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根英
(吉首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總體而言,外語學習焦慮研究呈現兩個趨勢:一是將外語學習焦慮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解釋分析,研究焦慮與被試的整體表現、焦慮與影響外語學習的其他變量之間的關系;二是研究聽、說、讀、寫、譯各項具體語言技能中的外語學習焦慮,如聽力焦慮、閱讀焦慮、說話焦慮和寫作焦慮等。本文考查國內關于口譯譯員或學員焦慮現象的研究,嘗試總結當前國內研究要點,發(fā)現當前研究不足,預測將來研究方向。
本文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為依據,以主題為“口譯焦慮”“交替?zhèn)髯g+焦慮”“口譯+心理因素”“口譯+壓力”為檢索項,檢索到期刊論文82篇,經過人工篩選,選出有效期刊論文75篇,論文發(fā)表時間分布見圖1。
圖1顯示了2004年至2018年間有關口譯焦慮的論文發(fā)表數量。由此可見2004年至2010年期間為口譯焦慮研究在我國的發(fā)展初期,此間研究進展緩慢。2011年至2013年這三年為研究的高峰期,研究成果較豐碩。后期研究熱度回落,到近三年又漸漸回暖,可以預見接下來的研究會進一步發(fā)展。
口譯焦慮研究比較重要的學者是康志峰,他的9篇關于口譯焦慮的論文占全部檢索文獻的10.8%。共現網絡顯示的重要關鍵詞有口譯焦慮、口譯過程、口譯教學等。
回顧國內關于口譯焦慮的研究,總體來說可以發(fā)現以下幾個研究要點。
作為一種特定情境與技能的外語焦慮,口譯焦慮的相關測量研究常采用一般焦慮量表或外語學習焦慮量表,如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STAI)、艾森克人格問卷(EPI)的焦慮分量表、外語課堂焦慮量表等。但是由于口譯的即時性、多任務性等特點,需要專門的口譯焦慮量表來更準確地測量口譯中的焦慮[1](58)。
康志峰在博士論文中依據Gile(1995)的認知負荷模型理論、Cassady和 Johnson(2002)的測試焦慮模型等,設計了聽焦慮量表和譯焦慮量表[2](259-264),但是這兩個量表缺少信度和效度檢驗,且主要針對口譯考試焦慮。鑒于此,董燕萍等設計了針對口譯一般焦慮的口譯焦慮量表[1](58-61),并通過了信度和效度檢驗。量表主要圍繞三個維度來測量口譯焦慮:口譯的艱巨性、服務性以及口譯的一般自信。鄧媛等則具體針對交替?zhèn)髯g的實踐特點,開發(fā)了交替?zhèn)髯g認知加工焦慮量表,并通過構造分析和效度檢驗對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測[3](451-462)。此研究考察口譯認知加工的全過程,認為交傳中存在聽焦慮、記焦慮和譯焦慮三個構造因子,這三種焦慮分別體現在口譯認知加工中的接收屏障、存儲過濾以及轉換障礙上。由此可見,以上三個量表各有不同的側重點,康志峰重點關注口譯考試過程中的焦慮,董燕萍等考察口譯中的一般焦慮,而鄧媛等則考察口譯認知加工過程中的焦慮。三者呈從具體到一般、從外在表現到本質內涵的發(fā)展途徑。
口譯焦慮量表的研制是測量口譯焦慮的基礎,必須重視。今后的研究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重點,選擇上述量表或自行研發(fā)口譯焦慮量表。例如對于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而言,商務英語口譯有著“英語與商務”“知識與技能”“商務與文化”等多重維度,同時由于其即時性、多任務性和專業(yè)性,更容易激發(fā)學生譯員的焦慮情緒[4](18-19),因此可以研發(fā)商務英語口譯焦慮量表。
口譯焦慮的形成原因是研究重點之一。上述口譯焦慮量表中的各因子或維度可以理解為口譯焦慮形成的部分因素。除此之外,學者還分別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口譯焦慮形成的原因進行了更細致的劃分。
從宏觀角度來看,康志峰將口譯焦慮動因分為言外因素(包括心理因素、認知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和言內因素(包括口音、信息量、語速等因素),口譯初學者,言內因素引起焦慮的比率達到80%—100%[5](82-83)。
從微觀角度來看,王曉露則探究口譯工作壓力的來源,根據口譯工作的職業(yè)特性,口譯壓力主要來自于會議主題的專業(yè)性、源語語篇的難度以及口譯的工作方式(如同傳、遠程口譯等)[6](20)。孟建國、康志峰從微觀角度考查了口譯焦慮中的聽焦慮,認為聽焦慮主要來自于聽覺音辨的差異性(如同音異義詞或近音異義詞的混淆造成的音辨差錯)、詞匯的匱乏性、聽音模式的惰連性(即聽覺注意產生惰性)、注意力的分散性、聽覺認知技能的非嫻熟性以及信息的多樣性和延展性等[7](82-85)。
關于專門英語口譯焦慮,蘇根英在《商務英語口譯教學中學生譯員的課堂焦慮研究》一文中[4](19),將焦慮原因歸為語言、技術和心理三個因素,認為商務英語本身的特性、口譯認知的復雜性以及對口譯的錯誤認識等都會造成學生在商務英語口譯課堂中的焦慮情緒。
在口譯與焦慮的關系方面,可以根據口譯與焦慮的方向性大致分兩類,一是口譯的一些特性引起焦慮,二是焦慮影響口譯表現??谧g引起焦慮在前面關于口譯焦慮的成因中已有涉及,此部分重點關注口譯焦慮對口譯效果的影響。
通常的觀點是焦慮與口譯表現負相關,即口譯焦慮作為一個整體變量負面影響口譯表現,焦慮程度越高,口譯效果越差。鄧媛、朱建平考查了口譯認知加工焦慮與口譯策略之間的關系[8](107-112),他們將口譯認知加工焦慮分為聽、記、譯焦慮三個因子,發(fā)現學生譯員的總認知加工焦慮與口譯策略能力呈顯著負相關,并且相關程度高達-0.78(P<0.01),其中譯焦慮的相關程度最高。焦慮對認知加工的源語理解階段和譯語加工階段的認知策略都產生影響。焦慮狀態(tài)下,分析推理認知策略、記憶和演講相關策略的使用值下降明顯,但是部分修正補償性認知策略,如有意拖延譯語時間或干脆放棄部分信息等策略則顯著上升。 此外,董燕萍、蔡任棟[9](80-82)和吳昊[10](109)的實證研究也表明,口譯焦慮與口譯績效顯著負相關。
與其他研究者將口譯焦慮作為一個整體變量不同的是,康志峰擯棄了焦慮整體論,認為焦慮有級度之分[5](83-85)、[11](20-21)、[12](79-80)。 康志峰認為口譯焦慮分為高、中、低三個級度,中焦慮對口譯操作產生促進效應,高焦慮和低焦慮則對整個口譯過程有負面影響。具體而言,高焦慮和低焦慮都會干擾信息記憶過程,并導致記憶、再現、轉換等方面的不正?,F象。中焦慮則“起著促進作用,因為適度的焦慮能夠激活控制語言區(qū)域的腦細胞”[5](85),從而使大腦神經處于中等興奮模態(tài)。
龔龍生的研究綜合了口譯焦慮的方向性[13](41),認為一方面口譯的源語因素以及對口譯譯員的精力和體能的高要求會引起焦慮;另一方面焦慮、壓力會對口譯譯員產生生理、情緒、行為方式和認知等四個方面的負面影響。所以口譯焦慮和口譯錯誤容易引起“雪球效應”,形成“壓力—錯誤—壓力的惡性循環(huán)”。
鑒于口譯活動能顯著引起焦慮,而口譯焦慮與口譯績效顯著負相關,如何減少口譯焦慮成為研究要點之一。
許明武、左洪芬探討了口譯譯員在口譯現場可以采取的“減壓策略”[14](78-81),如采用譯語添補、重復、延長策略使思考時間延長,采用詢問、變通、糾錯策略使思考內容簡化,從而達到減壓效果。
如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減少和應對口譯焦慮是口譯教學研究的重點之一。聽焦慮是口譯焦慮的一個因子,也是花亮、戴惠萍的研究內容[15](177-180)。 他們在研究如何減輕口譯學生的聽力焦慮時,將學生分為分區(qū)教學組和傳統(tǒng)教學組進行對照實驗。分區(qū)教學即將語音室劃分為互動區(qū)、自由區(qū)和放松區(qū)三個區(qū)域,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區(qū)域?;訁^(qū)為主動參與討論的同學就坐區(qū);自由區(qū)為希望老師提問,但是不愿主動參與的同學就坐區(qū);放松區(qū)為不喜歡老師提問區(qū)域。分區(qū)教學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相對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減緩學生在聽力活動中的焦慮。研究結果顯示分區(qū)教學組學生的聽力焦慮水平顯著低于傳統(tǒng)教學組,聽力理解成績顯著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
康志峰、邱東林則關注口譯焦慮中的譯焦慮[16](81-84)。他們建議在口譯教學中采取“AA+EA”策略,AA是指交傳中對個體的焦慮關注和焦慮調節(jié),EA則指興奮關注和興奮調節(jié)。焦慮關注指的是關注到焦慮情緒的個體;焦慮調節(jié)是對高焦慮和低焦慮的調節(jié),目的是降低高焦慮學生的焦慮情緒和提高低焦慮學生的自我關注和調節(jié)。興奮關注指的是關注到興奮情緒的個體;興奮調節(jié)指的是“對交傳個體高度興奮和低度興奮情緒的管理以及調節(jié)作用”[16](81)。實驗表明AA+EA策略對提高口譯效果有顯著作用。
總體來看,我國關于口譯焦慮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以理論研究為主,主要涉及對口譯焦慮的成因、表現和應對措施的思考。實證研究相對較少,且還處于研制口譯焦慮量表階段。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看到更多實證研究,能研制出權威的口譯焦慮量表,并在實驗中不斷地驗證不同場合下的口譯焦慮情況,發(fā)現切實減輕口譯焦慮的措施,同時對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如多媒體、網絡教學等)的口譯焦慮開展對比研究和實證研究。
當前研究主要領域是口譯教學和測試學,較少涉及認知科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等。如果能從交叉學科角度研究口譯焦慮,會有更多的啟發(fā)和發(fā)現,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看到更多的學科融合和借鑒。
由于研究者主要是高校教師,同時由于口譯的職業(yè)特點和職業(yè)譯員的稀缺性,學生譯員成為最理想也是最普遍的研究對象。但是對于口譯焦慮而言,關于職業(yè)譯員的焦慮研究必不可少,職業(yè)譯員的焦慮狀況與學生譯員的焦慮水平的對比,應對焦慮所使用的不同口譯策略等,都可以成為研究重點,也能夠給學生譯員的口譯焦慮研究帶來新思路和新啟發(fā)。
本文在對國內口譯焦慮研究梳理的基礎上,總結了國內當前口譯焦慮研究的幾個要點,指出了當前研究的不足之處??谧g焦慮是影響口譯績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口譯焦慮,尤其是口譯教學中學生譯員的焦慮,有利于針對具體的情況采用對應的教學策略,減少焦慮現象,提高口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