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霞
(遼寧省北票市中心醫(yī)院麻醉科,遼寧 北票 122100)
下肢骨折作為常見骨折類型,主要治療方式是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以及手法復位之后外固定,而其中,后者容易出現(xiàn)骨折移位而不利于下肢骨折的愈合,因此目前更多選擇前一種內(nèi)固定方式。小兒下肢骨折手術(shù)中,以往一般采取氯胺酮進行麻醉,但患兒身體機能特殊,氯胺酮麻醉需要承受靜脈注射的痛苦,部分患兒存在恐懼和抗拒心理,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麻醉方法,減輕手術(shù)應激。研究顯示,七氟烷對患兒具有良好的麻醉誘導效果,七氟醚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吸入麻醉劑,七氟烷吸入麻醉副作用小,可縮短麻醉誘導時間和恢復時間,七氟烷在兒童手術(shù)麻醉中有更高的接受度,這種麻醉劑不會對兒童的呼吸道造成太大的刺激,相對于以往的氯胺酮,可減少呼吸抑制,更好控制麻醉深度。本研究分析了七氟烷吸入麻醉對下肢骨折手術(shù)患兒的影響,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將2017年2月-2018年8月下肢骨折手術(shù)90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觀察組男性34例,女性11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 (3.44±1.21) 歲;ASA1級有20例,2級25例。體質(zhì)量13-25kg,平均體質(zhì)量 (22.24±1.68)kg;骨折部位:股骨骨折 的患兒有14 例,脛腓骨骨折的患兒23例,髕骨骨折的患兒 6 例,其他下肢骨折 2例。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導致骨折19例,高處墜落 15例,其他因素11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 (3.47±1.55) 歲;ASA1級有21例,2級24例。體質(zhì)量13-26kg,平均體質(zhì)量 (22.11±1.21)kg。骨折部位:股骨骨折 的患兒有13 例,脛腓骨骨折的患兒23例,髕骨骨折的患兒 6 例,其他下肢骨折 3例。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導致骨折18例,高處墜落 15例,其他因素12例。2組一般資料P>0.05。
2 麻醉方法:對照組實施氯胺酮麻醉,用氯胺酮(國藥準字H20054748 生產(chǎn)企業(yè):西安漢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1 - 2 mg /kg靜注麻醉誘導,實施面罩吸氧,睫毛反射消失后給予靜脈通路建立,并實施氣管插管,連接麻醉機進行控制呼吸,術(shù)中泵注2 mg /kg氯胺酮維持麻醉。觀察組實施七氟烷吸入麻醉。入室后給予七氟烷(為國藥準字H20070172,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高濃度誘導,之后進行外周靜脈輸液,誘導后給予喉罩置入,連接麻醉機呼吸回路,術(shù)中七氟烷以3% - 5%的濃度吸入進行術(shù)中維持,下肢骨折患兒保留自主呼吸,密切關(guān)注呼吸的情況,必要時給予人工輔助呼吸,維持血氧飽和度在99%以上。
3 觀察指標:比較2組效果;躁動和惡心嘔吐等情況出現(xiàn)率;干預前后患兒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麻醉完成的時間、感覺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疼痛消失時間以及麻醉蘇醒時間。顯效:術(shù)中無疼痛等情況,沒有出現(xiàn)躁動和惡心嘔吐,術(shù)中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穩(wěn)定;有效: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出現(xiàn)一定程度波動,產(chǎn)生輕微躁動情況;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效果=顯效率+有效率[1]。
4 統(tǒng)計學方法:SPSS25.0統(tǒng)計,x2檢驗、t檢驗,差異顯著采取P<0.05表示。
5 結(jié)果
5.1 2組效果相比較:觀察組效果和對照組均是100%,P>0.05。
5.2 2組干預前后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相比較:干預前2組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并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比較
5.3 2組躁動和惡心嘔吐等情況出現(xiàn)率相比較:觀察組動和惡心嘔吐等情況出現(xiàn)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躁動和惡心嘔吐等情況出現(xiàn)率相比較(n,%)
5.4 2組麻醉完成的時間、感覺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疼痛消失時間以及麻醉蘇醒時間比較:觀察組麻醉完成的時間、感覺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疼痛消失時間以及麻醉蘇醒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麻醉完成的時間、感覺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疼痛消失時間以及麻醉蘇醒時間比較
兒童器官尚未完全發(fā)育。如果需要手術(shù),必須合理選擇手術(shù)麻醉,以確保其順應性和安全性。小兒麻醉必須準確,安全,并確保其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最大限度減少不良反應。因此,在小兒外科手術(shù)中,有必要適當控制拔管時間和麻醉深度,提高對麻醉的要求[2]。七氟烷屬于新型吸入性麻醉藥物,其血氣分配系數(shù)低,對呼吸道刺激作用輕,適合面罩快速誘導麻醉。小兒全麻手術(shù)容易出現(xiàn)應激和手術(shù)風險,有效的麻醉非常關(guān)鍵。七氟烷吸入麻醉,可減輕對呼吸道的刺激,患兒接受度高,經(jīng)面罩吸入可在家長陪同下進行,直接麻醉可減輕患兒恐懼感,且起效時間較短,患兒的配合度較高,可更好維持手術(shù)麻醉過程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性。同時,七氟醚具有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可以增強肌肉松弛劑的功效,可以減輕兒童的痛苦[3]。
本研究中,對照組用氯胺酮麻醉,觀察組進行七氟烷吸入麻醉。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效果和對照組均是100%,P>0.05;觀察組躁動和惡心嘔吐等情況出現(xiàn)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2組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并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麻醉完成的時間、感覺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以及維持時間、疼痛消失時間以及麻醉蘇醒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七氟烷吸入麻醉在下肢骨折手術(shù)麻醉中的效果確切,可加速起效,延長維持時間和縮短恢復時間,減少不良反應,更好維持患兒術(shù)中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