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池水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育也跟隨著時代的潮流不斷更新,現(xiàn)在小學生的學習科目較少,語文又是一大重點,所以其學習方式一直備受各界的關注。近幾年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在這種形勢下形成了一種教學方式——核心素養(yǎng)教學,其在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但在小學教學途徑中,群文閱讀又是一重點特色,這種閱讀方式結合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使教學水平有所提高,還能夠增強學生的預感和眼界,并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敘述了在核心素養(yǎng)大背景下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的意義,對現(xiàn)在教學中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指出漏洞并提出問題,最后對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群文閱讀;語文素養(yǎng);教學模式
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語文學習的關鍵,而研究式的實踐閱讀課程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近幾年,趙群之、王林等教授研究出一種實踐閱讀課堂的新方式,它就是“群文閱讀”,這為小學語文學習開辟了另一番天地。群文閱讀就是在一定的時間里通過許多文本,進而整理成一種閱讀資料,它成為能夠彌補單篇閱讀不足的有效閱讀模式。其結合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最終能夠為廣大師生服務,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最終能夠提高閱讀效率并提升知識學習水平。本文就核心素養(yǎng)與群文閱讀進行分析討論,并探索教學方式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
一、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發(fā)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意義
(一)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是接受知識、認識世界的關鍵時機,也是小學生發(fā)展自身語言的關鍵階段。在二十世紀末,美國進行了一個實驗“一個詞重復多少遍,才能靈活使用”,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一個詞大約重復3000遍以上才能夠靈活運用,重復至少15000遍才能夠終身創(chuàng)造使用。群文閱讀的開展恰恰能使學生接觸到大量的詞匯和作品,這些作品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使用并創(chuàng)新。并且材料越多內(nèi)容越廣泛,學生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選讀,這要比讓學生死讀、硬讀更能夠提高學習能力,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積累詞匯、培養(yǎng)語感和語言運用。
(二)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
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開展群文閱讀有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并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是對選出的一些文章通過學生和教師的研究探索,對文章形成多層次、多方位的理解與滲透,最終通過閱讀材料的信息對其進行編輯、優(yōu)化整合、拓展后形成實踐創(chuàng)新性的閱讀。在探索文章過程中可以加深記憶、增加思維邏輯性,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學習能力。
(三)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并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進行群文閱讀的開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語言形成美的構想,讓學生在頭腦中自己創(chuàng)造語言意境,利用這種構想讓學生形成立體式的美的創(chuàng)造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因為群文閱讀自身就具有廣泛性的特征,只需教師去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利用自己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讓學生自己領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美的感受。
(四)能夠把語文知識點同人文精神結合,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通過一種議題把知識融會貫通,構建一個語文閱讀世界,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體驗著與眾不同的情感,發(fā)現(xiàn)語文中的另類世界,這大大促進了小學生思想、情感、語言、創(chuàng)造的發(fā)展。將語言知識和自己的親身感受相結合,會在語言學習中體會到文章所蘊藏的人文精神。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生的群文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閱讀不夠
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根深蒂固的影響下,小學階段的學生承受著不屬于他們年齡段所承受的壓力,不單單有教師給予的壓力,還有社會發(fā)展下帶來的、家長的壓力,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壓力在有些時候會轉(zhuǎn)化成學習的動力,會使學生的成績明顯提升。但在大部分時間下,這些各方各面的壓力對于小學生來說會直接壓垮他們,使他們喪失學習的興趣?,F(xiàn)在社會中過度注重學生成績的不良影響之下,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壓力十分沉重?!把a課”、藝術學習等,外加補習班、經(jīng)常性的測試,這些學習占滿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時間,導致學生即使想進行閱讀活動都抽不出閱讀的時間。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學生也沒有充足的精力去認真閱讀,課外閱讀時間被其他學習活動占據(jù),導致群文閱讀閱讀量無法提升。另外,群文閱讀對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小學生識字有限,對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一些詞匯不認識或者不理解,會導致閱讀量缺少。
(二)小學生理解能力差
大部分小學生能識字然而卻不理解詞匯中的含義,以至于在規(guī)定閱讀的時間內(nèi)無法運用自己的語言把文中的含義準確表達出來。小學生知識學習本身就比較弱,知識儲備也不夠,自然就不能理解文中的具體結構與中心思想。因為學生的理解力直接影響著他們閱讀文章的時間、速度及效率,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沒有準確的理解,只是在囫圇吞棗地應付公事,既領會不到文中情感,也沒有自身的體驗,最終形成了死讀書的現(xiàn)象。
(三)小學生并不喜歡閱讀
學生學習的一大捷徑就是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再難領會的知識點都會被克服。這對群文閱讀也是如此,過去的學生對教師安排的假期閱讀的任務大多都是應付,只是帶著任務去瀏覽一遍,并沒形成對文章的真實看法和觀點。因為他們對這種純文字的文章,看到就感覺自己讀不懂,難讀,對文章提不起興趣,那么閱讀自然在他們身上就無效了。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的措施
(一)保證學生閱讀量的充足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減少對小學生家庭作業(yè)的布置,讓小學生在課后有充足的時間去閱讀。在閱讀時讓學生運用一些閱讀方式,既能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保證學生完成閱讀,又能保障其閱讀的效率。比如,提出問題,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地點、事件等或者是讓學生在閱讀后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闡述,這樣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并提高他們的閱讀量,還能使他們增加對文章的記憶與理解。
(二)教師在閱讀上加以引導
對于好奇心和玩心比較重的小學生而言,彩色不一的文字和有趣的圖片往往能吸引他們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要先選出一些合適的文章,再結合一些故事圖片和詩詞故事等,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在此基礎上開拓學生的眼界。教師要把群文閱讀結合到核心素養(yǎng)之中,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綜合發(fā)展。
(三)思維導圖的運用
閱讀教學幫助學生了解語文教學中長句與短句的運用、各類修辭手法的使用。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更深處的含義和背后的深層意義,但是這種意義是藏在文字后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挖掘文章背后的意圖,這種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讓學生理解更準確的閱讀信息。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將文章中包含的重要信息傳遞給學生,以此來幫助學生了解文字的表象內(nèi)容和作者情感的聯(lián)系,從而體會到文章的魅力所在。
四、結語
教育理念的變革下,群文閱讀教學被大眾所熟知,將這種閱讀模式與思維導圖結合起來,發(fā)揮閱讀的深刻意義,進而在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下完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因為,群文閱讀本身的特點是歸納、優(yōu)化、整合,而思維導圖則是挖掘文章中重要的信息,二者結合對文章的語文知識進行深入剖析,使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水平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1]葉建容.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對策[J].時代教育,2018(12).
[2]呂桂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J].語文天地,2019(9).
[3]譚麗婭.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9).
[4]范朵.小學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探索[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12).
[5]吳麗成.小學中年段讀寫聯(lián)動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遼寧教育,2018(11).
(責任編輯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