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霞,趙 科,劉 源,孫文霞,任 靜
(四川省藥物制劑及裝備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四川抗菌素工業(yè)研究所,成都大學,成都 610052)
喜樹堿(camptothecin,CPT)是S-期型抗癌藥物,臨床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1,2]。但天然喜樹堿內(nèi)酯環(huán)不穩(wěn)定,具有例如血尿、尿頻、腹瀉等嚴重的不良反應(yīng)[3,4],限制了其臨床使用。聚乳酸作為一種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優(yōu)良的生物相容性;而空間立構(gòu)復合物是一種由兩個互補的有規(guī)立構(gòu)聚合物之間的立體選擇性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復合物,它與其母體對映物相比有著穩(wěn)定性更好的顯著優(yōu)點。聚合物膠束具有特殊的核-殼結(jié)構(gòu)(疏水嵌段為內(nèi)核,親水嵌段為外殼),其內(nèi)核載藥,增溶難溶性藥物;而外殼可避免膠束被體內(nèi)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 識別和攝取,延長藥物在體內(nèi)的循環(huán)時間,并保持其穩(wěn)定[5]。因此,聚乳酸空間立構(gòu)復合物作為藥物載體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穩(wěn)定性,在藥物傳輸領(lǐng)域有著極大的應(yīng)用潛力[6-8]。本實驗室前期已制備得到聚乳酸空間立構(gòu)復合物為載體的喜樹堿新型納米膠束(camptothecin nanomicelles, CPT-NC),體外質(zhì)量評價良好,現(xiàn)分別采用大鼠及小鼠對其體內(nèi)過程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評價,以為制劑產(chǎn)品開發(fā)奠定生物藥劑學基礎(chǔ)。
1.1 動物SD大鼠20只(雌雄各半,SPF級,200~250 g),昆明種小鼠24只(雌雄各半,SPF級,25~30 g),均由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實驗動物研究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YXK(川) 2015-030。
1.2 藥品與試劑CPT對照品,含量>98%,批號:drk-0333-920417,購自成都德銳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PT原料藥,含量98%,批號:C-12246,購自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鹽酸伊立替康(內(nèi)標)對照品,含量 98%,批號:C023D130909,購自四川協(xié)力制藥有限公司;CPT-NC,自制。生理鹽水,含量0.9%,購自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甲醇、乙腈為色譜純;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1.3 儀器LC-10A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產(chǎn)品;BSA224S萬分之一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產(chǎn)品;BP-211D電子分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產(chǎn)品;Allrgra X-30系列離心機,貝克曼庫爾特商貿(mào)(中國有限公司)產(chǎn)品;XW-80A旋渦混合器,上海精科實業(yè)有限公司產(chǎn)品。
1.4 溶液配制
1.4.1對照品溶液 稱取CPT對照品10.0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超聲波振蕩20 min,至樣品完全溶解,甲醇定容得200 mg·L-1CPT儲備液;取儲備液適量用甲醇稀釋得到濃度為50、25、5、2.5、0.5、0.25、0.05 mg·L-1的內(nèi)酯型CPT對照品系列工作溶液。
1.4.2內(nèi)標溶液 稱取鹽酸伊立替康對照品適量,用甲醇配制成濃度為20 mg·L-1的溶液作為內(nèi)標溶液。
1.4.3CPT混懸型注射液(CPT-Free) 取CPT適量,用少量聚氧乙烯蓖麻油和乙醇(體積比為1 ∶ 1)溶解,然后保存在-20 ℃的冰箱中備用,注射前直接用生理鹽水稀釋即可。
1.5 藥動學給藥方案及血樣本采集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隨機分成4組(編號A,B,C,D),每組5只。A、B、C組給予CPT-NC,給藥劑量分別為0.25、0.5、1mg·kg-1;D組給予CPT-Free,給藥劑量為0.5 mg·kg-1。CPT-NC與CPT-Free使用前均用生理鹽水稀釋至使用濃度,尾靜脈注射給藥。給藥前禁食12 h,給藥后繼續(xù)禁食24 h,全程不禁水,分別于給藥前以及給藥后5、15、30 min,以及1、2、4、8、12、24 h眼眶取血0.5 mL,置肝素化離心管中,8 000 r·min-1離心5 min,分離血漿置-20 ℃冰箱中保存待測。
1.6 組織分布給藥方案及樣本采集選取雌雄各半共24只小鼠,并隨機分成2組,尾靜脈注射CPT-NC或 CPT-Free,給藥劑量0.8 mg·kg-1,給藥后分別于0.5、1、4、12 h(每組每個點3只)進行眼眶取血,小鼠處死后取出心、肝、脾、肺和腎,并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用濾紙吸干,稱重,以3倍量的生理鹽水混合勻漿。血漿樣品與組織勻漿液置-20 ℃冰箱中保存待測。
1.7 測定條件與樣本處理
1.7.1色譜條件 色譜柱:HypersiL BDS-C18 (5 μm,200 mm×4.6 mm);流動相:乙腈 ∶ 磷酸鹽緩沖液(pH 5.0)= 29 ∶ 71;流速:1 mL·min-1;檢測波長:254 nm;柱溫:25 ℃;進樣量:20 μL。
1.7.2血漿樣品處理 取血漿樣品100 μL,同時加入內(nèi)標溶液20 μL、甲醇20 μL、乙酸乙酯300 μL,渦旋混合1 min;然后12 000 r·min-1離心5 min,取上清液空氣流揮干后加入100 μL甲醇復溶,渦旋混合1 min后再12 000 r·min-1離心5 min,取上清液20 μL注入色譜儀,記錄色譜峰,以內(nèi)標法按隨行標準曲線測定血漿樣品的濃度。
1.7.3組織樣品處理 組織樣品處理方式同“1.7.2”項。
1.8 方法學考察
1.8.1專屬性 在“2.4”色譜條件下,分別將空白血漿(空白組織)、加入對照品溶液和內(nèi)標物的模擬血漿樣品(組織樣品)和血漿樣品(組織樣品)處理后進樣檢測,記錄色譜圖觀察內(nèi)源性雜質(zhì)的色譜峰對內(nèi)標物和內(nèi)酯型CPT的色譜峰測定是否有干擾,驗證其專屬性。
1.8.2標準曲線與定量限 取大鼠空白血漿100 μL,加入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內(nèi)酯型CPT對照品工作溶液20 μL,配制成含CPT 0.05、0.1、0.5、1、5、10 mg·L-1的模擬血漿樣品;同法取小鼠空白生物樣品配制成含CPT 0.01、0.05、0.1、0.5、1、5 mg·L-1的模擬血漿樣品。按照“2.4”項下方法處理,以CPT與內(nèi)標峰面積比值為縱坐標(Y),CPT濃度為橫坐標(X),采用加權(quán)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運算。定量限確定采用信噪比法,制備系列濃度的生物樣品,HPLC進樣測定峰面積,計算樣品信號強度(S)與基線噪音強度(N)的比例,以S/N=10時的最低樣品濃度作為定量限。
1.8.3精密度與方法回收率 取大鼠空白血漿,制成含CPT 0.05、0.1、1、5 mg·L-1的質(zhì)控樣品(QC樣品)各5份;取小鼠空白血漿,制成含CPT 0.01、0.1、1、5 mg·L-1的QC樣品各5份。HPLC進樣分析,每一濃度平行5樣本分析,連續(xù)測定3天,根據(jù)每批隨行標準曲線,計算QC樣品中CPT的濃度,以測得值與加入值之比計算方法回收率,并計算日內(nèi)和日間精密度。
1.8.4萃取回收率 取空白血漿(空白組織),制成含CPT 1 mg·L-1(0.1 mg·L-1)的QC樣品5份;不加空白血漿(空白組織),同法制備制成含CPT 1 mg·L-1(0.1 mg·L-1)的甲醇溶液5份,分別取20 μL注入色譜儀,記錄色譜峰,得到萃取的CPT與內(nèi)標峰面積和未經(jīng)萃取的CPT與內(nèi)標峰面積;以峰面積比值計算CPT與內(nèi)標的萃取回收率。
1.8.5穩(wěn)定性 取適量大鼠空白血漿樣品,配制成含CPT 0.1、1、5 mg·L-1的血漿樣品;取適量小鼠勻漿組織或血漿樣品,配制成含CPT 0.01、0.1、1 mg·L-1的勻漿組織或血漿樣品。將樣品放置冰箱中,經(jīng)3次冷凍-融化循環(huán)、室溫下放置4 h以及樣品處理后上清液經(jīng)室溫放置8 h后,HPLC進樣分析,考察樣品的穩(wěn)定性。
2.1 方法學評價
2.1.1大鼠體內(nèi)分析方法學評價 專屬性 如Fig 1所示,大鼠血漿中內(nèi)酯型CPT及其內(nèi)標鹽酸伊立替康的出峰時間為8 min和5 min左右;內(nèi)源性物質(zhì)不干擾內(nèi)酯型CPT及其內(nèi)標的測定,方法專屬性良好。
Fig 1 HPLC chromatogram of rat plasma sample
A: Blank plasma; B: Blank plasma+CPT+internal standard; C: Plasma samples after administration; 1: Lactone CPT;2: Internal standard
標準曲線與定量下限 內(nèi)酯型CPT線性回歸方程為:Y=0.39X+1.8×10-3,R2=0.9997;在(0.05~10)mg·L-1濃度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定量下限為0.05 mg·L-1。
精密度與方法回收率 如Tab 1所示,定量下限、低、中、高4個濃度QC樣品的日內(nèi)和日間精密度(RSD%)均小于15%,方法回收率大于98%。
萃取回收率 CPT與內(nèi)標的萃取回收率分別為(57.08±1.96)%和(62.89±2.93)%,RSD小于5%,說明該提取方法穩(wěn)定可靠。
穩(wěn)定性 0.1、1、5 mg·L-1的大鼠血漿樣品經(jīng)3次冷凍-融化循環(huán)、室溫下放置4 h以及樣品處理后上清液經(jīng)室溫放置8 h后,穩(wěn)定性結(jié)果RSD均小于8.04%,表明在上述條件下CPT穩(wěn)定性良好。
2.1.2小鼠生物樣品測定方法學評價 專屬性 結(jié)果顯示,各生物樣品中的內(nèi)源性物質(zhì)不會干擾CPT及內(nèi)標的測定。小鼠血漿與各組織色譜圖如Fig 2所示,內(nèi)酯型CPT及其內(nèi)標鹽酸伊立替康的出峰時間為8 min和5 min左右,以肝組織色譜圖為代表,其他組織與之類似。
標準曲線與定量下限 CPT在血漿與各組織的標準曲線見Tab 2。在線性范圍(0.01~5)mg·L-1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經(jīng)實驗測得CPT的定量限為10 μg·L-1。
精密度與方法回收率 測得CPT在小鼠血漿和各組織中定量下限、低、中、高4個濃度QC樣品的日內(nèi)精密度為3.54%~9.04%,日間精密度為 2.67%~8.56%,方法回收率在98.4%~104.0%內(nèi)波動。
萃取回收率 各生物樣品中CPT和內(nèi)標的萃取回收率穩(wěn)定,RSD均小于10%,說明該提取方法穩(wěn)定可靠。
穩(wěn)定性 0.01、0.1、1mg·L-1的小鼠生物樣品經(jīng)3次冷凍-融化循環(huán)、室溫下放置4 h以及樣品處理后上清液經(jīng)室溫放置8 h后,穩(wěn)定性結(jié)果RSD均小于9.18%,表明在上述條件下CPT穩(wěn)定性良好。
2.2 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大鼠尾靜脈注射CPT-Free和CPT-NC的平均血藥濃度—時間曲線見Fig 3。由Fig 3可見,高、中、低3個劑量下,CPT-NC組隨著給藥劑量的增大,各時間點血藥濃度變化趨勢一致,AUC(0-t)相應(yīng)增大。而在相同給藥劑量下,CPT-NC組的AUC(0-t)明顯大于CPT-Free組,且CPT-Free組的血藥濃度下降較CPT-NC組快。
2.3 藥動學參數(shù)大鼠體內(nèi)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結(jié)果見Tab 3。如Tab 3所示,低、中、高劑量下,載CPT納米膠束的Cmax分別為(3.07±0.89、4.04±0.50和6.30±0.53)mg·L-1,AUC(0-t)分別為(30.13±3.18、43.49±4.56和56.58±6.18)mg·L-1·h,兩者隨著給藥劑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5~1) mg·kg-1給藥劑量下呈線性關(guān)系。在相同給藥劑量下,結(jié)果載藥膠束的AUC(0-t)為(43.49±4.56)mg·L-1·h,CPT的AUC(0-t)為(33.01±2.95)mg·L-1·h,載藥膠束AUC為CPT的1.32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載藥膠束的t1/2為(9.73±0.19)h,CPT的t1/2為(8.31±1.93)h,前者是后者的1.17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Fig 2 HPLC chromatogram of biological samples (A1. Blank plasma; A2. Blank plasma + CPT + internal standard; A3. Plasma samples after administration; B1. Blank liver; B2. Blank liver+ CPT + internal standard;B3. Liver samples after administration;1. Lactone CPT;2. Internal standard)
Fig 3 Averag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of CPT-free and CPT-NC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n=5)
C/mg·L-1Intra-day x±s (mg·L-1)RSD/%Inter-dayx±s (mg·L-1)RSD/%Methodrecovery/%0.050.05±0.008.740.05±0.007.0899.30±7.790.10.10±0.015.530.11±0.018.17101.04±4.0911.01±0.065.921.04±0.054.61100.33±2.7055.25±0.346.135.14±0.386.93100.31±3.04
Tab 2 Standard curves of CPT in plasma and tissues(n=6)
2.4 組織分布結(jié)果小鼠尾靜脈注射CPT-Free和CPT-NC后不同時間內(nèi)酯型CPT含量變化見Tab 4。
從表中可見,給藥0.5 h后,CPT-NC組在血漿中的濃度最大,CPT-Free組在肝組織的濃度最大,兩給藥組在心、肝、脾、肺、腎等多組織中均能檢測到一定濃度的內(nèi)酯型CPT,表明注射給藥后內(nèi)酯型CPT能較快分布到多種組織器官中。給藥1 h后,兩給藥組的脾、肺和腎中內(nèi)酯型CPT濃度均有提升,特別是載藥膠束組在肺組織中達到峰值。給藥4 h后,各組織中CPT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至12 h各組織中仍能檢測到內(nèi)酯型CPT。CPT-Free組的內(nèi)酯型CPT在組織中暴露量的大小順序為肝>肺>心>脾>腎;CPT-NC組的內(nèi)酯型CPT在組織中暴露量的大小順序為肺>心>肝>脾>腎。
Tab 3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CPT-free and CPT-NC in
*P<0.05,**P<0.01vsCPT-free
Tab 4 CPT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in plasma and tissue of mice after CPT-free and CPT-CN injection(n=3,
*P<0.05,**P<0.01vsCPT-free
CPT自然狀態(tài)下存在兩種形式:閉合內(nèi)酯型和開環(huán)羧酸鹽型。在緩沖體系中,內(nèi)酯型與羧酸鹽型的CPT之間存在著動態(tài)平衡[9],但只有閉合內(nèi)酯型的CPT能夠抑制Topo Ⅰ,因此本研究選擇測定內(nèi)酯型CPT含量更能反映CPT在體內(nèi)的真實情況。大鼠藥動學研究結(jié)果顯示,CPT-NC組的Cmax和AUC(0-t)隨著給藥劑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5~1)mg·kg-1給藥劑量下呈線性關(guān)系。在相同給藥劑量下,CPT-NC組的AUC(0-t)為CPT-Free組的AUC(0-t)的1.32倍,表明膠束載藥系統(tǒng)對內(nèi)酯型CPT具有保護作用,可以抑制內(nèi)酯環(huán)CPT的開環(huán)。CPT-NC組的t1/2為CPT-Free組的t1/2的1.17倍。以上結(jié)果反映載藥膠束能有效保護內(nèi)酯型CPT,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增強治療效果。該納米載藥膠束提高 CPT生物利用度的原因可能是: 其核-殼結(jié)構(gòu)上的聚乙二醇可以減少載體與血液成分的相互作用,減少RES 系統(tǒng)的攝取和腎臟的清除,從而延長載藥膠束在體內(nèi)的半衰期;加上空間立構(gòu)復合物穩(wěn)定性更好,可以有效保護CPT的內(nèi)酯環(huán);另外,CPT屬于難溶性藥物,通過膠束疏水端的包裹可以增加其溶解度,改善其在體內(nèi)的吸收和分布;綜上所述,該新型納米載藥膠束可以有效提高CPT的生物利用度,并增強其治療效果。
小鼠體內(nèi)組織分布的結(jié)果顯示:小鼠尾靜脈注射給藥后內(nèi)酯型CPT在各組織中分布廣泛,各組織中均檢出內(nèi)酯型CPT,且分布迅速,特別是肝和肺組織中。該載藥膠束可以通過其天然被動靶向發(fā)揮作用,如其對心臟和肝臟的靶向性;但一般被肺組織截留的粒子粒徑需大于7 μm,這遠遠大于納米膠束200 nm的粒徑,因此,其對肺的高親和性可能是因為聚乳酸空間立構(gòu)復合膠束表面帶正電荷,而表面帶正電荷的粒子由于靜電作用更易被肺組織攝取。在整個體內(nèi)過程中,CPT-NC組進入肺中的內(nèi)酯型CPT含量都比CPT-Free組高很多,說明載藥膠束在肺中的靶向作用更強,提示我們載藥膠束對肺癌可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而且,CPT-NC組在脾和腎臟中的分布較低,可以減輕對脾腎患者的毒副作用,在臨床治療上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