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艷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在教育方面也是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于社會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核心素養(yǎng)理念是對于教育目標的重新界定,拋棄分數至上的傳統(tǒng)觀念,更加注重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將教學目標從分數上轉移到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上。以核心素養(yǎng)視角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以及綜合素質都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以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展開,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0-0172-01
1.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和基本要求
核心素養(yǎng)是指通過教學讓學生能夠良好的形成一個世界觀和價值觀,是學生在當前社會立足的基本和重要素質,此概念在新課標中提出來,要求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首要目的,依次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良好的素質養(yǎng)成和技能發(fā)展。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發(fā)展大局觀念,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和通識課程的學習,明確學生必須具備的關鍵品格和重要技能,引導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變革。
2.參與式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當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認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就得到了很大的發(fā)揮,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參與式的教學方式把數學知識從課本中搬到了現實中,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學以致用的良好環(huán)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實現學習的目的。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小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究興趣
在小學數學中使用情景教學模式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孩子的天性好玩,對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充滿著興趣。如果能夠很好地把教學互動融入到生活的場景中,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情景教學互動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回歸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人。根據一般情況,老師需要制定了良好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解決問題,能夠在學習中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孩子也就8.9歲的樣子,對于生活中的各個東西充滿興趣,在教學中,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好動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充分利用情景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比如通過設置一個買鉛筆的小場景:小明有10塊錢,一支鉛筆5毛錢,小明買了6只,還剩多少錢?通過設置和學生生活情境相關的問題,把數學知識融入其中,實現教學的升華。
4.提高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能力
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能夠解決問題,生活當中處處都是學問。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構建一些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情景,讓學生能夠把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體會知識源于生活的真諦。數學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解決問題,用生活中的情景實現數學學習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對于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有著極大地促進作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學習效率也就越高,此種學習方式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一個良好的鍛煉。
5.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能夠樂于探索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容置疑。當學生能夠真正的投入其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習成為一個自發(fā)進行的活動,這種方式下能夠使得教學最大化。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地位的同時,需要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和自由,讓學生能夠自己進行知識的探究,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一些問題,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需要構建一個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保證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讓學生能夠自由的、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主動思考和自由發(fā)揮,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教學乘法這一課堂的時候,老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乘法可以用加法來表示嗎?引導學生能夠從本質問題出發(fā),體會學習的樂趣所在。數學學習是個人發(fā)展的重要一部分,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需要每一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
6.讓學生成為課堂評價的主人
課堂評價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完成之后,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及時的總結和評價,把課堂中的一些不懂得知識點單獨的拿出來進行講解,同時,讓學生能夠預習到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把最近學習的知識能夠很好地總結在一起,整合知識,提高效率。傳統(tǒng)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給與學生更多的評價,但是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需要老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總結和掌握情況,讓學生自己能夠成為課堂評價的主人,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歸納總結能力和思考啊能力,讓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實現舉一反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對于自己的教學情況了然于胸,把握整體,讓學生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知識總結習慣,對于一些學習較差的學生不能夠放任自流,在課下跟同學或者其他的途徑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興趣,提高成績。
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改革,小學教學模式中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素質發(fā)展已經不能夠滿足,另一方面學生的需求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革需要根據社會和學生發(fā)展角度考慮,培養(yǎng)能夠符合當代社會發(fā)展的人才。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需要教師常抓不懈,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學互動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加深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知識的魅力和樂趣所在。
參考文獻:
[1] 趙貴榮.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3):90+131.
[2] 林志明,高偉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轉型[J].基礎教育研究,2017(14):21-23.
[3] 全國小學數學“經典與超越: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課堂教學方式轉型”教學觀摩研討會[J].小學數學教師,2016(10):78.
[4] 全國小學數學“經典與超越: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課堂教學方式轉型”教學觀摩研討會[J].小學數學教師,2016(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