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丹
摘要:小學排球運動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技戰(zhàn)術水平,還要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由于小學排球運動員的年齡較小,心理生長還很不成熟,承受能力差,在比賽中對于整局,乃至整場比賽有著較大的影響。通過查閱文獻,比較分析的方法對小學排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進行了研究,從而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質,以及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適應比賽的能力,以確保最佳的競技水平的獲得和發(fā)揮。
關鍵詞:排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方法
一、前言
在體育競技運動的過程中,無論是體力的分配,還是技戰(zhàn)術的發(fā)揮,都是在心理活動的調節(jié)和支配下進行的。許多有潛力的小運動員,由于心理上的緊張,情緒上的變化,直接影響了技術水平發(fā)揮和運動成績的提高。我國有些專業(yè)運動員也有類似的經歷,他們在國際比賽中往往吃虧于心理素質不夠穩(wěn)定,對比賽的適應性不強,從而影響了比賽成績。這個問題,專業(yè)運動隊應認真解決,對我們啟蒙階段的學校體育教育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心理訓練的目的和作用
(一)心理訓練的目的
訓練小運動員心理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小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使不同個性的運動員在長期的運動訓練中進行心理機能的調節(jié),調動各級的心理機制,克服膽怯、緊張情緒,增強自制力,最終在比賽中始終保持精力充沛、情緒穩(wěn)定的良好競技狀態(tài),發(fā)揮出最佳水平。這些素質是排球運動技術的提高,是參加重大比賽的心理穩(wěn)定性和心理準備程度達到高水平時所必需具備的。
(二)心理訓練的作用
就心理訓練來講,早期訓練有著許多優(yōu)越性和有利條件。從小進行運動心理品質培養(yǎng),能使小運動員們從小明確運動動機,培養(yǎng)責任感,磨練意志,鍛煉性格,增強自信心,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智力,學會心理調節(jié),穩(wěn)定情緒,改善心理機能,為將來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而打下扎實的心理素質基礎。因此,從小對運動員進行長期和必要的心理訓練,直接影響著他們的運動成績提高和體育人才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深遠意義。
三、小學排球運動員心理訓練的方法
(一)誘導學生的興趣
兒童早期的體育興趣對其未來參與體育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剛接觸運動時,他們的興趣較狹窄、不持久,興趣的中心尚未建立,這就要求教師從多方面去培養(yǎng)和誘導學生熱愛運動訓練,建立穩(wěn)定的運動興趣,從而取得興趣的最大效能。所以,我們訓練剛參加運動隊的學生是先從培養(yǎng)其興趣出發(fā),一是向學生介紹排球運動的特點、概況和趣聞;二是帶領小同學觀看高年級的練球和教學比賽,形象地進行介紹,使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羨慕之心,躍躍欲試,產生對排球球運動的濃厚興趣。然后,在開始階段的訓練中實施游戲化的教學。比如在熟悉球性的教學中,將排球置于學生手臂上,來回移動,進行接力賽,以不掉落者為勝。學生在比賽當中的積極性很高。同樣在練習移動的教學中,我們做“圍圈扔人”的游戲,圍圈的學生用排球扔圈內同學,圈內同學以快速移動來躲避球,達到了快速移動的效果。生動刺激的游戲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興趣的變化,選擇適當的排球訓練內容和多樣化的訓練方法,促使學生形成對排球訓練中的穩(wěn)定性興趣。
(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運動動機
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原因,只有明確目標,才會有為目標而努力的行動。在所有的心理訓練中,動機的培養(yǎng)是首要的。無論情感的變化,訓練態(tài)度的建立,意志品質的鞏固,都來自于動機的激發(fā)。當然,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規(guī)范的教育,是培養(yǎng)正確動機的主要方面。學生參加運動訓練的動機只能建立在為大目標而努力的這一基礎上。反之,如果學生的動機建立在個人渺小的基礎上,那是不能取得真正進步的。教練對隊員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小團體和個人的范圍,搞些刺激性語言手段。賽前的輕率許愿,只能使學生目光短淺,從而影響培養(yǎng)人的長遠目標。在培養(yǎng)興趣的同時,要不斷地向學生進行理想教育,進行從小鍛煉長大后奪冠軍為國爭光的大目標教育。并為此制定出為校爭光,爭創(chuàng)成績的小目標。使學生明確為實現這些目標而應付出的努力,并了解小目標的實現是大目標的必由之路。同時,經常地向學生進行優(yōu)秀運動員事例的教育。在生動的形象教育和指導下,幫助他們從小樹立為集體而奮斗的榮譽感和責任心,明確訓練目的,提高練習興趣,使鍛煉成為少年運動員的自覺行動。
(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能力
由于排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性競技運動項目,它具有比賽的雙方相互制約,各種技術動作門類繁多,戰(zhàn)術多變,運動員所需完成的動作又屬開放性技能,加上比賽過程中速度快,變化多以及比賽不受時間限制,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決定勝負的專項運動特點。所以它對運動員注意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有著極高的要求。它要求運動員的注意中心始終高度制向和集中于技術動作和戰(zhàn)術配合,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及時的抉擇,表現出最合理的高質量動作。又由于少年兒童注意力的不持久、不穩(wěn)定,注意的范圍不大,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注意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訓練中要提高學生注意對技、戰(zhàn)術練習的指向和集中,提高優(yōu)勢興奮中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培養(yǎng)注意能力方面,我們采取的方法是:
(1)視物法:選擇一個目標物(如一只排球),對其觀察幾秒鐘后,閉上眼睛努力回憶被觀察物體的形象。如此重復多次,隨著注視的物體結構復雜的增加,集中注意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2)游戲法:通過做游戲,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如“十字接力跑”,“單、雙數報數”,“互相追跑”等。
我隊在這次排球賽中有一位同學的發(fā)球穩(wěn)定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在一場比賽中沒有一次失誤,在參加的幾場比賽中發(fā)球失誤的比率也比以前有大副減少。這既說明了注意穩(wěn)定性的重要,也說明我們的訓練也初見成效。
(四)比賽期間的心理調整訓練體
為了使隊員們賽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穩(wěn)定的情緒,賽時具有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方法進行心理調整的訓練:
(1)每次比賽前認真開好準備會。教練把比賽的各項準備工作向隊員交底。實事求是向隊員介紹各隊情況,重視各隊特長,找出各隊弱點并擬訂正確的應對措施。這樣能穩(wěn)定隊員情緒,鼓舞斗志。提高自信心。
(2)在每次比賽前,要求學生在賽前進行念動訓練,默想該場比賽的各項注意點,設想自己在比賽中的良好表現及如何戰(zhàn)勝對方取得成功的。在賽前還采用了心理放松的調節(jié)訓練。方法如下:①閉眼,安靜休息,注意力放在全身肌肉的逐步放松,一至二分鐘;②緩慢用鼻子深呼吸,五秒間隔,伴以數數;③坐下大腿緩慢屈伸,轉移注意力;④做緩慢的體操動作,拉韌帶,活動各關節(jié)。這樣有助于克服膽怯和不安情緒,調動積極的心理機制,改正錯誤動作。我隊做了試驗,在緊張比賽前無準備的同學即使坐著休息脈跳也曾達到140次/分,進行念動訓練后的隊員基本上保持了正常。在比賽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在比賽過程中教練員的語言要簡短達意、幽默、風趣有鼓舞性。要活躍氣氛,轉移隊員的緊張情緒。要求隊員賽時能笑,笑能調節(jié)隊員緊張心理狀態(tài)。
四、進行心理訓練的幾點體會
(一)要重視學生生理、心理負荷的同步提高
訓練中必須合理安排運動量,教學安排要由易到難,由大到小,使學生在生理負荷上穩(wěn)步發(fā)展,達到超量恢復,不斷提高負荷的承受量。同時,教練必須注意學生生理、心理負荷的同步發(fā)展,因為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當運動員心理處于良好狀態(tài)時,就能長期保持興奮和熱情,積累很大的精力,生理負荷的承受量增大,因而訓練積極有成效。反過來,則生理負荷隨量減小,因而訓練消極無成效。所以,教練必須重視訓練過程中學生生理、心理負荷的同步提高,這是訓練取得成效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
(二)技、戰(zhàn)術訓練要遵循賽場心理變化規(guī)律
排球比賽的勝負,實際上是身高、素質、技術、戰(zhàn)術、心理意識、作風以及應變能力和指揮藝術等多種功能的綜合體現。其中,比賽時心理上的變化對成績有著很大的影響。球隊隊員,當心理準備充分時,比賽中就會斗志旺盛行動果斷,敢搶敢拼。領先充滿信心,落后能沉著,冷靜對待,關鍵時候成功率高,甚至超水平發(fā)揮。當隊員心理準備較差時,比賽中就容易顧慮重重,動作猶豫,表現失常,領先就松勁,落后就急躁。因此,教練在平時技、戰(zhàn)術訓練中要設想和估計比賽中隊員心理的變化,作好應有的訓練和準備,這樣隊員才能在賽場上發(fā)揮出高水平的技、戰(zhàn)術,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心理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而是在平時進行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訓練的同時,根據學生運動員的個性特點進行有區(qū)別的心理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心理素質,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提高他們的運動成績。
參考文獻:
[1]黃漢升.球類運動——排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朱來朝,等.體育運動心理訓練法.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
[3]田麥久.運動訓練學.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4]祝蓓里,季瀏.體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