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垠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小學教育逐漸優(yōu)化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學也不例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針對該學科的教學特點,依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優(yōu)化教學方式,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成為小學數學課堂的主體,以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將圍繞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優(yōu)化方法;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8-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69
優(yōu)化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想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使其在教學過程中依照學生的心理特點,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體,通過多元化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促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轉變課堂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動性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摒棄滿堂灌、題海戰(zhàn)術等陳舊教學方法,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實踐能力作為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重點。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在一旁起到輔助作用。這樣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受教者轉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者。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中,一些教師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率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科心生厭倦。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建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積極主動獲取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還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并從中掌握數學規(guī)律。在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師要采用泛講,或者不講讓學生自行探究的方法,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另外,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時,還應巧妙借助教學用具,促使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加深對教師講解知識點的記憶。學生通過自己積極主動探究后所獲取的數學知識,往往更加容易掌握,并且在運用該知識點時也能得心應手。對于學生的積極表現,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令學生在數學課堂擁有成就感,發(fā)自內心喜愛數學,久而久之,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緊跟教師教學思路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成效[1]。
二、注重數學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性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在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令課堂教學成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然而,小學數學這門學科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以及嚴密的邏輯性,在與其他學科相比時,數學課堂就會顯得比較枯燥無味晦澀難懂。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鉆研小學數學課本,并將所挖掘出來的知識點,依據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且充滿好奇心的特點,精心設計多元化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在數學的知識海洋中感受到數學的獨特魅力。對于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由于小學生認識水平有限,很難從直觀上理解抽象邏輯數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靈活使用直觀教具,將晦澀難懂的抽象數學知識轉化成簡單明了的直觀教學,使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教具時,能夠從中得到啟發(fā),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
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創(chuàng)設學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化情境,促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到數學廣泛應用的價值,減少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所要教授的知識點,通過角色扮演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且又熟知的生活場景,學生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能夠熟練運用到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難題,還可以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提出與數學有關的簡單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利用學生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在教學內容中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減少數學學習的枯燥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
除此之外,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掌握運用課堂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還可以將學生課外零碎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在布置學生課后作業(yè)時,讓學生動手動腦將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知識點作為課后作業(yè),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在生活情境的熏陶下,不但可以放松緊張的學習神經,還能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增添活力[3]。
四、允許學生質疑,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也就是說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就要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數學習題材料。學生對資料分析的越深入就越能發(fā)現諸多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質疑。待學生提出疑問后,教師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分析,并歸納出該種問題的解決方法,在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未解問題的求知欲。
課題是一堂課的教學起點,也是一堂課程結束的歸宿。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該堂課的課題提出質疑,這也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方式。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帶著疑問進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專注力。另外,數學定義也是小學數學極為常見的教學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對數學概念與定義產生質疑,或者是對定義中的某個關鍵詞產生質疑,并為自己產生的質疑點提出相關問題。教師面對學生的質疑進行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定義的同時,加深對該定義的記憶。
五、重視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現實生活中處處隱藏著數學知識,將數學教學變得生活化,使學生運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才是學習數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數學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良好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增加學生的校外實踐活動,令學生在營造的社會情景中體驗數學,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另外,良好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數學知識基礎,使得學生能夠站在數與形的角度充分理解社會生活中的事物。
小學數學教師還要摒棄傳統(tǒng)單一枯燥的滿堂灌為主的教學理念,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充分利用校園內的資源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對學校圖書館中的藏書量進行調查,并對圖書中的種類進行有效分類,還可以對校內學生展開上網時間的調查,利用得到的數據分析學生上網利弊。這些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諸多具有利用價值的數據,學生通過對數據展開分析思考,可以從中發(fā)現諸多問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六、建立評價機制,挖掘學生數學潛能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單向評價刺激法,改為與學生互動的一種有效學習方法,將數學知識轉化成數學運用能力,以此深入挖掘學生數學潛能。在小學生心目中,教師評價具有至高的權威性,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每一點進步,只要得到教師的表揚與鼓勵,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就會持續(xù)不停地增加。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依照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分層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客觀公正的表揚與評價。
另外,學生評價教師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覺得教師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處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數學課堂氛圍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開發(fā)性思維,令整個小學數學課堂充滿活力與生機。學生相互評價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因為學生是數學課堂的主體,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就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相互幫助學習,相互趕超學習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在相互評價中能夠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不斷自我完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通過評價機制,深入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
七、注重思想性,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數學教師應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注重學生的思想性,以此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學生在小學時期正是處在世界觀與人生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活動時,應注重學生的思想性,深入挖掘數學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并圍繞這些素材對學生展開思想品德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另外,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優(yōu)秀數學家的故事,為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榜樣,建立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使得學生由最初的討厭數學,到積極主動想要學習數學,再到擁有努力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八、結語
根據以上內容綜合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通過轉變課堂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動性,注重數學趣味性,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還要允許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質疑,重視學生數學與生活的實踐活動,建立數學評價機制,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同時,還能深入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秀梅.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西部素質教育,2017(23):247.
[2]韓培峰.巧用多媒體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7(2):166.
[3] 劉興紅.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3(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