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摘? ?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跟孩子的交流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能引領(lǐng)孩子走進奇妙的王國,探索發(fā)現(xiàn)新奇的奧秘,體驗成長的快樂。本文就以科學活動“和菠蘿寶寶做朋友”為例,來談?wù)動H子任務(wù)對促進親子家園互動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親子任務(wù);家園互動;有效性
一般來說,親子間的交流更多地體現(xiàn)在家庭中,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在園期間,家長和孩子的對話就會減少甚至消失。但其實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幼兒、家長、教師三者是一個共同體,少了誰都不可以。如何讓親子對話在幼兒園和家庭之間都能有效開展呢?通過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親子任務(wù)”能有效地讓家長參與到親子家園互動,有效地讓幼兒、家長、教師三方共同成長。
一、孩子“任務(wù)”變親子“需求”,轉(zhuǎn)變家長的“作業(yè)”觀念
當老師布置“任務(wù)”時,家長要么勉強應(yīng)付,要么不予理睬。在這次“作業(yè)有效性”主題活動開始之前,我就從教師的角度制定了活動原則:給家長搭建平臺,變“任務(wù)”為“需求”,在觀念上產(chǎn)生共鳴。
家長和教師平時的工作都比較繁忙,要聚在一起做有效的溝通的確有些困難。即使是人人都得參加的家長會也不是最好的方式:家長會有特定的時間,由于客觀原因不易頻繁開展;有些家長因為性格等原因也不一定會在家長會上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但是,組建了QQ群后,情況大有改觀。QQ群里,教師和家長們的溝通是隨時的、開放的。教師可以隨時上傳文章,家長可以在空閑時間隨時閱讀:教師的理念可以傳達給家長,久而久之,家長的觀念也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如在“作業(yè)有效性”活動開展前期,關(guān)于幼兒園的“作業(yè)”問題,我就上傳了好幾篇文章,其中有一篇《親子快樂學習,同做“作業(yè)”進步》,家長看后都紛紛留言,表示明白了自己該如何對待老師所布置的“作業(yè)”,明白后家長的態(tài)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還表示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家長們也體會到了厚積薄發(fā)的道理。
當然,人與人的溝通方式不會局限于一種,QQ群的方式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有些家長比較喜歡和教師面對面地交流,有些家長喜歡用電話溝通,有些家長喜歡以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討論不同的話題……但是不管怎樣,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最重要的是與家長溝通時要保持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
有了這些多樣的溝通方式作為保障,我請家長一起合作,用不同方式發(fā)掘孩子們目前在科學領(lǐng)域的興趣點。為了不讓家長們在實施時無所適從,我還給出了幾個選項:①水果②電器③自然現(xiàn)象④科學實驗⑤其他。這樣能夠讓家長們合作起來更有效率。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目前孩子們對“水果”是很感興趣的,原因在于他們愛吃水果,愿意親近水果。所以我將此次活動的大主題定為“水果寶寶”。
二、幼兒“作業(yè)”變親子“合作”,在“對話式作業(yè)”中共同成長
有句話說得好:家長雖然不是專業(yè)的教育者,但絕不是教育的旁觀者。當家長對幼兒園“作業(yè)”有了正確的認識后,就絕不會再做一名教育的旁觀者了。因此,當我和家長在觀念上達成共識后,就有了一次全面、生動的親子“對話式作業(yè)”活動。
在活動“和菠蘿寶寶做朋友”中,我與家長們共同設(shè)計了三個由淺入深的親子對話式作業(yè)。通過這三個層次的對話作業(yè),家長和孩子都受益匪淺。家長們改變了以往對孩子的問題采取灌輸式的方法,更多地關(guān)注到了孩子的親身體驗,也從中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對菠蘿的興趣點及孩子在完成“作業(yè)”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優(yōu)點和缺點。孩子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親子間共同參與“作業(yè)”時父母所表現(xiàn)出來的父愛和母愛。同時,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的收獲是滿滿的!親子雙方在對話中獲得了成長!
三、幼兒“課堂”變親子“樂園”,在自信中促成“作業(yè)”有效性
1.“家長老師”進課堂,盡顯活動樂趣
“有多少位家長就有多少種能力”,這一直是我堅信的一句話。每位家長的專業(yè)不同,所擅長的領(lǐng)域也會不同。為了給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的以“生活”和“多樣化”為主題的學習機會,我充分利用了家長的特長和專業(yè)優(yōu)勢,以及他們身上不同的品質(zhì)特點,讓家長走進幼兒園,走進幼兒課堂,與教師攜手,共同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在活動“和菠蘿寶寶做朋友”中,我除了讓每位幼兒家長參與活動外,還特邀了兩位家長作為“家長老師”。第一位家長是開水果店的。在削菠蘿環(huán)節(jié)中,這位家長展示了去除一個個黑黑的菠蘿果眼的專業(yè)工具——“剜刀”,之后他還用熟練的動作和生動的語言演示了一個菠蘿的“去皮記”。另一位家長是一位廚師。他以一種專業(yè)的口吻在現(xiàn)場提問:“菠蘿還有其他什么吃法?”其他家長和孩子們都參與了討論,紛紛說菠蘿可以做成菠蘿干、菠蘿汁、菠蘿飯……教師以課件的形式展示了這位廚師家長收集到的圖片,除了之前家長和孩子們提到的,還有菠蘿排骨飯、菠蘿汽水、菠蘿蒸飯等?;顒拥母叱背霈F(xiàn)在這位廚師家長拿出親手燒制的“菠蘿炒雞丁”時,大家紛紛爭著品嘗,發(fā)出嘖嘖贊嘆聲!
2.孩子們經(jīng)驗展示,展現(xiàn)滿滿自信
在活動中,最大的主角是我們這群積累了前期“作業(yè)”經(jīng)驗、獲得了大量知識經(jīng)驗的孩子們。面對老師的每一個問題,他們都表現(xiàn)出了滿滿的自信!如:當老師提出“為什么削完菠蘿后要把菠蘿放在鹽水里浸一浸”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因為菠蘿里有菠蘿酶,不在鹽水里浸的話吃了嘴巴要痛,浸過之后再吃就不痛了?!焙⒆觽兊幕卮鹱尷蠋熀图议L們心服口服。整個活動中,每一個孩子都能勇敢地舉起手來,大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表現(xiàn)出“胸有成竹”的樣子。就這樣,在老師和家長們共同努力下,孩子們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這種成功讓幼兒獲得了自信,確信自己有能力、能做好。
通過“親子對話式作業(yè)”活動,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作業(yè)”成了孩子與家長、家長與家長、孩子與教師、家長與教師溝通的橋梁。
參考文獻:
[1]方咪.親子作業(yè):與孩子一起成長[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9(05).
[2]鄒萍,韓笑.基于繪畫分析角度的幼兒親子關(guān)系研究[J].教育觀察,2019(12).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葉圣陶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