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作為個性化的學習行為,在小學階段對學生口語能力、表達能力、交際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使學生語文水平獲得提升,還可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實現(xiàn)學習獨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并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積極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自身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關于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和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策略
閱讀能力作為目前新課改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一種綜合性較強的學習能力,對學生觀察、想象以及質疑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以利用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加深理解和記憶,并充分掌握正確的獨立學習方法,促使學生的閱讀水平有效提高。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學習從被動轉變?yōu)橹鲃樱瑥亩菇虒W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有效策略
(一)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導致其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好奇心強,只有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生心理特點的重視,在學生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時期,通過運用有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fā),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做進一步的培養(yǎng)。例如,在進行論述性文章的講授時,可以先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進行課前引導,使學生對故事中的相關場景或人物產生各種聯(lián)想,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對文章內容有著較強的閱讀意愿。在進行抒情文章的學習時,教師可對范文中精彩內容進行充分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時要注意語氣和輕重以及語調上的抑揚頓挫,并且表情富有變化,通過教師極富感情地朗讀,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體驗到作品和文字的奇妙之處,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另外利用小學生求知欲望較強的特點,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予以肯定和表揚,提高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教師進一步明確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和水平。
(二)良好自學氛圍的營造
小學生經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掌握更高層次的學習方法。因此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能力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氛圍,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需求出發(fā),結合教學內容,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用自己的語言對不理解的內容提出質疑。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分組討論和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對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再通過教師的指導和點評,形成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加深理解和記憶的同時,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和喜悅。
(三)自學學習方法的掌握
在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興趣,對閱讀內容進行選擇和安排,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或段落進行閱讀,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對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在閱讀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標記,可采用摘錄式筆記、符號式筆記或剪貼式筆記等進行記錄,不懂的詞匯通過查閱字典加深理解,并在閱讀時與實際生活加強聯(lián)系,通過上下文對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思想進行分析和提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綜合性的學習過程,教師需要拓展學生的閱讀內容,拓寬其涉獵的知識范圍,因此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從單一的課堂教學進行閱讀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進行閱讀練習。一方面鼓勵學生選擇古典文學、世界名著等優(yōu)秀文學作品,另一方面為了使學生更了解現(xiàn)實生活,可引導學生閱讀時事文章、報刊、網絡新聞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教師還可以將聽說讀寫有效結合,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對所閱讀的內容做出表達和總結,使學生在自主閱讀學習中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從中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樂趣。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對比性閱讀
在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對比性閱讀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此方法能夠使學生在閱讀學習時,通過以往所學知識的正遷移,實現(xiàn)對新教學內容的學習和領悟,并使學生的視野不斷開闊。利用小學語文教材中各類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材和對比,如主題相同題材不同的文章;題材相同主題不同的文章;同一題材和主題的文章等。通過對文章進行對比性閱讀,對各自的內容和技巧進行了解和揣摩,通過對比性閱讀,使學生在對比中學會辨別,并抓住文章的特點,對其閱讀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
(二)任務式閱讀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和目的,通過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問題答案的探究。任務式閱讀方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于問題的設計和安排。教師應對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予以把握,如問題過于簡單,學生缺乏思考的動力和積極性;問題太難,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無法找到答案,容易失去信心,產生畏難情緒。所以教師需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另外也可以采用階梯式提問方式,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探究問題的正確答案。
(三)問題式閱讀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得到了貫徹落實,對于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知識應用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質疑能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采用有效的教學措施,使學生質疑問題的自覺性和科學性不斷提高。在自主閱讀中,教師可通過示范性引導,積極鼓勵學生對文章中難以理解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討論,教師作為組織者、指導者以及參與者,充分尊重學生的質疑,使學生所提問題的質量不斷提高,從而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
利用質疑性閱讀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針對文章篇章結構、字詞確切意思等提出相關疑問,教師可以對問題進行整理、歸納,最終形成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質疑性閱讀方式作為較高層次的閱讀訓練,在自主閱讀學習能力培養(yǎng)中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另外教師通過適度的引導,使學生對閱讀中存在的疑點進行理解和領悟,這本身需要學生不斷地對自身知識體系進行構建和完善,需要學生利用自身所學知識,進行釋疑,促使其閱讀質量提高,最終實現(xiàn)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另外,創(chuàng)造性閱讀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作為更高層次的閱讀方式,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在閱讀過程中加以適當?shù)狞c撥和引導,使學生在閱讀中充分利用發(fā)散性思維,對閱讀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這樣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對課文內容加深理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拓展,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三、結語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更好地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首先要對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概念及核心問題加深理解,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和具體措施進行合理制定,與學生日常閱讀活動相結合,對小學生良好的閱讀技巧和習慣給予積極培養(yǎng),同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閱讀教材進行自選、自讀、自悟、自創(chuàng),通過自主學習的閱讀過程,不僅增強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也使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凌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J].文學教育,2018(3).
[2]周榮.淺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文學教育(中),2017(6).
作者簡介:趙吉虎(1968.3-),男,漢族,甘肅永昌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