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霞,田宏先,施 毅,李小玉,徐玉坤
(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高寒區(qū)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芥菜型春油菜是晉北地區(qū)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作為一種食用油深受當(dāng)?shù)乩习傩盏南矏踇1]。適時播種是獲得良好收成的前提。近年來,關(guān)于播期對作物生長影響的研究報道較多[2-6],筆者于2018年進行了油菜播期試驗,以期探明春油菜在當(dāng)?shù)刈罴巡シN時間,從而為當(dāng)?shù)卮河筒说牟シN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于2018年在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高寒區(qū)作物研究所毛皂試驗基地進行,基地年均氣溫7.9℃,年均降雨量367.0 mm,其中7月—8月降水量比較集中,約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8.0%,年均無霜期131 d,試驗田地勢平坦,肥力均衡,適宜芥菜型春油菜的正常生長,前茬作物為馬鈴薯。
芥菜型春油菜品種晉油12號,生育期95 d左右,由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高寒區(qū)作物研究所油菜課題組提供。
設(shè)置6個播期處理,分別為4月1日、4月10日、4月20日、4月30日、5月10日和5月20日,以當(dāng)?shù)貍鹘y(tǒng)播種時間4月20日為播期對照,小區(qū)面積10 m2,設(shè)3次重復(fù)。
翻地耙耱前一次性施足底肥,1 hm2施磷酸二銨600 kg、雞糞22 500 kg。采用人工條播方式播種,用種量3 kg/hm2,行距×株距為25 cm×30 cm。出苗2周后隨間苗中耕除草同時噴施藥物防治蟲害,抽薹期再中耕一次,抽薹期和花期各澆水1次。不同播期試驗采用噴灌的方式澆水,便于控制土壤墑情,保證不同處理小區(qū)出苗統(tǒng)一整齊,管理方式同大田。在小區(qū)80%的角果變黃時就及時收割,避免因角果炸裂影響測產(chǎn)。
1.5.1 物候期調(diào)查
對每個處理的生育期進行大田觀察記錄,包括出苗期、抽薹期、現(xiàn)蕾期、始花期、盛花期、終花期、成熟期。
1.5.2 收獲期農(nóng)藝性狀、經(jīng)濟性狀考察
農(nóng)藝性狀包括:株高、莖粗、有效分枝數(shù)、主軸有效長度、主軸上有效角果數(shù)、全株角果數(shù)、每角粒數(shù)等。
經(jīng)濟性狀包括:千粒質(zhì)量、單株生產(chǎn)力、小區(qū)產(chǎn)量、折合單產(chǎn)等。
從表1看到,播種時間在4月1日、4月10日、4月20日、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5月30日,相對應(yīng)的出苗時間分別是 16 d,16 d、12 d、8 d、7 d、7 d、7 d。4 月 10 日前,晉北的氣溫還不穩(wěn)定,日有效積溫低,地溫還未達到8℃以上,影響種子萌發(fā),出苗時間明顯變長。4月20日之后,由于地溫明顯增高,出苗時間穩(wěn)定在7 d左右。
不同的播期相對應(yīng)的抽薹期也不同,對應(yīng)播期的抽薹時間分別是 38 d、33 d、32 d、29 d、29 d、24 d、18 d。4 月 1 日播種,抽薹期明顯延長,這與地溫低出苗弱有關(guān),在4月20日—5月10日播種,抽薹時間基本穩(wěn)定在29~30 d,5月30日播種,由于溫度高,植株出苗后18 d就出現(xiàn)抽薹現(xiàn)象,而且很快進入盛花期,終花期也明顯提前,植株的生育期明顯縮短。
播種時間不同,花期的長短也不同,相對應(yīng)的花期為24 d、27 d、28 d、26 d、22 d、18 d、17 d。正常的播種時間,花期基本在26~28 d。過早播種或太遲播種,花期明顯縮短。播種早于4月20日,由于出苗弱,影響了植株的正常生長,導(dǎo)致花期較正常時間縮短。播種推遲在5月10日后,由于當(dāng)?shù)貧鉁匾呀?jīng)很高,植株出苗后未經(jīng)春花階段很快就進入抽薹期,而且始花期提前,植株明顯矮于正常植株,很快進入角果期。
表1 不同播期的物候期比較 日/月Tab.1 Phenology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owing time
從表2看到,不同播期的植株高度明顯不同,提早播種有利于提高植株的高度,正常植株都處在210 cm左右,播種時間推遲到5月20日之后,由于當(dāng)?shù)貧鉁馗?,植株高度明顯低于CK對照處理,分別比CK降低了22.3%和56.5%;對照的莖粗?jǐn)?shù)值是3.9 cm,早播或遲播都較對照低,只是早播相對于遲播降低的幅度小些,4月1日和4月10日的植株莖粗相同,都為2.6 cm,比CK降低了33.3%,5月10日、5月20日和5月30日播種相對應(yīng)的莖粗為3.3 cm、1.7 cm、1.3 cm分別比CK降低了15.4%、56.4%和66.7%,植株明顯變得細(xì)弱;有效分枝數(shù)從4月10日—5月10日差別不大,數(shù)值在50個左右,但4月1日、5月20日和5月30日的有效分枝數(shù)明顯減少,分別為47個、36個和44個,比CK減少了14.5%、34.5%、43.6%;主軸上的角果數(shù)受播期影響大,差異明顯,4月 1日、4月 10日、4月 30日、5月 10日、5月 20日、5月30日,主軸上的角果數(shù)量為42個、61個、79個、77個、47個和27個,分別比CK減少了48.1%、24.7%、2.5%、4.9%、41.9%和66.7%。
可以看出,在4月10日和5月10之間播種,主軸上的角果數(shù)變化不大,而4月1日和5月20日、5月30日則差異明顯;全株角果數(shù)變化比較突出,4月10日前播種和5月20日以后播種差別大,分別為315個、854個、401個和234個,比CK分別減少了74.9%、32.0%、68.1%和81.4%;每角粒數(shù)從4月1日到5月30日,分別為12粒、16粒、21粒、19粒、15粒、22粒和18粒,分別比CK降低了。播期降低了42.9%、23.8%、9.5%、28.6%、14.3%,5月 20日播期每角粒數(shù)是22粒,變化突出,可能與試驗誤差有關(guān),有待后續(xù)試驗繼續(xù)驗證。
表2 不同播期下主要的農(nóng)藝性狀表現(xiàn)Tab.2 Agronomic characters at different sowing time
表3 不同播期下主要經(jīng)濟性狀表現(xiàn)Tab.3 Economic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sowing time
從表3可以看到,不同播期在5月10日前對千粒質(zhì)量的影響不大,基本在3.3g左右,但從5月20日后開始,千粒質(zhì)量明顯下降,為2.5 g和2.2 g,比CK3.2 g降低了24.4%和31.3%,這與后期由于溫度高植株生長受到影響關(guān)系很大。單株生產(chǎn)力4月1日和4月10日都是25.5 g,相對CK減少了11.9%,4月20日和4月30日基本一致,都在28.0 g左右,從5月10日,5月20日和5月30日,分別為22.6 g、16.8 g和12.3 g,比CK分別降低了20.9%、41.3%、56.9%,后期由于溫度高,出苗后植株還未達到一定高度,就開始了花期階段,進入了生殖生長,從而植株矮小,有效分枝少,角果等都較CK明顯減少。
各小區(qū)產(chǎn)量按照實際收獲為準(zhǔn),折合成單產(chǎn)分別為1 700 kg/hm2、1 850 kg/hm2、2 250 kg/hm2、2 300 kg/hm2、2 210 kg/hm2、1 850 kg/hm2、660 kg/hm2,只有 4 月 30 日的產(chǎn)量和 CK接近,其他不同播種期的產(chǎn)量明顯都比CK低,而且播期過早或過遲都會影響到產(chǎn)量。4月1日、4月10日和5月10日、5月20日、5月30日分別降低了24.4%、17.8%、1.8%、20%和70.7%。
晉北地區(qū)春油菜大致在4月15日—5月10日播種,其產(chǎn)量最高,效益最好。就是當(dāng)?shù)販胤€(wěn)定在8℃以上時即可播種。晉北平川地區(qū)大部分在4月20日春播小麥和燕麥之后進行,晉北的右玉、左云、平魯?shù)壬絽^(qū)或丘陵坡地由于地溫回升遲,春油菜播種時間大致在5月20日—6月10日進行,播種時間要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