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云 齊琪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 山東 聊城 252000)
對于老年患者而言,腦血管疾病對其日常生活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旦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腦血管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也非常高,因此需要醫(yī)護人員重點注意[1]。筆者對腦血管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具體如下。
選擇我院于2017 年5 月—2018 年10 月期間內收治的腦血管病患者來開展研究,患者共計120 例。在對患者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應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 例患者。在觀察組中,共有男性患者42 例和女性患者18 例,患者年齡區(qū)間為47 ~75 歲,平均年齡為(58.6±2.8)歲;在對照組中,共有男性患者41 例和女性患者19 例,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48 ~77 歲,平均年齡為(58.4±2.6)歲,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在此基礎上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具有明顯的差異(P >0.05),因此本研究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服務,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護理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心理護理 在患者入院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以親切熱情的態(tài)度來為患者提供服務,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應該充分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的實際情況,并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緩解患者可能存在的不安、恐懼等不良心理。除此之外,護理人員也可以為患者介紹疾病的治療方式和成功案例,以此來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為患者建立起早日康復的信心。②肢體護理 在為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定期為患者進行按摩,通過幫助患者調整體位、按摩上肢關節(jié)等方式,更好地促進患者的康復。對于昏迷患者,護理人員可以按照由大到小的關節(jié)順序來協(xié)助其被動運動,以此來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huán)。③功能鍛煉 護理人員應該針對患者的語言能力和吞咽能力進行相應的鍛煉,首先鼓勵患者更多的進行發(fā)音練習,采用先易后難的聯(lián)系梯度來協(xié)助患者更好地掌握音節(jié),在患者聯(lián)系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更多嘗試,以此來提升聯(lián)系效果。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在開展吞咽聯(lián)系的過程中,可以先由溫開水開始,再進行少量的稠粥,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也可以采用鼻飼的方式。
①對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的SAS 評分和SDS 評分進行統(tǒng)計與對比;②對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調查并對比。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在SAS 評分、SD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SAS 評分、SDS 評分對比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 評分、SDS 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SAS 評分、SDS 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SAS 評分 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60 53.17±7.23 27.36±5.75 52.26±7.45 29.12±5.87對照組 60 52.62±7.17 35.38±6.22 51.76±6.84 37.51±6.41 P - >0.05 <0.05 >0.05 <0.05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了一定的提升,對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對比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對比(±s)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60 35.61±5.67 92.36±5.27對照組 60 36.27±5.36 71.34±6.41 P->0.05 <0.05
在臨床中,患者顱腦內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引發(fā)的各種腦組織損害或者相關癥狀都屬于腦血管病的范圍。作為一種高發(fā)于中老年群體的疾病,腦血管病不但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后遺癥。在這樣的情況下,患者在患腦血管病后,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出現(xiàn)一些變化[2]。只有給予患者科學的護理服務,才可以更好地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通過給予觀察組患者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無論是在SAS 評分、SDS 評分方面,還是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較對照組患者更優(yōu),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治療腦血管病患者的過程中,通過開展綜合護理干預的方式,調節(jié)患者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緒,同時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有效提升,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