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瑞鯤
摘 要:在高中新課程的改革中,將“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培養(yǎng)制定為教育目標。將物理核心素養(yǎng)設定為了四個維度: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適合“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和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是物理教學的基本理念。這就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因材施教,適當調整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高中物理教學
雖然對于核心素養(yǎng)體系這個概念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相關研究結果,但是對于高中物理來說,物理體系與物理觀念無疑是占據首位的,有了物理體系,才能進行物理系統(tǒng)性的學習,而有了物理觀念,才能站在主觀與客觀的角度不同的觀察物理。學生才能在龐大的物理學習系統(tǒng)中有一條清晰的學習道路,而為了讓學生完成這一點,就需要老師為學生確立好體系和觀念。筆者就高中物理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教育問題談一下粗淺的見解。
一、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確定
1.素養(yǎng)的概念
素養(yǎng)我們可以將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素,在中國古代漢語中,素這個字的意思是指純白,也可以說織就而成的布匹,如果在生活中將素這個字擴散開,那么素代表的意思就是事物中最本質的那一部分。而第二個部分是養(yǎng),這是一個帶有動詞性質的字,意思為將一個事物經過后天的干預演變成另一個事物的模樣,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付出主觀性的努力。而將素養(yǎng)兩個字合并為原來的一個詞,就是將一個人原來的本質經過后天的磨礪形成的每個人不同的氣質風度,素養(yǎng)的形成表現出了一個人對于經歷,學識,能力,行為習慣等等。
2.核心素養(yǎng)
對于學生來說,尚處于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期,那么就需要老師來為學生制造養(yǎng)成素養(yǎng)的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是對于學生日后的成績,心態(tài),乃至于三觀,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老師來說,要注重的是對學生素養(yǎng)的核心教育,在一個人整體素養(yǎng)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也是位居中心的素養(yǎng)就是核心素養(yǎng)。一個人良好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在對個人未來的發(fā)展有優(yōu)勢的同時,更是對社會整體的一種貢獻。
3.物理核心素養(yǎng)
物理核心素養(yǎng),是指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逐漸養(yǎng)成的物理學習習慣、物理思考思維,以及物理知識儲備,是學生在學習物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而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含的四個方面養(yǎng)成所需要的條件各不相同,這就需要老師在不同學生的條件下探索出最適合的核心素養(yǎng),以此來形成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喜愛以及科學態(tài)度。
二、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條件
物理觀念在定義上來說是學生能以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小到原子,大到物體運動的受力概念。當學生能以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待世間萬物,就是初步掌握了物理觀念。所謂的觀念其實就是人腦中對于事物的認知,例如人看待蘋果,第一步會認知為水果,在饑餓時會認知為食物,而在學習了基礎的生理知識后,會將蘋果認知為可以補充維生素的食物。由此可見對于這個世界的萬物,人類的認知概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會隨著后天以及他人的教育或暗示而改變的。由于以往教學目標大部分為考高分,那么就會導致學生以及教師,在進行物理學習或教授的時候,沒有注重物理思維觀念的養(yǎng)成而過于注重考高分的學習方法,讓學習變得枯燥又乏味。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這種枯燥會逐步地演變?yōu)槠D難,學生一旦要是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是最可怕的一件事。
三、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以人為本
在當今的物理教育中,教師在進行物理學科的教學時,要注意的一點是需要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基礎思想,教育的最終服務對象是學生,一切都以學生為主是教育的主要主旨,針對不同的學習者,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育人目的。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直占據著主導的地位,在課堂上代表的是絕對權威,而學生則是處于虛心只需聽課的接收人位置。這樣的關系會造成學生的主動性變低,學習困境越多自己思考得越少[1]。在考慮到以人為本的思想中,老師應該做的是更多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而不是成為一位知識的灌輸者,在課堂上更多的讓學生進行自由的思考,老師要做的是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引導,真正達到:“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p>
現在很多教師的教育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以學生為主就是人文主義的一種具體表現,在課堂上不命令學生學習而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遇到問題時能讓學生以自己的力量渡過難關。在努力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這種課堂氣氛下,學生學習不再是只為了完成任務,而是切實去思考問題。老師與學生站在一個水平線上,也更容易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使教學效率穩(wěn)步上升。
四、教學目標的變動
對于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學來說,教學目標一直都是在知識與技能之間重視知識,過程與方法之間重視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之間重視態(tài)度。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以往的這些教學目標并非全部拋棄,而是要教師結合教育的切實情況來決定,在知識與技能之間也要學會教授學生技能,不能只教給學生“屠龍術”,擁有了知識才能在技能中展現出來,同樣亦然,沒有知識也就無法施展出技能。教師要注重的就是在發(fā)展中使學生能夠得到進步。
對于以往教學的重難點,則需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重新確定,以往的教學重難點是根據學生的學習快慢來決定,但是這樣時常會因為對于重難點知識學習時間過長而出現斷檔。所以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來重新劃分重難點,甚至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重難點都是不同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沒有知識點的遺漏或是薄弱處。
結語
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們仍要懷著一顆繼續(xù)前進的心,物理的探索與實踐一同進行,同時也要不斷地發(fā)現問題、總結問題,高一高二甚至是高三都要進行這種有助于學生的教學模式,學生才能養(yǎng)成真正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注重學生對于物理觀念的培養(yǎng),在生活過程中也要關注學生看待世界的眼光,當代社會缺少的不是擁有書本知識的人才,更需要的是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廣闊視野的人才,這就需要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曹義才.素養(yǎng)為本的物理教學設計“六化”策略[J].湖南中學物理,2019,34(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