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新世紀小學 張儉榮
針對小學生的體育教學,主要用來鍛煉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教師根據體育教學的具體要求適當地完成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時間安排,從而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但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內容選擇和實踐把控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如何根據明確的教學要求,既能保證體育合作學習中教學內容的生動,還能保證合作學習的時間充分,是目前小學體育教師所要解決的教學難題。
小學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內容選擇與時間安排。
查閱體育合作學習的相關資料數余篇。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的主要方向有以下幾個,一是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的使用,二是合作學習的時間分布,三是體育教學的分組教學,四是學習成果的交流。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要求小學體育教師根據體育教學的內容讓合作交流成為體育教學重要的教學形式,成為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重要策略。所以,教師在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在學習內容的時間安排上要格外謹慎。
通常情況下合作學習以集中的團隊力量實現個人成長的目標,在一個完整的體育運動中教師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好體育內容的大量輸出是非常艱難的教學任務,而合作學習通過任務分配和技能分配讓知識聯(lián)合、知識進步在同一時段完成,讓學生對學習時間長、復雜開放的難度體育教學內容學習壓力變輕、學習難度降低,這便是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因此,在目前的教學范疇中教師要充分將互動、整合的教學理念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利用大膽的合作學習模式完成體育教學的任務。如在《定力越野與耐力跑》的課堂上學生必須掌握指南針方向的辨別和地圖的辨別,還有路線設計等知識。但是小學學生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也沒有足夠的技能經驗,所以需要交流合作、相互依賴,共同解決這項運動中的所有難題。
本次研究通過對小學體育教學10 節(jié)合作學習課的細致觀察和分析可以看出一些簡單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就算教師不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自己也能掌握得很好,但是如果利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效果只會更好。比如,在《啦啦操》的教學中體育教師只要帶領學生練習基礎的分解動作,反復訓練,學生很快就會熟練掌握。另外,在合作學習時教師還要依照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對客觀的外部條件進行特別的設計。比如,在《籃球分層教學》中體育教師就可以將籃球運動技術能力比較差的按照2~3人小組人數分組,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基礎的動作練習,如傳球接球或者進攻防守。這樣大密度的訓練可以很快提升學生的籃球基本功,為學生后續(xù)體育課堂上的技術配合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次研究的10 節(jié)體育課程中合作學習的情況如下表,比如形體扇子舞整節(jié)課的時間是49 分鐘,其中合作學習占40 分鐘,達到了81%,而籃球、障礙跑、跳繩等合作學習的時間也達到幾乎50%,由此可見課堂上學生的合作時間比較充足。雖然健身操的合作學習時間比較低,但是由于其容易被學生掌握,學生課下練習也可以。
時間長度基本上都可以掌握,時間的安排上一些教師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對于規(guī)定時間的學習任務沒有明確的要求,這樣教學目標難以完成。就拿籃球來說,雖然教師也會采取分組練習的措施,但是傳球接球這樣的簡單技術基本都在二人間進行,而其他教學內容也基本上都是學生單獨練習。這樣其實大部分的籃球技術學生都沒有辦法順利掌握,學習的任務不明確,學生對動作的掌握參差不齊。因此,教師在這方面應該設計合理的學習方案,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形式下進行比賽,讓教學任務能夠順利完成。
本次研究通過對體育合作學習的課程內容和時間安排進行調查和分析,初步可以認為體育教學中內容選擇和時間安排的工作做好了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非常有效。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安排好合作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在合作中學到體育知識、掌握體育技能,提升學生的體育精神和體育素質。不僅如此,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還要結合合作以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上課形式變得豐富有趣,讓體育教學變得靈活多樣,盡量在不占用學生課外時間的前提下完成小學體育教學的所有教學任務,讓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提升。那么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和時間安排的質量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小學生的體育學習差異非常大,教師要找準這種差異,對癥下藥,將學生的體育天分和興趣發(fā)掘出來,在體育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針對性地輔導學生,完成和學生的課堂互動。比如教師在講到跳躍的體育知識時教師可以展開梅花樁的游戲,帶領學生體驗雙腳蹬地、向前跳動的技術要領,然后針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一一進行互動分析,從而加強體育指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積極發(fā)表學習意見、展示自我,表達教師發(fā)現不了的問題。教師將學生的意見融入教學中可以更全面地照顧學生的心理,比如進行迎面接力跑時可以聽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然后豐富教學設計,完成課堂教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除了合作學習,還要有游戲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天性活潑、愛玩游戲,在游戲中學生很快就可以掌握游戲的規(guī)則和體育知識的學習。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建游戲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在中游戲合作學習,完成體育教學的內容。比如在跑步姿勢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先把學生組織在一起,自身示范跑步的姿勢,然后讓學生模仿。教師針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正,讓學生對跑步知識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比賽,如短跑接力,小組合作,教師當公正的裁判,學生按照指定的動作規(guī)范的進行比賽。這樣一來學生很快就可以暴露出自己的短板,教師也很快就能找到學生的問題。如此,利用游戲的方式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合作課堂的教學成效自然就會提升。
總而言之,根據上述的資料和數據分析,可以非常清晰地得出體育教師已經可以非常熟練地掌握各類體育教學內容,也能根據體育教學的要求完成體育合作學習的內容選擇,保證體育教學的質量。不僅如此,很多教師對學習時間的把控能力也在逐步增強,而且在體育合作學習時間的安排上越來越科學合理,這是目前小學體育教學合作學習成效的重要保障。隨著體育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不斷提升,相信小學體育教學合作學習的質量一定會有明顯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