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東
(中煤西安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西安710054)
子長縣羊馬河礦業(yè)有限公司羊馬河煤礦為資源整合礦井,主要包括原羊馬河井田和石家溝煤礦整合區(qū)2 部分,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子長縣,礦井生產能力1.20Mt/a,在工業(yè)場地內新建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及相應的生產系統(tǒng)及行政公共居住設施。單身宿舍樓長84.86m,寬20m,共5 層,總高16.2m,總建筑面積為8 484.2m2,抗震設防烈度為6 度,結構型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羊馬河工業(yè)場地位于黃土高原,場地地貌屬黃土梁、黃土溝谷,根據(jù)中煤西安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18 年9 月提供的《子長縣羊馬河礦業(yè)有限公司羊馬河礦井工業(yè)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本工程場地土層從上至下依次為:
各土層的剖面及與宿舍的關系圖見圖1,可見宿舍中部天然地貌為黃土梁,基本上無填土,填土沿中部向兩邊延伸逐漸加厚,最厚處達22.5m,填土極不均勻。
圖1 土層與建筑物關系圖
本工程的回填土因工業(yè)場地平場施工形成,采用壓實填土,每層虛鋪厚度為50cm,碾壓完厚度為40cm,采用羊足碾和22t 振動壓路機碾壓,碾壓遍數(shù)為6 遍,勘察期間平場施工仍在繼續(xù)。該層土土質不均勻,工程特性差,為近期回填土,后期還有固結沉降,不能用作宿舍基礎的直接持力層。
一般回填土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填置換法、強夯法、擠密樁復合地基等【1~3】。換填置換法處理較淺的回填場地較為合適,但對于高回填場地不能完全置換,不宜采用。強夯法是處理回填土地基最常用的一種辦法,但強夯法適用在回填過程中進行,對于高回填場地需要分層強夯,而且強夯法要對整個場區(qū)的建構筑物進行整體考慮,宜一次強夯完成。擠密樁復合地基不僅提高了地基土的承載力,還加固了填土本身,是一種較好的處理填土場地的地基處理方法【4】,但樁長受工藝限制不宜過長,且由于黃土地區(qū)生態(tài)比較脆弱,當?shù)貙θ⊥劣袊栏裣拗啤?/p>
本工程填土厚度極不均勻,變化較大,5 層宿舍的荷載較大,場地填土下有承載力較高的紅黏土層,綜合考慮,采用直徑為800mm 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能夠保證承載力及變形的要求。
根據(jù)宿舍自然地貌的等高線,以及填土厚度的不同將樁基的長度分成4 個范圍進行設計(見圖2)。
對于樁穿越較厚的欠固結土時應考慮負摩阻的影響【5】,本工程樁端進入紅黏土層,樁端承載力較高,沉降較小,中性點按端承型樁考慮,取到③層黃土層底處,樁間距較大,不考慮群樁效應,以范圍二的樁基為例進行計算,灌注樁底填土層厚取8.0m,黃土層厚度取1.5m,素填土的正摩阻力標準值取15kPa。根據(jù)JGJ 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6】驗算樁的承載力(以下公式中量的符號含義參見JGJ 94—2008):
圖2 灌注樁平面布置圖
控制樁端進入紅黏土層9m 計算樁基承載力特征值:
試樁承載力的確定,試樁需要考慮填土的正摩阻力:
高回填區(qū)由于土層結構復雜,穩(wěn)定性差,存在塌孔等危險,本工程采用機械旋挖鉆孔灌注樁,在施工過程中應重點控制沉渣、塌孔等問題【7】。
對于高回填場地的灌注樁要控制孔底沉渣的厚度有一定的難度,可采取的措施有待鉆孔鉆探到位后,用鉆機復測鉆探,用雙底清渣鉆斗提升至孔底0.2~0.3m 處,使之空轉將殘存在孔底的渣土吸出。
施工順序采用跳挖方式,孔口周圍不得堆載。在成孔時應及時投入黏性土,通過鉆機加壓反轉將黏土擠入孔壁,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護壁。
本工程結構型式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由于場地的填土極不均勻,為防止建筑物由于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開裂破壞,設置2 道貫穿上部結構和基礎的沉降縫,位置見圖1,設縫的間距為21.5m、41.64m、21.5m,沉降縫兼顧伸縮縫和抗震縫,縫寬取110mm,使得宿舍中間區(qū)塊基本上位于原狀土層,兩側區(qū)塊位于較厚的填土上,各區(qū)塊的地基土相對較均勻,有利于上部結構的安全、穩(wěn)定。
在本工程的設計中首層設架空層,避免由于填土的固結沉降而引起地面下陷,基礎覆土要求滿足基礎埋深后距首層結構頂留一定的距離,便于水、暖等管道的安裝和檢修。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地貌以黃土梁、黃土溝谷為主,在進行大面積的建筑群及工礦企業(yè)的建設中勢必會引起高填土及填土極不均勻的場地出現(xiàn)。羊馬河煤礦的宿舍場地中間為山峁,形成中間填土少,兩側填土逐漸加厚至22.5m,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對該工程的基礎設計、灌注樁施工和上部結構的設計進行了論述,為類似工程的設計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