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研汽車檢驗(武漢)有限公司 王旭敏
本刊記者 紀鵬飛
從2019年7月江蘇沛縣某專用車企業(yè)首發(fā)至今,中置軸平板車在爭議中不斷增長,總長可達20m、超大的載貨量,被部分企業(yè)和卡友認為是替代17.5m大板的最佳產品。
中置軸平板車真的能替代17.5m大板嗎?對于眼下這款產品的“爆紅”,在此談一談個人的觀點。
去年上半年沛縣專用車企業(yè)就對這款車進行了路測,并且邀請媒體進行了跟車。
但這款車的走紅,還是源于2019年下半年安吉日郵一次性采購120輛。
事實上,在這款車走紅前,業(yè)內對此擔憂多于贊賞,普遍認為是國內物流市場下一個攪局者。在這款車走紅前,前期生產中置軸轎運車的企業(yè)幾乎沒有一家主動進行中置軸平板車的研發(fā)。
是這些企業(yè)沒有技術?非也。
早在2016年,很多從事轎運車生產的企業(yè)就在內部討論過這種車型的可行性,認為中置軸車型承載面長度有優(yōu)勢,有可能借著轎運車的機會走向市場。但是,企業(yè)普遍認為中置軸平板車在安全性和合法性存在很多問題,所以擱淺研發(fā)。
全國首輛中置軸平板車公開測試
安吉日郵一次性采購120輛中置軸平板車引起行業(yè)震動
然而,隨著這款車的走紅,越來越多的訂單紛至沓來,原本很多觀望中的專用車企業(yè)也紛紛加入其中,在市場中“分一杯羹”。
作為“舶來品”,中置軸從歐洲引進中國,隨著轎運車整治逐步走進國內視野。
對于當前中置軸平板車的火爆,記者認為有四點疑慮值得大家思考:
一是中置軸平板車是中國獨有的車型。作為歐洲引進的車型,在歐洲中置軸大多是側簾、廂式,但是唯獨沒有平板這種類型。雖然中置軸作為一種結構,可以允許各種各樣的細分車型存在,但是在國外并沒有實際使用,缺乏經驗參考。
二是極易成為新的超載工具。按照定義,平板車用來運輸不可拆卸的物體,但是從中置軸平板車首次公開運行的情況來看,它運輸的是普通貨物,較長的車身尺寸導致可運輸貨物方數巨大,有“拉低運價”之嫌,造成新的“不公平競爭”,不利于新車型的推廣,而且給非法改裝提供“便捷”。這一點有些類似央視焦點訪談曝光的平板自卸車,極易成為超載的神器。
三是中置軸平板安全性有待考證。實際上與中置軸轎運車不同,中置軸平板運輸貨物時重心不易控制,技術難度很大。轎運車在前期用“血淋淋”的教訓換取的一些經驗,并不適宜套在其他車型上,比如重心和鉸接點的位置以及對EBS的接收都各不相同。
受結構影響,中置軸車輛橫擺角速度后部放大系數較大(牽引銷處轉動相同的距離,中置軸掛車尾部擺動幅度比半掛車更大),比較容易發(fā)生甩尾。中置軸廂式車、轎運車的貨物都能夠得到固定,即便甩尾,貨物也不會拋撒;平板車型則會有這方面的風險。
四是缺乏相關的檢測和論證。早在中置軸轎運車研發(fā)之前,交通部曾組織天津勞爾進行過多種車型多種長度的通道圓測試。與轎運車相比,中置軸平板車對車輛安全性應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通道圓測試面臨的挑戰(zhàn)更大,然而國內中置軸平板車缺乏論證和檢測數據支撐,特別是滿載狀態(tài)下不同貨物的通道圓測試。
中置軸平板車上路快一年了,為什么沒有聽說發(fā)生事故?主要是因為目前用戶群體有限,而且運輸貨物相對比較安全。
據了解,推動這款車走紅的安吉日郵當時定了150臺中置軸平板車,但是實際每天運行的只有90多臺。安吉日郵運輸的貨物主要是白色家電,如空調、冰箱等比較規(guī)整的輕拋貨物,貨物容易固定。
國外中置軸車型
運輸散貨的中置軸平板
前期中置軸轎運車慘痛的教訓
中置軸通道圓測試示例
據企業(yè)反饋,運輸輕拋貨物安全性很好,就是時常遇到交警攔車,因懷疑車輛的合法性。
令人擔憂的是:隨著GB 7258-2017等新標的實施,三軸倉欄半掛車成本大幅提升,17.5m大板車整治力度加大的話,會導致裝載量更大的中置軸平板很容易成為各方“需要”車型,用來彌補這幾種車型的市場空缺。
最怕的是17.5m的大板沒打掉,換上了容積更大的超載“神器”,適得其反。
如果市場進一步升溫,那些從事零擔貨物運輸的半掛紛紛換上中置軸平板,將給行業(yè)帶來新一輪的風險,加劇行業(yè)亂象。
如果大家接受不了盤剎、空懸增加后帶來的成本上漲,未來還會不會出現(xiàn)中置軸倉柵掛車、中置軸欄板掛車這樣的新車型?都不好說。
因此,中置軸平板車到底安不安全?鼓不鼓勵推廣?迫切需要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