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華
摘 要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成為教育領(lǐng)域高度關(guān)注的一個焦點。初中體育學科,作為初中生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綜合強化的平臺,要肩負起責任。本研究以此為著眼點,就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難點進行分析,具體包括受重視程度不高、融合與滲透方法生硬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單一等諸多問題,并針對性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策略,探索可行性方案。
關(guān)鍵詞 初中體育 心理健康教育 難點 解決之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并認為衡量健康的標準并不僅僅是身體素質(zhì),更是要將心理健康作為一個考量依據(jù)。為此,心理健康教育被提上日程,如何將其滲透到體育教學中,成為一個較為困難的問題。如何克服困難,迎接挑戰(zhàn),成為新時期初中體育要去積極面對的內(nèi)容。
1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難點
初中體育教學作為初中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著重要作用。自新課程標準對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明確要求,體育學科也開始嘗試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1.1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側(cè)重點聚焦在學生的心理層面,而體育教師的理解則是通過體育教學來達成身體素質(zhì)鍛煉的目標。一種強調(diào)內(nèi)在心理,一個強調(diào)外在身體素質(zhì),兩者在側(cè)重點上存在一定的矛盾。究其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主要是初中學校和體育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問題的出現(xiàn)。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學校并未對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導致兩者融合較為困難。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體育教師缺乏對心理健康的重視,造成內(nèi)容枯燥、方法單一,效果不夠理想,出現(xiàn)相應的問題。
1.2滲透與融合方法十分生硬
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應該是潤物無聲的過程,但由于缺少經(jīng)驗,導致兩者的融合過程十分生硬,“生搬硬套”的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如體育教師在課堂之上預留出一定的時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教育理論和具體實踐,用以來通過體育課來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但往往適得其反,所展現(xiàn)出的效果并不理想。
1.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單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較多,如激趣法、溝通法、互助法、競賽法等等,這些都能夠有效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教師所采取的方法十分單一,多是以溝通法為主,通過溝通來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單一的方法,很難長期發(fā)揮效用,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體育課中讓學生體驗“成功”
對于初中生而言,大部分學生都存在“畏難”心理,對自己不夠自信,在面對困難時最多的選擇還是“逃避”。這種情況,則是一種心理問題。為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讓學生可以體驗“成功”,獲得“成功”后的喜悅,勢必能夠有效調(diào)節(jié)這一心理問題,從而面對體育教學更自信,樂觀的面對生活與學習。例如,在進行排球發(fā)球技巧的練習時,學生的手臂力度存在差異,“一刀切”的模式顯然不可取,采取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嘗試以不同的標準來要求每一個學生,并使其能夠順利達成目標,體驗“成功”。以這一類教學內(nèi)容為核心的體育教學,長此以往,將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的生活與學習。
2.2體育課上鼓勵學生合作交流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手機、平板電腦成為初中生主要的娛樂工具和設備,雖然看似網(wǎng)絡環(huán)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這種社交相比于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顯然缺失了一種情感的傳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移動設備的溝通。為此,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開展合作交流。例如,教師可以適當?shù)亻_展一些團隊性的活動項目,如接力賽跑、打羽毛球、籃球比賽、拔河等等,團隊性的活動形式,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明顯增加,培養(yǎng)團隊凝聚力的同時,也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2.3課堂上應用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在前文的分析當中可以看到,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一個主要難點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較為單一。為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體育教師掌握多種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一方面,體育教師要通過多途徑,獲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方法,了解不同方法的使用,并在前期做好教學方案的設計,在不斷優(yōu)化中確保方法的順利實施;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基本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確保方法使用的針對性,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2.4體育課堂上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
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狀態(tài)有著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關(guān)系,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多種形式的比賽活動,來引導學生樹立自信,鍛煉自己的意志力。例如通過耐力跑的項目,則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足球或者是籃球賽事,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凝聚力。競技類的項目則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和感受,提升自信心。多元的形式,都將發(fā)揮出不同的作用與價值,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葉濤.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8):71-72.
[2] 徐馬平.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田徑,2019(03):16-17.
[3] 劉寧濤.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甘肅教育,2019(04):75
[4] 宋志勝.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