢服務將成為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圖書館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做好文獻信息咨詢服務應做到以下兩點: “引進來”和“走出去”?!耙M來”是指需求引進來,不同層級的圖書館要根據(jù)自己的職級與對應的國家機關如政府、人大等建立定期溝通機制,適當選派工作人員進入國家機關,變被動接受指令模式為主動搜索模式;“走出去”是指信息走出去,在準確得知國家機關的信息需求情況下,主動出擊,根據(jù)需求提供紙質信息或電子信息,做到信息預處理,提前縮小信息量嗎,減少國家機關的信息篩查工作。
四、未來法治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展望
1.完善地方法律體系
當前各地方規(guī)范不夠完善,全國僅有八個省份出臺了相關的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且除上海市外,其他省份的出臺的時間均在五年之前,在《公共圖書館法》出臺后,僅有個別省份對之前出臺的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做了矯正和補充,絕大多數(shù)省份并未出臺相應的細則加以規(guī)范。導致了當前地方性法規(guī)與《公共圖書館法》的無法有效對接,希望在將來各地機關能出臺相應的地方法規(guī)和規(guī)章與之配套。
2.依法資源共享
依法促進“復合型圖書館”建設,通過實現(xiàn)紙質圖書館與電子圖書館的資源互補,共同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民間私有圖書館的有效結合,國內圖書館與國外圖書館的溝通交流,社會資本與公共支出的護為補充,整合圖書館資源,使各種資源得到優(yōu)化組合,實行信息資源的共建、共知與共享,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最大的功效。
結語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公共圖書館是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新時期圖書館工作人員提高法治意識,嚴格履行管理職責,提高服務能力,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yè)快速發(fā)展,保護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和民族文明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正祥,馬英,蘇靜芹.公共圖書館專題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J].圖書館建設,2011,(10):92-95.
[2]陶姝成,豆洪青.圖書館O2O服務模式探析[J].情報資料工作,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