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摘? 要】隨著3.0時代的到來,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提升教學質量與水平的關鍵。無論是在社會的哪一個領域,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多人之間的共同合作,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與趨勢,構建多維學習新模式,增進學生的合作交流,使其真正感受到語文世界的魅力。然而,很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制約,在新模式構建中仍存在較大的阻礙。本文將通過分析小語高效課堂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的價值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構建3.0時代小語高效課堂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3.0時代;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
語文是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教師除了應該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之外,還應該促進其表達能力的提升,同時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其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轉變了傳統(tǒng)課堂的單一化弊端,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3.0時代,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前景,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理念,使其更加符合當代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合作多維學習的新模式,需要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fā),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對語文知識進行自主探索,提升語文教學課堂的高效性。教師應該對傳統(tǒng)課堂中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了解合作學習的推行方法與要點,增強教學工作實施效果。
一、小語高效課堂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的價值
學生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升,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合作多維學習模式下,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有效互動,營造活躍、歡樂的課堂氛圍。在現(xiàn)代教育中,應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各個教學任務的有序實施,在小組中能夠使教學更具模塊化,真正將合作學習理念融入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另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能夠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促進其思維拓展與發(fā)散。在合作當中,能看到自身的不足與他人的長處,從而在成長中不斷提高自我,為其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小語高效課堂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的問題
在對小組成員進行劃分時存在較大的隨意性,未能對每個學生的個人特點進行綜合分析,其合作學習受到較大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往往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引導整個學習過程,未能使教學工作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對于合作多維學習的時機把握不夠準確,很多不適合小組討論的內容也安排了合作學習,導致課堂時間被浪費,難以保障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性。留給學生自主討論的時間較少,不利于學生靈感的激發(fā),未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構建3.0時代小語高效課堂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的策略
第一,構建合作小組。合作小組的合理構建,能夠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保障,促進教學任務的順利實施與教學目標的快速實現(xiàn)。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對其進行全面分析,才能使其在小組內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小組應該控制在4~6人,了解清楚每一個學生的溝通能力、認知基礎、表達能力等,增強人員組織的科學性,促進小組內部凝聚力的增強。確保小組內部各成員的層次性和小組間的均衡性,在組內和組間形成良性競爭,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識到當前社會的發(fā)展趨勢,明確競爭與合作的內在關系,使其能夠在小組中揚長避短,實現(xiàn)共同提高與進步。
第二,完善合作機制。小組各成員開展合作多維學習時,應該以完善的合作機制作為保障,提升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防止在課堂中出現(xiàn)混亂局面。以因材定位和民主轉換作為機制構建的基本原則,促進學生個人價值的發(fā)揮。明確不同小組成員的特長,以便在小組學習中擔任自己擅長的角色,促進小組學習任務的快速實現(xiàn)。根據小組組長、評價人、發(fā)言人等職責的特點為學生分配學習任務,對小組學習任務進行總結與陳述,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快樂。在一段時間后,還應該對小組成員的職責進行輪換,使其在學習中可以面臨不同的挑戰(zhàn),在不同任務的實施中增強綜合素養(yǎng),滿足其全面發(fā)展的要求。任務接收、任務內化、任務驅動、成果展示與整合、匯報交流等,是小組合作機制的主要內容,應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學習意識。
第三,密切聯(lián)系生活。語文是與生活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一門學科,教師應該重視生活化資源的合理利用,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與生活的銜接關系,從而構建起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生活化教學的實施,能夠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陌生感與疏離感,真正提升學生在小組內展現(xiàn)自我才能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增強自身的生活觀察能力,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有效滲透。帶領學生走入大自然和社會實踐生活,使其能夠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在社會生活中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在布置小組學習任務時,也應該實現(xiàn)教學內容與生活的密切銜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自主尋找生活化資源,增強其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第四,把握合作時機。對于合作時機的有效把握,能夠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防止出現(xiàn)資源浪費的問題。在此之前應該對學生進行專業(yè)化培訓,使其掌握合作學習的操作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流暢性。對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整合,明確其重點與難點,使合作學習更具針對性。對于簡單問題以及無須展開討論的問題,則應該引導學生的自主思考,而非盲目應用合作多維學習的方式,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實施教學任務。課程問題無法依靠一個人的力量解決時,則需要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使其在思想碰撞中進行合作探究,共同找到問題的答案。合理控制合作學習的時間,并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增強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第五,運用信息技術。在3.0時代,教學工作也應該朝著智能化與信息化的方向發(fā)展,在教學中運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優(yōu)化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信息化建設,能夠實現(xiàn)學習資源的快速傳遞與共享,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真正落實合作學習的目標。教師應該借助學校網站、微信平臺等,建立信息交流與共享平臺,將語文教學中制作的微課視頻等上傳,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素材。在對不同小組進行任務分配時,也可以通過網絡途徑實現(xiàn),消除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增強教學工作的實效性,打造科學化翻轉課堂。尤其是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更應該以多媒體技術為依托,實現(xiàn)資源整合,以多元化的方式參與小學語文課堂學習。
第六,優(yōu)化評價模式。合理的評價模式,能夠真正凸顯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在傳統(tǒng)評價模式下,對學生考試成績的重視程度較高,唯結果論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的構建。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在評價工作中應該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加以重視,運用多元化評價手段對學生進行科學化評估。結合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督管理,增強課堂學習效果。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方向,并對各小組進行針對性評價與指導,獲得科學化的反饋意見,增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語
高效課堂合作多維學習新模式的構建,符合當前3.0時代下教育的發(fā)展需求,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需求。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通過構建合作小組、完善合作機制、密切聯(lián)系生活、把握合作時機、運用信息技術和優(yōu)化評價模式等途徑,消除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實現(xiàn)新模式的逐步改進與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馬建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20(2).
[2]葛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20(3).
[3]徐文勇.淺析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展開的策略[J].學周刊,2020(3).
[4]蔡志鵬.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
[5]何棟.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
(責任編輯? 范娛艷)