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莉 趙冬
摘要? ? 本文從品種選擇、種子處理、整地、播種、施肥、合理化控、抗旱排澇、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闡述了渦陽大豆高產(chǎn)栽培技術,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渦陽大豆;高產(chǎn);優(yōu)質;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565.1.048?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11-0028-01?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與其他作物一樣,大豆生產(chǎn)依靠3個要素,即品種、環(huán)境、措施。大豆高產(chǎn)的形成,概括起來主要決定于品種自身的產(chǎn)量遺傳潛力、生產(chǎn)條件即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容量(主要是光、溫、水、肥儲量)和人為栽培措施調控(如種植密度、肥水、病蟲草害管理)。把握好這3個要素,大豆產(chǎn)量可獲得高產(chǎn)甚至超高產(chǎn)。
1? ? 品種選擇
選擇熟期適宜的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優(yōu)質、抗逆性強的優(yōu)良品種,如渦豆5號、渦豆6號、皖豆24、皖豆28、皖宿2156、皖宿5717、濉科998、濉科20、阜豆9號、圣豆5號、徐豆18、徐豆20、齊黃34、中黃13、中黃301、菏豆12、菏豆15等。
2? ? 種子處理
播前進行選種,剔除病斑粒、蟲蝕粒及雜質,選后種子凈度>99%、發(fā)芽率>85%、含水量<13%。選用四冠100 mL+蕓天力10 mL,攪勻,拌大豆種子15 kg(不需加水),于大豆播種前進行種子包衣,充分陰干后盡快播種。
3? ? 粗放整地
大豆種植應選擇小麥等茬口,不重茬、不迎茬。以往農(nóng)民常在田間焚燒麥秸、麥茬,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和資源浪費[1];而采用機械滅茬,由于機車需要進地1~2次,反復碾軋造成土壤緊實,影響大豆生長,同時增加成本[2]。夏大豆在秸稈還田條件下免耕播種可省工省時,具有顯著的節(jié)本增收效果[3]。
4? ? 適時播種
6月10—20日適墑播種。采取機械等行距精量播種,一般用種量45~90 kg/hm2,行距40~50 cm,株距7~15 cm,保苗數(shù)18萬~27萬株/hm2,播種深度以鎮(zhèn)壓后3~4 cm為宜。及時間苗,出苗后人工間苗2~3次。
5? ? 科學施肥
增施農(nóng)家肥,施用優(yōu)質農(nóng)家肥15~30 m3/hm2,結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平衡施肥,做到氮、磷、鉀、微肥搭配平衡施肥。施磷酸二銨150 kg/hm2、硫酸鉀60 kg/hm2或45%復合肥225~375 kg/hm2作種肥,深施,分層施,也可以選擇施用含有鉬、硼、鋅元素的大豆專用肥。可在初花期追施尿素75 kg/hm2(趁下雨或澆水前)、磷酸二氫鉀1.5 kg/hm2、鉬酸銨300 g/hm2 [4],或初花期和結莢初期分別施用蕓樂收15袋/hm2(蕓天力150 mL/hm2+樂昇225 mL/hm2+助劑112.5 mL/hm2)以增產(chǎn),提升大豆品質。
6? ? 合理化控
如果大豆密度大、氮肥足,雨量多,在大豆初花至盛花期噴1~2次15%多效唑500倍液進行化控。
7? ? 抗旱排澇
花莢期遇高溫干旱,應及時灌溉,要陰灌。若抽機井水,澆水一定要在10:00前或16:00后進行。如遇澇害,盡快排水。
8? ? 病蟲草害防治
大豆出苗后10~20 d,使用內(nèi)吸性藥劑防治豆桿黑潛蠅、蚜蟲、菜青蟲、甜菜夜蛾等??蛇x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300 g/hm2兌水450~750 kg/hm2噴霧防治,由于蚜蟲等易產(chǎn)生抗藥性,應注意藥劑輪換使用。
7月中下旬,重點防治金龜子幼蟲即蠐螬,可采取在雨前撒施毒死蜱顆粒劑15~30 kg/hm2或用50%辛硫磷乳油7 500 mL/hm2兌水750 kg/hm2噴施于幼苗根部防治;8月5日前后,用50%氯氰菊酯乳油或溴氰菊酯乳油1 200 mL/hm2+1%阿維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用吡蟲啉或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噴施防治大豆卷葉螟、點蜂緣蝽、斜紋夜蛾、豆天蛾等葉面害蟲。
鼓粒期即8月20日前后,主要病蟲害為紫斑病、褐斑病、根腐病、擬莖點種腐病、霜霉病、食心蟲、造橋蟲、豆天蛾等,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0~1 050 g/hm2+甲基托布津750~1 050 mL/hm2兌水450 kg/hm2,機噴;若防治其他病害,噴藥可適當提前至8月上旬,于發(fā)病初期開始噴霧防治,隔7 d用藥1次,連續(xù)用藥2次。防治豆莢螟和大豆食心蟲,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600 mL/hm2兌水450 kg/hm2噴霧,重點對中上部豆莢施藥。
在對點蜂緣蝽薊馬、煙粉虱、灰飛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蟲進行重點防治時,可選用吡蟲啉或氟蟲腈或氯蟲·噻蟲嗪+氰戊菊酯、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在大豆苗期及時防治1次大豆癥青,花期隔5~7 d噴1次,連噴2~3次,并及時開展田間管理,全縣統(tǒng)防統(tǒng)治。
播后進行封閉除草,用96%精異丙甲草胺、70%嗪草酮、80%闊草清按30∶30∶1的比例混配,施用量1 875 g/hm2,兌水225~300 kg/hm2噴霧;或在大豆出苗后進行莖葉處理,于豆苗3~5葉、雜草二至三葉期施藥,用24%克闊樂與12.5%蓋草能乳油按1∶1比例混配,施用量900 mL/hm2,兌水600~750 kg/hm2噴施,可同時防除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4]。
9? ? 適時收獲
待豆葉落完、豆殼變硬即可收獲。籽粒含水量下降到13%以下即可入庫儲藏,做到豐產(chǎn)豐收。
10? ? 參考文獻
[1] 胡志峰,王曉巍,程鴻,等.武都山區(qū)旱作大豆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2020(1):53-55.
[2] 楊靜.夏大豆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20(1):21.
[3] 孫旭東.淺析高油大豆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種子科技,2019,37(10):55.
[4] 嚴萍.夏大豆綠色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栽培技術[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9,25(17):31.
作者簡介? ?姚莉(1972-),女,安徽渦陽人,高級農(nóng)藝師,從事大豆試驗、示范、育種等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