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杰,王璐,徐艷嬌,郭潔茹,張程亮,劉東,李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藥學部,武漢 430030)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診療方案也在不斷更新,但目前尚無針對COVID-19的特效治療藥物。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發(fā)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以下簡稱“國家診療方案”)[1]推薦試用抗病毒治療藥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ritonavir,LPV/r),成人每次400 mg/100 mg,每日2次,口服,療程不超過10 d。
藥物利用評價(drug utilization evaluation,DUE)是在一個給定的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下,按照預定的標準,評價、分析和解釋藥物利用的模式[2]。對于藥品在臨床應用的用法用量、療程、應用人群等的處方現(xiàn)狀及特征分析亦屬于藥品評價的一部分[3]。目前LPV/r治療COVID-19的臨床應用多基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的臨床經(jīng)驗和相關基礎研究。LPV/r用于COVID-19用藥經(jīng)驗及用藥特征鮮有報道,筆者在本文借鑒國內外在DUE中對于藥品臨床應用模式評價的方法,對某重癥COVID-19患者定點收治醫(yī)院使用LPV/r的人群、時機、用法用量、療程以及聯(lián)合抗病毒用藥進行報道,以期為臨床工作者了解該藥的臨床應用現(xiàn)狀并進一步開展評價提供依據(jù)。
1.1資料收集 某重癥COVID-19患者定點收治醫(yī)院2020年2月1日—2月29日所有服用LPV/r的住院患者病歷。納入標準:在院期間使用LPV/r且在統(tǒng)計時療程已結束的重癥COVID-19患者(重癥患者標準根據(jù)“國家診療方案”[1])。排除標準:截止2020年2月29日正在使用LPV/r治療的患者。
1.2方法 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齡、性別、基礎疾病等信息,收集藥物治療信息包括用藥時機(患者初次出現(xiàn)COVID-19相關癥狀至開始使用LPV/r的時間)、用藥劑量、頻次、療程、聯(lián)合用藥情況等。
1.3統(tǒng)計分析 以Excel 2010版錄入數(shù)據(jù)庫,計算各數(shù)據(jù)的構成比(%)。對患者性別、年齡、基礎疾病、用法用量進行描述性分析,對LPV/r用藥時機和用藥療程按照時間區(qū)段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用藥人群特征分析 2020年2月該定點醫(yī)院接受LPV/r治療的患者共519例,排除302例正在接受治療的住院患者,共納入217例。217例患者中,男102例(47.0%),女115例(53.0%)?;颊咭岳夏耆司佣?,>64歲90例,占41.5%,其中>80歲12例,年齡最大為92歲男性患者;<30歲僅9例,年齡最小為14歲男性患兒。
超過一半患者(51.6%)伴有基礎疾病,其中高血壓最多(30.9%),其次為糖尿病(16.6%),其中34例患者同時患有≥2種基礎疾病。見表1。
表1 217例患者的基本信息
Tab.1 Primary information of the 217 patients
項目例數(shù)構成比/%年齡 <18歲10.5 18~29歲83.7 >29~49歲6329.0 >49~64歲5525.3 >64歲9041.5基礎疾病項目例數(shù)構成比/% 高血壓6730.9 糖尿病3616.6 冠心病125.5 高脂血癥83.7 肺部疾病83.7 其他2411.1 無10548.4
2.2用藥時機及療程 用藥時機以患者初次出現(xiàn)COVID-19相關感染癥狀(發(fā)熱、嘔吐、腹瀉、乏力、干咳等)至開始使用LPV/r的時間間隔來計算,結果見表2。初次出現(xiàn)癥狀后1周內開始使用LPV/r的患者僅34例。104例患者(47.9%)出現(xiàn)癥狀8~14 d開始服用LPV/r,66例患者出現(xiàn)癥狀2~3周開始服用LPV/r。
217例LPV/r的使用劑量均為400 mg/100 mg,bid,口服,均使用了片劑。給藥時間1~19 d。用藥時長不超過10 d(包括10 d)159例;其中使用時間在1~5 d為63例,21例為死亡病例,因疾病發(fā)展停用LPV/r;用藥時間>10 d的有58例,見表2。
2.3抗病毒藥物聯(lián)合用藥情況 217例患者中,單用LPV/r抗病毒125例(57.6%)。聯(lián)合抗病毒用藥中,阿比多爾最多,為71例(32.72%);22例(10.1%)聯(lián)合使用α-干擾素霧化治療;聯(lián)合利巴韋林、奧司他韋各7例(3.2%)。共80例患者同時使用2種抗病毒藥物,12例同時使用3種抗病毒藥物。
表2 重癥COVID-19患者使用LPV/r的用藥時機與療程
Tab.2 The timing and course of LPV/r treatment in severe COVID-19 patients
用藥時機/d例數(shù)構成比/%1~73415.7>7~1410447.9>14~216630.4>21136.0用藥療程/d例數(shù)構成比/%1~56329.0>5~109644.3>10~145023.0>1483.7
2.4不良反應 有18例患者在服用LPV/r期間轉氨酶升高,其中14例入院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已有不同程度升高。2例患者因轉氨酶過高停用LPV/r,其中1例入院時轉氨酶已高于正常值,1例入院時轉氨酶正常,2例均停藥并給予甘草酸二胺口服護肝治療后轉氨酶好轉。
另外,本文觀察到LPV/r治療中還出現(xiàn)納差、腹瀉、嘔吐、胃脹等胃腸道不良反應,大部分患者可耐受,有4例患者因不耐受胃腸反應更換其他抗病毒藥物,更換后胃腸道癥狀好轉。同時觀察到2例患者血脂顯著升高,2例患者血糖升高,因疾病治療需要而未停用藥物。
2.5患者住院時間分布 217例患者中,27例死亡,190例治愈出院。有15例患者住院時間在7 d內,其中10例死亡,2例轉至方艙醫(yī)院。患者住院時間集中在14~21 d,住院時間在8~14 d的78例(35.9%),>14~21 d的84例(38.7%)。有40例(18.4%)患者住院時間>21 d,其中最長為33 d。
LPV/r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抑制劑,可抑制HIV蛋白酶,從而阻止Gag-Pol多聚蛋白的裂解,產(chǎn)生未成熟、無感染力的病毒顆粒。利托那韋可抑制CYP3A介導的洛匹那韋代謝,升高洛匹那韋血藥濃度,提高其抗病毒效果[4]。由于目前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特效藥,基于SARS和MERS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多版指南和共識及文獻推薦COVID-19患者使用LPV/r[5]。本研究基于217例重癥COVID-19患者LPV/r的用藥情況進行分析。
3.1用藥時機和用藥療程分析 一項多中心對照研究發(fā)現(xiàn),在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癥狀10 d內)使用LPV/r可以顯著降低SARS患者病死率和插管率,但是對于晚期發(fā)病>10 d患者,與對照組比較,對病死率和插管率沒有顯著改善,因此認為LPV/r可降低SARS患者早期體內病毒復制量[6]。近期,一項關于LPV/r用于冠狀病毒的快速系統(tǒng)評價指出,LPV/r用于新發(fā)感染者的早期治療有較好效果,而晚期則可能增加病死率[7]。本研究217例患者中,僅74例在發(fā)病10 d內開始使用LPV/r,其他患者使用時間較晚。上述患者中,一部分入院前自行在家隔離服用其他藥物加重后入院,部分為方艙或者其他醫(yī)院轉診的重癥患者,因此未進行早期LPV/r治療。另外,有患者入院后先使用其他抗病毒方案,后更換為LPV/r治療。這一結果無法排除由于初期病床不足、醫(yī)療資源緊缺、其他治療方案等各種因素導致,但是針對抗病毒治療,如果在能夠早診斷的前提下,盡可能早期給予LPV/r可能會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在國家診療方案中,推薦LPV/r療程不超過10 d。CHU等[8]研究證實,利巴韋林和糖皮質激素沖擊療法的基礎上聯(lián)合LPV/r能夠使SARS患者獲益,該文獻中使用的LPV/r時間為14 d。韓國關于MERS的指南中推薦抗病毒藥物使用為10~14 d[9]。本研究中119例LPV/r使用1~9 d,90例使用10~14 d。大部分患者用藥時間在國家診療方案或者文獻推薦的范圍內,但是也有少數(shù)患者用藥時間大于15 d,用藥安全性應引起臨床關注。
3.2聯(lián)合抗病毒用藥分析 217例患者中,LPV/r聯(lián)用最多的抗病毒藥物為阿比多爾。阿比多爾為預防和治療流行性感冒的重要藥物,可以作用于多種DNA和RNA病毒,因體外實驗發(fā)現(xiàn)其對SARS有效[10],因此被推薦用于COVID-19的治療。浙江省的診療經(jīng)驗提示LPV/r聯(lián)合阿比多爾的49例患者第一次病毒轉陰平均時間為12 d[11]。因尚無循證證據(jù)支持目前現(xiàn)有的抗病毒藥物對SARS-CoV-2有特效,加之抗病毒藥物不良反應的疊加,因此在目前抗病毒治療中,不推薦3種及以上抗病毒藥聯(lián)合使用。本文收集的病例中,有12例患者聯(lián)合使用3種抗病毒藥物,其藥物安全性值得臨床關注。
3.3不良反應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在使用LPV/r過程中,存在AST、ALT升高的情況。COVID-19危重癥患者本身存在疾病所致肝損傷的可能,患者體內細胞因子風暴可能會導致機體肝損傷;此外,SARS-CoV-2可能與膽管細胞結合,導致膽管細胞功能障礙,進而導致肝功能異常[12]。有研究顯示99例COVID-19患者,有43例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肝功能異常,表現(xiàn)為轉氨酶升高[13]。肝損傷也是LPV/r的常見不良反應[14]。因此,COVID-19患者在使用LPV/r期間應注意監(jiān)測患者肝功能指標,注意區(qū)分藥物性肝損傷和疾病本身對肝臟的影響,尤其對于存在肝功能異常的患者,必要時可給予乙酰半胱氨酸、雙環(huán)醇和甘草酸制劑等護肝藥物。
本文主要依據(jù)國家診療方案中關于LPV/r的使用推薦進行分析,但是截止目前COVID-19及以往SARS/MERS的冠狀病毒治療中,對于LPV/r的用藥時機、療程、聯(lián)合抗病毒用藥均無權威和統(tǒng)一推薦,因此本文更多的是限于LPV/r在COVID-19治療中藥物使用的現(xiàn)狀進行藥物利用分析。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重癥COVID-19患者的治療中,LPV/r用法用量基本規(guī)范,但也存在患者用藥時機差異較大、少數(shù)療程過長、聯(lián)合用藥數(shù)目較多的現(xiàn)象,臨床應給予重視。另外,用藥過程中應密切監(jiān)測LPV/r肝毒性等相關不良反應,并注意與原發(fā)疾病區(qū)分。在未來研究中,可以更多關注LPV/r不同的給藥時機、療程、聯(lián)合用藥方案等與臨床結局的關系,探索LPV/r在COVID-19治療中的價值和規(guī)范應用,以期進一步促進COVID-19的抗病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