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文
(甘肅天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甘肅 天水 741000)
高血壓腦出血是由于顱內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破裂導致的急性腦血管疾病,是嚴重的高血壓并發(fā)癥,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并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的患病人群逐漸增多,高血壓腦出血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因此,為了增加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治療效率,減少死亡率,筆者對我院高血壓腦出血72h 以內和以外死亡的患者的臨床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尋找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72h 內死亡的致死因素。
選擇我院急診2017 年4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急診高血壓死亡患者54 例,其中72 小時內死亡27 例,男15 例,女12 例,為研究組,72 小時后死亡27 例,男14 例,女13 例,為對照組。
①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即高血壓患者在發(fā)病后6h 內急診就診顱內CT 首次明確腦實質出血性病灶為診斷依據(jù),②排除發(fā)病后72h 內再出血患者,③排除患有不穩(wěn)定型冠心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血液系統(tǒng)疾病、伴發(fā)惡性腫瘤患者。
通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Hemphill 腦出血預后評分對兩組患者的臨床體征進行評分。
所有數(shù)據(jù)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 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相關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 回歸模型。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jù)對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分析,兩組患者在年齡、BMI、酗酒史三項指標中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在體溫、初始血漿滲透壓、治療1h 后伸縮壓、INR 四項指標組間具有差異性,且GCS 評分和Hemphill 評分,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和評估量表得分分析(±s)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和評估量表得分分析(±s)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 <0.05。
臨床特征 研究組 對照組體溫(℃) 37.65±0.75* 37.86±0.67初始血漿滲透壓(mOsm/L) 336.32±12.76* 303.58±13.41治療1h 后收縮壓(mmHg) 183.91±23.17* 145.62±17.82 APTT(s) 24.22±4.70 23.99±4.18 PT(s) 12.57±3.79 12.86±2.97 FIB(g/L) 2.49±0.73 2.48±0.63 INR 1.89±0.82* 1.34±0.63血糖(mmol/L) 9.27±5.01 9.42±4.89 Hemphill 評分(分) 4* 3 GCS 評分(分) 4.5* 13
通過對以上幾項危險指標的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INR、治療1h后伸縮壓、GSC 評分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72 小時內的死亡有重要作用,見表3。
表3 高血壓腦出血加速死亡危險因素的logistics 回歸分析
高血壓腦出血是急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其發(fā)病一年后的生存率僅為38%,致殘率高達80%~95%[3],所以其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均有很大的影響。目前臨床上也在積極的尋找高血壓腦出血的致死原因和解決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針對高血壓腦出血72h 內死亡的患者進行研究,比較分析影響其死亡的因素。通過對死亡時間72h 以內或以外的54 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BMI、酗酒史、體溫、初始血漿滲透壓、治療1h 后伸縮壓、INR、GSC 評分以及Hemphill 評分幾項因素對于患者的死亡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INR、治療1h 后伸縮以及GSC 評分三項指標對于加速患者的死亡有巨大的影響。因此筆者建議在患病初期,應密切關注這些指標,提高對患者病情和預后評估的準確性,提高治療的合理性,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