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備考教學實踐,從“引導學生加強對初中歷史基礎(chǔ)知識的復習與歸納”“引導學生們正確認識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基本要求”“教給學生們正確解答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必要技巧”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的有效備考策略進行初步分析與引導,旨在于切實提升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備考教學質(zhì)量,進而推動學生們科學應對歷史材料論述題,獲得歷史材料論述題的預期分數(shù)。
關(guān)鍵詞: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基礎(chǔ)知識;認識要求;必要技巧
材料論述題是福建省歷史中考中的一大重要題型,其通常以文字、表格或者圖片的形式將眾多信息呈現(xiàn)給考生們,需要考生們在考場上較短的時間內(nèi)快速從中梳理與歸納出關(guān)鍵信息,得出歷史觀點,并結(jié)合所學的相關(guān)歷史知識對其進行闡述與表達。不同于選擇題等客觀題,材料論述題的難度較大,也成為了學生們歷史中考考試中獲得理想分數(shù)的“攔路虎”,對此,我們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在日常的歷史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們正確備考歷史材料論述題,讓學生們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積累充盈的歷史知識,進而能在中考到來之時正確應對、輕松答題。身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我便在自身的歷史教學實踐活動中多途徑帶領(lǐng)學生們探索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備考方式方法,收獲頗豐。以下,我僅結(jié)合自身的歷史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此發(fā)表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
一、 引導學生加強對初中歷史基礎(chǔ)知識的復習與歸納
歷史材料論述題通常分為兩道題目,其中第一道題目較為簡單,是學生們的“得分題”,學生們只要平時進行了認真的歷史學習往往能非常輕松地應對第一道歷史題目。這一點在我們以往的初考歷史材料論述題中都可以明顯看出來。例如,某年的歷史材料論述題以圖表的形式呈現(xiàn)了孫中山先生生平活動大事年表,并在第一道題目中設置了“依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寫出孫中山領(lǐng)導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的考題,孫中山的思想是我們初中歷史學習最為基礎(chǔ)的一個知識點,學生們對此也非常熟悉,甚至不用一一分析圖表中的各項信息,學生們只認真閱讀這一題干信息就能快速解答出來。又如,某年的歷史材料論述題選自江澤民《在鄧小平同志追悼大會上的悼詞》的片段,對此,其第一道題目設置為“材料中‘改革開放新局面源于哪一次會議的召開?”“改革開放”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名詞,提到“改革開放”我們很容易便能聯(lián)想到其開創(chuàng)者鄧小平同志,而鄧小平同志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這一具有歷史轉(zhuǎn)折意義的會議上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創(chuàng)想,學生們稍加聯(lián)想,便能做到對這一歷史題目的正確解答。我認為我們初中歷史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加強對初中歷史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復習與歸納,只有將這些基礎(chǔ)知識打牢了、學得扎實了,學生們才能在輕松解答完材料論述題的第一道題目之后凝聚充足的時間與精力集中到第二道題目的解答上。
二、 引導學生們正確認識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基本要求
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第二道題目的一個鮮明特點便是要求學生們要立足所給出的閱讀材料,據(jù)此提煉出一個歷史觀點,并能結(jié)合所給材料以及所學的相關(guān)歷史知識對其加以論證,同時要求論述要做到圍繞主題、觀點明確、史論結(jié)合、邏輯清晰。面對材料論述題的這一題目要求相當一部分學生們會感覺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何謂“觀點”,總是想到什么便寫什么,導致歷史材料論述題的第二道歷史題目解答得答非所問,與評分的標準相差甚遠。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我們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在引導學生們備考歷史材料論述題的過程中幫助他們認識歷史材料論述題第二道題目的基本要求,這樣學生們才能在掌握了相關(guān)要求的基礎(chǔ)上正確作答,進而獲得理想的考試分數(shù)。
例如,針對眾多初中學生對“歷史觀點”認識不清的狀況,我們初中歷史教師有必要率先告訴學生們“歷史觀點”的正確定義,即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人物的評價,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評價,特別需要學生們注意的是歷史觀點不宜停留在具體的歷史史實上而要上升到結(jié)論或者理論的高度,另外歷史觀點還必須是完整的陳述句、肯定句而不能是疑問句。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一觀點,我還曾特意面向?qū)W生列舉了大量的例子,引導學生們在對比分析中真正了解“歷史觀點”的本質(zhì)及其內(nèi)涵。像“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大會中原諸侯,相約尊王”,這一說法很明顯是已有的歷史,是真正存在與發(fā)生過的歷史史實,而歷史史實不等同于歷史觀點,因此,其不屬于歷史觀點;“對秦國產(chǎn)生的影響”,這一說法殘缺重要的成分,什么對秦國產(chǎn)生了影響,表述不明,不是完整的、具體的表達,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觀點;“商鞅變法影響秦國歷史進程了嗎?”這一說法是疑問句,而歷史觀點則必須是陳述句與肯定句,因此,其也不屬于歷史觀點;“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社會大變革時期”這一說法中既有自己的主觀評價且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而且還是完整的陳述句。因此,其便是典型的歷史觀點。在多番訓練之后,學生們知道了“歷史觀點”是什么,應該如何寫,這便為他們解答歷史材料論述題第二道題目的第一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工作。像在呈現(xiàn)了孫中山先生生平活動大事年表之后要求學生們從中提煉出一個歷史觀點,學生們很容易便能寫出正確的答案“孫中山是為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引導學生們正確認識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基本要求之于提升學生們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解答水平及其能力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證明。
三、 教給學生們正確解答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必要技巧
任何事物的進步與發(fā)展都有著其自身的規(guī)律所在。我們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的解答同樣遵循此道理。對此,我們初中歷史教師在日常的歷史教學活動中便應當有意識地教授給學生們一定的材料論述題解答技巧與訣竅,以此促使學生們規(guī)范答題、巧妙解題,爭取在真正的歷史考試考場中從容應對地解答歷史材料論述題的相關(guān)題目,進而獲得理想的分數(shù)與成績。
我在自身的歷史教學實踐活動中便會積極貫徹與落實上述原則,學生們反饋良好。例如,某年的歷史初考歷史材料論述題選擇了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片段,其短短的一則材料多次出現(xiàn)“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抗日戰(zhàn)爭偉大勝利”等關(guān)鍵詞,從這些關(guān)鍵詞中學生們很容易就能知道本則材料所要闡述的主要內(nèi)容為中國人民團結(jié)一致所進行的抗日戰(zhàn)爭,并由此得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zhuǎn)折點”的歷史觀點。這種從所給文字信息中抓取關(guān)鍵詞的方式顯然有助于學生們快速而清晰地對歷史材料論述題的題目進行解答,效率與質(zhì)量通常會較高。
再如,在歷史材料論述題的考試中,其通常涉及的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歷史事件及其人物,所考查的也都是這些著名歷史事件的形成原因、所產(chǎn)生的廣泛社會影響,等等。這是當前初中歷史初考中材料論述題非常普遍的一個現(xiàn)象,對此,我們初中歷史教師在平時的歷史教學活動中便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們對一些著名的歷史事件及其人物所作出的重要社會性變革以及其所產(chǎn)生的重要社會價值進行系統(tǒng)復習、歸納與整理,這也是解答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的重要切入點。像某年的歷史材料論述題由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振興中華”這一觀點切入,講述了孫中山先生提出這一觀點的社會背景、所想要達到的目的以及最后獲得的效果,并重點指出“在1911年取得了起義的成功。清朝被推翻了。雖然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可這為祖國的富強創(chuàng)造了條件?!衽d中華從此成為更多的中國人奮斗的目標?!睂O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其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歷史影響價值是我們初中歷史中考中經(jīng)??嫉降目键c,因此,學生們在面對“閱讀以上材料,提煉一個觀點,結(jié)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這一題目時便可以快速將注意力集中到孫中山所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這一巨大歷史性變革帶給當時中國以及現(xiàn)如今中國的重要影響及其作用,并能將以往歷史學習過程中所歸納好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引起了人們社會生活的變遷。但由于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因此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zhì)”這些理論知識快速寫下來。這樣歷史材料論述題的解答效率得到了極大的保障,我們的學生們的歷史分數(shù)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便是教給學生們正確解答歷史材料論述題必要技巧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四、 結(jié)語
不同于選擇題等客觀題,材料論述題是初中歷史中考考試題型中主觀色彩明顯的一種題目,其要求學生們具備扎實的歷史學習基礎(chǔ),能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更要有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與歸納的能力,可謂是對學生們的歷史素養(yǎng)與能力要求甚高。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少學生們在材料論述題的解答中“敗下陣來”,丟失了分數(shù),也難以獲得理想的歷史考試成績。對此,我們初中歷史教師一定要在平時的歷史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們認真?zhèn)淇?,此外,我們歷史教師還要有意識地教授與傳授給學生們必要的歷史論述題應對技巧與方式方法,這樣我們的學生們才能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正確認識歷史材料論述題這一難度相對較大的題型,也才能具備端正的心態(tài)認真對待,做到不畏懼、不排斥,而是積極思考、直面應對與解答。這樣我們的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備考教學活動才能稱得上是優(yōu)質(zhì)、高效的備考教學,我們的學生們也才能從中獲得相關(guān)歷史知識及其素養(yǎng)的協(xié)調(diào)式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若晶.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問題與教學對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8):83-85.
[2]林秀清.如何提高初中歷史中考論述題解題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2018(7):87.
[3]許桂治.提升初中生歷史材料論述題解題能力的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18(7):109.
[4]劉新明.高考開放性試題視域下的初中歷史論述能力提升策略[J].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9(5):77-79.
[5]林劍雄.認真從容應對材料論述題: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的備考策略[J].考試周刊,2018(29):149.
作者簡介:陳小珊,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