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云
(牡丹江市中醫(yī)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頸椎病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骨科疾病,該病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慢性勞損、姿勢不正確所導致的頸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病變,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頸肩脹痛、僵硬及頭痛等癥狀,因此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質(zhì)量[1]。
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間收治的50例頸椎病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25例,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齡(58.5±5.0)歲。對照組男女(15例、10例),中位年齡(59.0±5.2)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較?。≒>0.05)。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中醫(yī)綜合護理,①建立護理管理小組,加強小組成員的護理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頸椎病護理相關知識的掌握度及護理綜合能力。并通過詳細掌握患者病情及心理狀態(tài),為其制定出針對性的干預方案。②膳食護理:根據(jù)中醫(yī)辨證為患者制定飲食調(diào)理方案。指導患者忌食羊肉、山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添加具有祛寒除濕以及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的的食物。③針灸護理:通過采取針灸調(diào)理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并要加強針灸過程中的護理干預,密切監(jiān)測患者情緒變化,及時給予鼓勵安慰,從而緩解患者焦慮煩躁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2]。④推拿護理:每日按時對患者進行頸背肌肉、太陽、風池、肩井以及百會等穴位進行按摩推拿,通過捏拿以及推揉的手法使患者頸椎疼痛及僵硬等癥狀得到良好緩解。⑤生活干預:指導患者要確保充足睡眠,并選擇舒適的枕頭,每晚睡覺前采取熱水浴,從而能夠使患者身心放松,提高睡眠質(zhì)量;并告知患者每日進行頸椎操鍛煉,每日堅持鍛煉3~4次,通過良好的鍛煉改善患者臨床癥狀。⑥心理干預:護理人員給予每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心理疏導,通過語言交流及鼓勵安慰,緩解患者因疾病所造成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3]。
采用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記錄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社會功能、心理狀態(tài)、活動能力、睡眠質(zhì)量)等生活質(zhì)量,每項指標的總分值為10分,分數(shù)越高各項指標越好。采用我院自制頸椎評分表對患者頸肩脹痛、僵硬、疼痛癥狀的改善情況進行評分對比,每項指標分值為10分,分數(shù)越高則表明癥狀改善越好。
采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 20.0,用(±s)描述計量資料,用t檢驗,當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時用P<0.05表示。
護理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zhì)量各項指標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生活質(zhì)量也得到顯著提高,其結果同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優(yōu)勢(P<0.05),見表1、表2。
表1 二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n=25、±s)
表1 二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n=25、±s)
肩頸腫脹癥狀改善評分 僵硬癥狀改善評分 疼痛癥狀改善評分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6.3±1.1 9.3±0.7 6.5±1.5 9.5±0.6 6.8±1.8 9.1±1.2對照組 6.4±1.2 8.5±0.4 6.3±1.4 8.2±0.3 6.3±1.6 8.4±0.8 t 0.3071 4.9613 0.4873 9.6896 1.0380 2.426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二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對比情況(n=25、±s)
表2 二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對比情況(n=25、±s)
組別 社會功能評分 心理狀態(tài)評分 活動能力評分 睡眠質(zhì)量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6.1±0.8 9.4±0.6 6.4±1.2 9.5±0.5 6.5±1.1 9.2±0.8 6.0±0.6 9.6±0.4對照組 6.2±0.9 8.3±0.4 6.5±1.3 8.6±0.2 6.4±1.0 8.3±0.4 6.1±0.7 8.6±0.2 t 0.4152 7.6271 0.2826 8.3562 0.3363 5.0311 0.5423 11.180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中醫(yī)認為,頸椎病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長期過度勞累導致的氣血不足、氣滯血瘀及腎虛經(jīng)虧,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頸部酸脹、僵硬麻木及疼痛等癥狀發(fā)生。而該病的發(fā)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從而嚴重降低了患者生存質(zhì)量。因此在近年相關研究中,將中醫(yī)綜合護理應用于頸椎病患者康復治療當中。中醫(yī)綜合護理主要是指在臨床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及時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膳食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能力;通過針灸護理、推拿護理,從而達到活血化瘀及祛風除痛的目的[4];并通過加強生活干預,使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且鼓勵患者積極采取有效的頸椎康復鍛煉,使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得到盡早改善;通過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一對一的心理疏導,從而增強了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并改善了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通過一系列的中醫(yī)護理干預,最終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良好改善,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zhì)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